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春季节气
云南省昭阳区陈华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环绕太阳运行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划分的。
每个节气大约相隔15天,每月有两个节气,一年共有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时间标识,如何进行农业生产,这和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分别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序,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具体特征。
由于知识的局限性,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春季节气
“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
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就是在立春前
后到来。
立春的“立”为“开始”之意,所以,“立春”就是“春天开始”的意思。
按公历来推测,下一年“立春”与上一年“大寒”的交节日为每年公历的2月3日~5日,因此,立春节气的时间段为2月3日~2月17日(或者是2月4日~2月18日;2月5日~2月19日)。
尽管立春意味着春天已经开始,但此时节依然十分寒冷,有时甚至还会有大雪纷飞的现象。
在立春节气,人们仍然要注意添衣保暖。
在疾病防治方面,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所以,公众在饮食上应荤素搭配适当,切忌过分追求油腻食品。
另外,平时多喝水,这样也可以有效预防感冒疾病的发生。
在农业生产方面,平整土地,敲碎土坷垃,可以为春耕播种做好准备。
此外,果农还应该对果树进行修枝打叉,为来年果树的稳产丰产作好准备。
“雨水”:雨水是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
根据公历进行推测,雨水与立春的交节日为2月18日~20日,因此,雨水节气的时间段为2月18日~3月4日(或者是2月19日~3月5日;2月20日~3月6日)。
“雨水”意为“降雨、降水”之意。
在我国南方地区,到了雨水节气,就会出现大范围的降雨。
这种降雨,对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是极为有利的。
雨水和后面介绍的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惊蛰”: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
三个节气。
惊蛰在公历的3月5日(或6日、7日)到来,故惊蛰节气的时间段为3月5日~3月19日(或者是3月6日~3月20日;3月7日~3月21日)。
“惊蛰”为“惊动蜇虫”之意。
到了惊蛰,就开始打雷了,由于雷声滚滚,便惊醒了冬眠的蜇虫。
在此时节,云南昭通的很多地方都开始点种洋芋了。
所以,“惊蛰”是春耕农忙的重要时节,许多农民都自觉依据节气进行播种生产。
“春分”:春分是一年中的第四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
春分在公历的3月20日(或21日、22日)到来,故春分节气的时间段为3月20日~4月3日(或者是3月21日~4月4日;3月22日~4月5日)。
“春分”为“春天分明”的意思。
此时节,天气暖和,阳光明媚,各种果树的花朵竞相开放,梨花、桃花、杏花等成了大自然中最亮丽的风景,河岸边的垂柳婀娜多姿,田野里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外出踏青是人们非常乐意的选择。
在此时节,辛勤的农民也在忙着点种玉米,从他们的劳作中,可以感受到丰收的希望。
“清明”: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
清明在公历的4月4日(或5日、6日)到来,故清明节气的时间段为4月4日~4月18日(或者是4月5日~4月19日;4月6日~4月20日)。
“清明”为“清新明朗”之意。
在此时节,气温升高,天气变暖,许多农作物都处于萌发生长阶段。
此时节苹果花也竞相绽放,果园里一片
花气袭人的景象,春天的温暖气息更加明显,人们逐渐脱去厚重的冬衣,换上轻便的服装,同大自然一道,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好气息。
在我国,清明祭祖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家规定清明这一天为法定节日,让所有的中国人祭奠自己逝去的亲人,表达自己的哀思。
同时,通过清明节祭祖扫墓,也可以传承中华文化,宣扬孝道和亲情。
“谷雨”:谷雨是一年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在公历的4月19日(或20日、21日)到来,故谷雨节气的时间段为4月19日~5月4日(或者是4月20日~5月5日;4月21日~5月6日)。
“谷雨”为“谷田之雨,谷田降雨”的意思。
谷雨的名称,来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
谚语说“谷雨无雨,交回田主”,这充分说明了在谷雨节气降雨的重要性。
当然,到了谷雨节气,也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了。
参考文献:
[1].《简明百科便览》P528.二十四节气歌;节气表。
巴蜀书社出版.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