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走进民族大家庭》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68—69页的内容。
本课教学主要通过让学生收集少数民族资料,以活动的形式认识和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让学生明白即使少数民族与自己的民族不同,也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对于其他民族居住地、服装、风俗习惯等却认识甚少。
不了解就会好奇,好奇就得去了解。
本课通过让学生查找资料,打开与少数民族沟通的大门,让学生走进民族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一切,让学生真正知道自己的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因了解而尊重,让团结友爱之心在活动中形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绚丽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2、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能力、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只有民族间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团结友爱才能形成一个融洽的大家庭。
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互相理解,学会互相尊重,学会团结友爱。
四、教学准备
56个民族的完整目录,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实物、课件等,以及中国政区图、歌曲《爱我中华》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走进民族大家庭》
团结友爱
↗
56个名族
↘
相互尊重
附:学生贴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歌曲导入新课,创设爱国的氛围,使活动更顺利地开展。
各民族有着极为特色民风民俗,本课通过四个活动从而使学生感性认识民族风情、民俗习惯和服饰特点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结尾再让学生齐唱团结之歌《爱我中华》,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了解、互相尊重,互相融洽,共同建设祖国,祖国才能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