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1、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2、病理性体温过高包括()和()。
3、以口腔温度为例,患者为中等热的温度为()4、常见热型()、()、(5、降低体温的方法有()和()。
实施降温措施()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
6、高热患者应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7、患者体温<()会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8、体温计的检查方法: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以下的水中,()分钟后取出检查。
若()、()、()则不能使用。
9、测量口温时,水银端应斜放于()。
10、测量体温时若与病情不符时应()。
11、脉搏短绌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小于()。
常见于()的患者。
12、如患者脉搏短绌,应由()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另一人听(),由()发起“起”和“停”口令,计时()。
13、脉搏短绌是以分数是记录,方式是(),如患者脉率为73 次/ 分,心率为120 次/分,应写成()。
14、测脉搏变化,可间接了解()的情况。
15、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再口服()或()延缓汞的吸收。
如病情允许,服()以促进汞的排泄16、测口温时要(),勿用牙咬体温计。
17、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
18、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平均动脉压约等于()加()。
19、一般情况下,上肢的右侧血压比左侧的高(),下肢血压高于上肢( )和(或)( )。
21、根据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不同, 将高血压分为 ( 两大类。
22、对严密观察血压者应做到 “四定”,即( ( )。
23、测血压者,要使患者手臂的位置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平(),卧位平( )。
24、测血压时,若肱动脉水平高于心脏,所测得血压值会(),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所测得血压值会( )25、测血压时,若袖带缠的太松,有效面积会变( ),血压测得值( )。
26、测血压时,眼睛视线保持与()同一水平,视线低于其面,读数会29、防御性呼吸反射包括( )和(30、男性及儿童是以( )呼吸为主,女性以(31、肺牵张反射是由肺的()所引起的(32、呼吸困难是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指患者主观上(( ),可出现( )、( 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33、吸气性呼吸困难在吸气时会出现明显的三凹征, ( 和( )出现凹陷。
34、吸痰的压力一般成人为( )。
35、用氧安全,要做到四防: ()、( )、( )、( )。
36、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心脏()与外周( )是形成血 压的基本因素 二、判断1、患者测试的肛温温度为37.6 C,判断为低热。
()20、高血压是指( )的情况下, 18 岁以上的成年人收缩压)和( )27、外呼吸即肺呼吸包括( )和( )两个过程28、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和( ))。
)呼吸为主。
)的反射。
),客观上表现为),辅助呼吸)、( )2、女性的基础体温在排卵前体温较高,排卵后会下降。
()3、稽留热患者的体温持续在39-40 C左右,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C。
()4、弛张热患者的体温在39C以上,24小时温差达1C以上。
()5、心梗患者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动过速。
()&一般体温每升高1C,成人脉率约增加15次/分。
()7、患者血压为155/92mmH,g 其分级为2 级高血压。
()8、测血压时,如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9、测血压放气时,应缓慢放气,速度以水银柱下降2mmHg/前宜。
()10、肺牵张反射是一种正反馈机制。
()11 、为患者测量脉搏时,如遇有紧张、哭闹等情况,为保证准确,适度延长测量时间即可。
()12、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口温。
()13、一般患一者测脉搏测15 秒,然后乘4,为1 分钟的脉搏。
脉搏异常时应测量1 分钟()三、单选1、当外界刺激大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是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
A 、辐射B 、传导C 、对流D 、蒸发2、间歇热常见于()。
A 、伤寒B 、风湿热C 、疟疾D 、流行性感冒3、异常脉搏应测量()。
A 、30 秒B 、15 秒C 、1 分钟D 、2 分钟4、正常血压中脉压的正常值为()。
A 、20-30mmHg B、30-40mmHg C 、25-35mmHg D、40-50mmHg5、患者血压为169/95mmH,g 此分级为()。
A 、1 级高血压B 、2 级高血压C 、3 级高血压D 、急症高血压&低盐低脂饮食中,WHO!荐的每人每日食盐量低于()的要求。
A 、5gB 、6gC 、7gD 、8g7、目前国内水银柱血压计的气囊的宽度规格为()。
A 、20cmB 、15cm C、22cm D 、25cm8、测血压缠袖带要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置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松紧以能插入()为宜。
A、1-2cm 、一指B 、2-3cm 、一指C 、1-2cm 、二指D 、2-3cm 、二指9、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
A 、14-18次/分B、16-20 次/分C、18-20 次/分D 、12-16次/分10、患者PaO2为45mmH,SaO2为65% 有发绀、呼吸困难,属于()。
A 、轻度低氧血症B 、中度低氧血症C 、重度低氧血症11 、氧气瓶应存放于阴凉处,距明火至少(),距暖气至少(),以防引起燃烧。
A 、3m 、1m B、4m、2m C、4m 、1m D、5m 、1m12、面罩吸氧时,一般需()氧流量。
A、4-6 L/ 分B 、8-10L/ 分C 、6-8L/ 分D 、5-8L/ 分13、吸氧时,氧流量为4L/分,患者吸入的氧浓度为()。
A 、35% B、36% C 、37% D、38%14、急性肺水肿患者用酒精湿化的浓度为()。
A、10-20% B 、20-30% C、30-40% D、40-50%15、氧气瓶内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以免灰尘进入筒内。
A 、3kg/cm3B 、4 kg/cm3C 、5kg/cm3D 、6 kg/cm316、氧疗的副作用指当氧浓度高于(),持续时间超过(),可出现氧疗的副作用。
A、50% 、12小时B 、50%、24小时C 、60% 、12 小时D 、60% 24 小时17 、叩击的顺序()。
A 、从上到下从外向内B 、从上到下从内向外C 、从下到上从外向内D 、从下到上从内向外四、多选题1、人体最主要的产热部位是()。
A 、肝脏B 、肺脏C 、骨骼肌D 、皮肤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3、生命体征是()的总称。
A、体温B、呼吸C、脉搏D、血压E、血氧饱和度4、不规则热常见于()。
A、肺炎球菌肺炎B、流行性感冒C、癌性发热D、风湿热5、弛张热常见于()。
A 、败血症B 、伤寒C 、疟疾D 、流行性感冒E 风湿热6、下列哪些患者适用于测肛温()。
A、婴幼儿B、幼儿C、昏迷D、精神异常者E、卧床患者7、禁忌肛温测量的有()。
A、直肠或肛门手术B、腹泻C、便秘D、精神异常者E、婴幼儿8、脉压增大常见于()。
A、主动脉硬化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动静脉痿D、甲状腺功能亢进E 心包积液9、下列属于防御性呼吸反射的有()。
A、咳嗽反射B、喷嚏反射C、肺牵张反射D、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10、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技术有()。
A、有效咳嗽B、叩击C、体位引流D、吸痰法E、祛痰药11、叩击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时需注意避开哪些部位()。
A、乳房B、脊柱C、肋骨上下D、裸露的皮肤E、肺尖12、氧疗的副作用有()。
A、氧中毒B、肺不张C、呼吸道分泌物干燥D、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E、呼吸抑制答案:一、1、下丘脑2、发热、过热3、-39 C4、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5、物理降温、药物降温、30、6、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7、30 C8 35C、40C、3、误差在0.2 C以上、玻璃管有裂痕、水银柱自行下降9、舌下热窝10、复测体温11、脉率、心率、心房纤颤12、2、心率、脉率、听心率者、1 分钟13、心率/ 脉率、120/73 次/ 分14、心脏15、口腔内玻璃碎屑、蛋清和牛奶、粗纤维食物16、闭口用鼻呼吸17、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18、舒张压、1/3 脉压19、10-20mmH、g 20-40mmHg20、在未使用降压药物、》140mmHg舒张压》90mmHg21 、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22、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23、第四肋、腋中线24、偏低、偏高25、窄、偏高26、水银柱弯弓面、偏高27、肺通气、肺换气28、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29、咳嗽反射、喷嚏反射30、腹式、胸式31 、扩张或缩小、吸气抑制或兴奋32、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发绀、鼻翼煽动、端坐呼吸33、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34、300-400 mmHg 35、防火、防热、防油、防震 36、射血、阻力、判断F 3 、T 4 、 T 5 、F 6 、F 7 、T F 10 、 F 11 、F 12 、F 13 、F三、单选四、多选1 、AC2 、ABCD3 、ABCD4 、BC5 、AE6 、 ABCD7 、ABC8 、ABCD9 、AB 10 、 ABCD 11、ABCD 12、ABCDE1、 F 2 、 8 、F 9 、 1、D、C 3 、C 4 、 B 5 、B 6 、B 7 、C 8 、B 9 、B 10 、 B11、D 12 、C 13 、 C 14 、 B 15 、C 16、D 17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