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心动图检查规范

超声心动图检查规范

3.检查时须备有氧气、除颤器、抢救药物等。 4.对危重患者或急性心肌梗死<1周者,建议尽 可能在
CCU/ICU床旁进行。 5.应使用微量注射泵或输液泵精确输注药物。
【注意事项】
6.建议应用有关软件分析试验结果。 7.左心室的节段划分推荐使用16段分段法。 8.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按其严重程度划分为5
超声心动图检查规范
一 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原理】 超声心动图根据其成像原理可被分为:
①M型超声心动图; ②二维超声心动图; 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包括连续波CW、脉 冲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W和彩色多普勒血 流显像CDFI。
超声心动图的图像质量影响因素
除与超声心动图仪的性能有关外,与 患者的身体状况(如肺气肿、肥胖、胸廓 畸形等)也有关系。超声心动图的图像质 量直接影响结果判定的准确性。
3.检查后2 h内禁食禁水,之后可视情况进流 食。
4.危重患者,建议尽可能在床旁进行。 5.受解剖学的限制,某些部位的结构可能仍无
法显示;对腔室内径及某些血流无法精确测 量,建议临床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综合分析。
第三节 超声心动图药物负荷试验
(一)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 验 【原理】 多巴酚丁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选择性ß1受 体激动药。低剂量的[<l0ug/(kg.min)]多巴 酚丁胺可有效地增加心肌收缩力,而对心 率、血压的影响较小。对冬眠、顿抑的心 肌,多巴酚丁胺可起到暂时性“唤醒”作 用。
【检查程序及方法】
1.检查前准备 (1)常规检查前禁食6~12h,急诊检查前至少禁食
4h。检查前可用镇静剂。 (2)检查者应核查感染筛查结果及肝功能、经胸超
声心动图结果。 (3)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4)病情较重者应有临床医师陪同,以便在发现异
常情况时,及时进行处理。 (5)急救设查。 4.二维超声心动图须探查的切面:胸骨旁左室长
轴、短轴(含:大动脉、主动脉瓣、二尖瓣、左 室乳头肌、心尖等水平)、胸骨旁四腔、心尖四 腔、心尖五腔、心尖两腔切面。须记录各切面的 异常所见。
操作方法及程序
5.心脏的基本测量。 主动脉根部直径、主动脉瓣开放幅度、左心
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 径、右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 以上可由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得,条件许可时亦可 由M型超声心动图测得(M型取样线与所测结构 垂直)。必要时测左右心房的上下径和左右径。 6.对异常所见做相应的测量。
操作方法及程序
8.使用具备多普勒功能的超声心动图仪,可 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多普勒超声心 动图包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脉冲波 和连续波多普勒。探查须包括各个瓣膜的 血流信号及其频谱,心房、心室及大动脉 水平是否有分流流束。必要时根据多普勒 血流频谱计算跨瓣、跨隔压差。
注意事项
• 1.建议对超声心动图的图像质量进行评 价。对图像不清晰或无法显示某些切面图 像者,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
【适应证】
1.栓塞性疾病栓子来源的检测。 2.人工瓣膜结构和功能的评价。 3.自体瓣膜结构和功能的评价。 4.感染性心内膜炎。 5.心脏肿瘤或占位性病变的检测。 6.胸主动脉病变的检测。 7.疑难患者,疑有心血管原因而须明确诊断者。 8.肺动脉高压患者需明确病因者。 9.先心病患者,了解解剖结构及心内或大血管分流情
设备、输液器材、吸引器、除颤器及急救药品。 (6)食管探头消毒。 (7)取出活动义齿。
2.操作方法
(1)咽部局麻。 (2)常规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 (3)将2%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涂于探头表面。 (4)嘱患者咬住开口器,将探头送入咽部,使探头
前段呈弧形,以适应咽部与食管的弯曲。此时 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沿咽后壁将探头推进 食管。一般探头顶端距门齿40~45 cm时,说 明探头顶端已达胃底。 (5)探头达胃底部即应开始记录,一般采用探头逐 渐后撤、自深至浅进行检查,操作管柄旋钮微 动探头,并转动相控阵装置进行0°~180°的 系列连续切面探查。检查过程一般为20 min左右。 (6)检查结束,清水冲洗探头,消毒。
(1) 试验中先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改善≥1 级,随试验进行,原室壁运动改善的节段 再度恶化,即“双向反应”;
(2)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改善≥1级(见下面 “注
意事项”第8条)。
【注意事项】
1.静息状态无室壁运动异常者,不须行本项检 查。
2.建议对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对图 像不清晰
或无法显示某些切面图像者,应在报告中予 以说明。
90mmHg. (8) 出现其他不能耐受的症状。 (9) 心率达到(190-年龄)次/min,或心率增快超过基线
50%(部分患者对多巴酚丁胺较敏感,即使在低剂量 下,也可能出现类似在高剂量下的反应)。
【判断标准】
1.阴性 完成试验,室壁运动异常的节段无任何 改善,即无存活心肌。
2.阳性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表 明室壁运动异常的节段有存活心肌:
如室壁的回声中断、心内占位性病变、大动 脉的扩张、心包液性暗区等。
操作方法及程序
7.计算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和收缩末容量,并 由此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无节 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者,可应用M型超声心动 图的Teichholz公式;但对存在节段性室壁 运动异常者,宜使用心尖双平面或单平面 Simpson法计算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容量及 LVEF。
DBP≥110mmHg。 7.对多巴酚丁胺不能耐受者。
【试验方法】
1.患者一般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 2.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3.连接心电、血压监护,在给药前(基线)、
每一个剂量下和停药后(恢复期)均须记录心 电图、血压及症状。 4.记录基线二维超声心动图图像。 5.静脉输注多巴酚丁胺,起始剂量:2.5µg,后 依次按5.0µg、7.5µg、10.0µg递增给药。 6.在每一剂量开始3 min后记录超声心动图,每 一剂量的持续时间控制在5~10 min。停药后6 min记录恢复期超声心动图。
【适应证】
1.冠心病的辅助诊断。 2.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辅助诊断。 3.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4.评估冠心病患者的活动耐力,或对非心
脏手术、有创性检查的耐受力。
二、双嘧达莫(潘生丁)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
【原理】 双嘧达莫(潘生丁)属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是一种血管扩张药。正常冠状动脉对双嘧 达莫的扩血管作用十分敏感,但明显狭窄 的冠状动脉对其敏感性显著降低。故双嘧 达奠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的再分布,使狭 窄的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即产生“窃血” 现象,诱发心肌缺血。
7.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的终止标准
(1)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得到改善。 (2) 出现新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3) 达到最大剂量。 (4) 心电图ST段较基线下降超过0.lmV。 (5) 出现心绞痛。 (6) 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7) SBP> 160mmHg,或DBP> 110mmHg, SBP<
【适应证】
1.冠心病的辅助诊断。 2.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辅助诊断。 3.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4.评估冠心病患者的活动耐力,或对非心
脏手术、有创性检查的耐受力。
双嘧达莫给药方案
首选低剂量方案:按双嘧达莫0.56mg/kg 静脉注射,注射4min,观察4min,记录超 声心动图。如低剂量方案试验为阴性,但 临床高度疑冠心病者,可酌情继续进行高 剂量方案。方法:低剂量方案后,追加静 脉注射双嘧达莫0.28mg/kg持续2 min(总量 0.84mg/kg),再观察4min。无论是否出现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均静脉注射氨茶碱 250mg,结束试验。氨茶碱为双嘧达莫拮 抗药,为试验的必备用药。
• 2.危重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建议尽 可能在床旁进行。
第二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原理】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基本原理同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其主要不同在于检 查途径及所使用的探头不同。TEE主要用于 TTE显像困难或难以显示的部位。某些心血 管疾病,在TTE检查图像不清晰、深部结构 不易观察而诊断不能明确者,均可考虑进 行TEE检查。
作品欣赏 谢谢观看!
【并发症】
1.局麻药过敏。 2.误吸。 3.咽喉部肿痛、出血、喉痉挛。 4.食管穿孔、出血或局部血肿。 5.心律失常。 6.其他意外:如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
竭、休克、大出血或猝死等。
【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心 电图变化。
2.插管应轻柔,勿施暴力。探头进入食管后, 向前推进不应有阻力;撤出探头时,探头应 保持各向自由。
【适应证】
1.对心肌梗死患者判断是否有存活心肌。 2.评估、预测心肌血管重建术后的效果。 3.鉴别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
【禁忌证】
1.不稳定性心绞痛。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尤其正接受儿茶酚胺类
药物治疗时。 3.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预激综合征
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有附壁血栓及其他心内占位病变。 5.假性室壁瘤。 6.血压过高者:SBP≥160mmHg和(或)
【适应证】
适用于所有怀疑或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1.了解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和功能。 2.评价血流动力学状况。 3.了解心包的形态学改变,及其对心脏的
影响。 4.了解心脏周围器官、组织病变与心脏的
关系。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患者一般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 2.连接(超声心动图仪配备的)心电图。 3.常规行胸骨旁左缘和心尖部探查,必要时行剑
级:正常、低动力、无动力、反常运动、室 壁瘤。 9.必要时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 验可与高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 验一起进行,即首先完成低剂量负荷试验, 随后继续进行高剂量负荷试验。
(二)高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
【原理】
多巴酚丁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选择性ß1 受体激动药。大剂量[>20µg/(kg.min)]的 多巴酚丁胺可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快 心率,同时使血压轻度升高,从而增加心 肌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其增加心肌耗 氧量的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逐步增加多 巴酚丁胺的剂量所产生的心脏负荷效应, 与逐步增加运动量所产生的负荷效应极为 相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