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1.一名观察者站在站台边,火车进站从他身边经过,火车共10节车厢,当第10节车厢完全经过他身边时,火车刚好停下.设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每节车厢长度相同,则第8节和第9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所用时间的比值为()A.2∶3B.3∶2C.(2-1)∶(3-2) D.(3-2)∶(2-1)2.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P、Q 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经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α粒子的作用,则该原子核所在的区域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3.如图所示,容器左边的体积是右边的4倍,两边充有同种气体,温度分别为20℃和10℃,此时连接两容器的细玻璃管的水银柱保持静止,如果容器两边的气体温度各升高10℃,忽略水银柱及容器的膨胀,则水银柱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静止不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圆形玻璃砖置于空气中,当一束单色光入射到玻璃砖的圆心O时,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B.C.D.5.如图,铜质金属环从水平桌面上竖立的条形磁铁正上方由静止释放,金属环始终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则从开始下落至到达桌面的过程中A.金属环的机械能守恒B.金属环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C.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始终大于其自身的重力D.金属环动能的增加量小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动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发电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D.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7.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的木块A并留在其中,A、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则在子弹打入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8.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图中①是光源,②是滤光片,③是单缝,④是双缝,⑤是光屏,下列操作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距离的是A.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B.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C.将绿色滤光片改成蓝色滤光片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9.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与圆台母线垂直向外的磁场,各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圆台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匀质金属环位于圆台底部,环中维持恒定的电流I不变,之后圆环由静止向上运动,经过时间t后撤去该恒定电流并保持圆环闭合,圆环全过程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磁场的范围足够大,在圆环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环开始减速时加速度大于gB.在时间t内安培力对圆环做功为mgHC.圆环先有收缩后有扩张的趋势D.圆环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M、m两个物块,现用力F推物块m,使M、m两物块在桌上一起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A.mFM m+B.MFM m+C.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μ,M、m仍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MFM m++μMg D.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μ,M、m仍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仍为MF M m+1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12.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到B,甲先以加速度a1匀加速运动,再以加速度a2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
乙一直以加速度a3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亦为v。
若a1≠a2≠a3,则A.若a1>a3,则甲一定先到达BB.若a1<a3,则甲可能先到达BC.若a2<a3,则甲一定先到达BD.若a2>a3,则甲可能先到达B三、实验题:共2小题13.为了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如下的操作:①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 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②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a 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P ; ③把小球b 静止放在斜槽轨道的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 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 相碰后,两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M 和N ;④用天平测出a 、b 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用刻度尺测量白纸上O 点到M 、P 、N 三点的距离分别为M y 、P y 和N y 。
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选择入射球a m 、被碰球b m 时,应该使a m _________b m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球a 和b 发生碰撞后,小球a 在图中白纸上撞击痕迹应是__________点。
(3)小球a 下滑过程中与斜槽轨道间存在摩擦力,这对实验结论___________产生影响(填“会”或“不会”)。
(4)用本实验中所测得的物理量来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
(用a m 、b m 、M y 、P y 、N y 表示)14.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打下的纸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 、B 、C 、D 、E 、F 、G 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 =1.12s 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 1=3.62cm ,d 2=8.11cm ,d 3=13.21cm ,d 4=19.19cm ,d 5=25.99cm ,d 6=33.61cm 。
(1)计算v B =___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物体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_m/s 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51Hz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解答题:本题共4题15.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这列波刚好传播到x=4m 的位置,在t=3s 时,x=4m 的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
求:①这列波的传播速度;②从t=0到t=8s 的时间内,x=7m 处的质点所通过的路程。
16.如图所示,俄罗斯的世界杯的足球赛场上,一足球运动员踢一个质量为0.4kg 的足球.若足球以10/m s 的速度撞向球门门柱,然后以3/m s 速度反向弹回.(1)求这一过程中足球的动量改变量.(2)若这一过程持续时间为0.2s ,求足球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多大?17.如图所示,小物块A 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 时与另一小物块B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以速度v 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 5.0,l m s=0.9m ,A 、B 质量相等且m=0.10kg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45,桌面高h=0.45m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 1.求:(1)A 、B 一起平抛的初速度v ;(1)小物块A 的初速度0v18.如图所示,L 是用绝缘导线绕制的线圈,匝数为100,由于截面积不大,可以认为穿过各匝线圈的磁通量是相等的,设在0.5秒内把磁铁的一极插入螺线管,这段时间里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由0增至1.5×10-5Wb.这个过程中螺线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多大?如果线圈和电流表总电阻是3Ω,感应电流多大?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1.D【解析】 因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通过连续相等位移内的时间之比为()(1:21:32: ,采用逆向思维,第8节和第9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所用时间的比值为)32:21.故D 项正确. 点睛:理解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系列推论,并能灵活运用.2.A【解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α粒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若在②③④区域粒子轨迹将向上偏转,由轨迹的弯曲方向知道排斥力向下,所以原子核一定在①区域,故选:A.点睛: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该实验的现象为: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据此可得出原子核的可能区域.3.B【解析】【详解】设两个容器的体积不变,即1V ,2V 不变,所装气体温度分别为293,283K K当温度升高T ∆时,左边的压强由1P 增至'1P ,'111P P P ∆=-右边的压强由2P 增至'2P ,'222P P P ∆=-由查理定律得:11293P P T K∆=∆ 22283P P T K∆=∆ 因为21P P = ,所以12PP ∆<∆,故水银柱应向左移运动,故B 正确。
4.A【解析】【详解】A.当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折射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故A 不可能,符合题意。
B.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半圆形玻璃砖时,既有反射又有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是可能发生的。
故B 可能。
不符合题意。
C.当光由半圆形玻璃砖射入空气时,若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既有反射又有折射,是可能发生的。
故C 可能。
不符合题意。
D.当光由半圆形玻璃砖射入空气时,若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光线就不能进入空气,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
故D 可能。
不符合题意。
5.D【解析】【详解】A.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穿过铜圈的磁通量一直在变化,也就一直有感应电流产生,也就产生了一部分电热,总能量就等于电热加铜环的机械能,总能量守恒,所以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故A 错误。
B. 整个下落过程中,穿过铜圈的磁通量一直在变化,也就一直有感应电流产生,一直有电热产生,所以铜环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
故B 错误。
C.①圆环从磁铁的正上方下落至磁铁的中间部位过程中,穿过环的磁通量一直在增加,根据来拒去留,二者之间表现为斥力,也就是说该过程中圆环对磁铁有向下的力;②.当圆环从磁铁中间部位向磁铁底端运动过程中,穿过磁铁的磁通量一直在减少,根据来拒去留,二者之间表现为引力,也就是说该过程中圆环对磁铁继续有向下的力;③.当圆环运动至磁铁正中间部位时,圆环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平行,不切割磁感线,该时刻圆环中没有感应电流,二者之间没有力的作用,也就是说该时刻磁铁的重力大小等于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