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_高级财务管理总论

第一章_高级财务管理总论

4
乔治· 索罗斯观点或者经验总结
第一是不要害怕冒险,第二是冒险时不要押上全 部家当。 如果你的表现不尽人意盾先要采取的行动是以退 为进,而不要挺而走险。当你重新开始时,不妨 从小处做起。 ●股票市场的自我推进作用导致了金融市场盛—— 衰过程的循环出现; ●当所有的参加者都习惯某一规则的时候,游戏的 规则也将发生变化 ●不均衡的跟风行为是剧烈的市场崩溃所必须的要 素;●在一个行业选择股票时,同时选择最好和 最坏的两家公司进行投资
高级财务管理学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教材与参考资料
王化成主编,高级财务管理学(第三版),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参考教材: 1.杨雄胜主编,高级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 2.张鸣主编, 高级财务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第一版 3.郭复初主编,公司高级财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 4.汤谷良主编,高级财务管理,中信出版社,2006年 4.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10e Eugene F. Brigham Joel F. Houston 财务管理基础 5. Richard A. Barealey &Steward C. Myers,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Six Edition), McGraw-Hill, 2000
5
索罗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西方发达国家正处于经济 衰退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却出现奇迹般 的增长,当亚洲处于泡沫经济的狂热和兴奋之时,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经济体制的漏洞,但是索罗斯 却已经察觉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亚各国 经济过热的迹象更加突出,虽然中央银行采取不 断提高银行利率的方法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同 时这种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机的机会。银行本身 也加入投机者的行列。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 果,各国银行的短期外债巨增,一旦外国游资迅 速流走各国金融市场,将会导致令人痛苦不堪的 大幅震荡。索罗斯正是看准了东南亚资本市场上 的这一最薄弱的环节才决定扫荡整个东南亚国家 的资本市场。
17
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 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 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 发财的火箭。 巴菲特在其Berkshire Hathaware公司2007年年报的 第17页披露:巴菲特和他的伙伴在2002-2003年 之间,估算出中石油的内在价值为1000亿美元, 但按照当时股价计算中石油的市场价值才370亿 美元,因此Berkshire Hathware公司花4.88亿美 元买入占中石油总股本1.3%的H股。 到了2007年,油价攀升和中石油管理层在油气储备 方面的卓越决策导致公司内在价值和价格持续上 升,年终公司市值冲高到了2750亿美元。巴菲特 认为中石油的市场估值高于其内在价值,所以陆 续抛售所持的全部中石油股票而套现40亿美元。 该笔投资的盈利所产生的税收高达12亿美元。
7
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得索罗斯交易成本骤增,一 下子损失了3亿美元。但是,索罗斯对他原有的理 论抱有信心,他不仅不会平掉原来的头寸,甚至 还增加头寸。3亿美元的损失根本无法吓退索罗斯, 他志在必得。 1997年6月下旬,索罗斯筹集了更加庞大的资金, 再次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各大交易所一片混 乱,泰铢狂跌不止,交易商疯狂卖出泰铢。泰国 政府动用了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 国际贷款企图力挽狂澜。但这区区450亿美元的资 金相对于无量级的国际游资来说,犹如杯水车薪, 无济于事。
12
沃伦· 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巴菲特被尊为股市神话, 有一套独特的投资理念, 即在公司股票价格低于 其内在价值时买进,然 后静等回升。巴菲特相 信自己不是在购买股票, 而是持有一部分公司资 产,这似乎是对股票原 意的回归。 巴菲特对“简单的”商 业情有独钟,因此他也 成功地逃过了2000年泡 沫破灭的大劫。
6
1997年,索罗斯首先寻找疲软的货币且是实行汇 率自由浮动的国家,经济的疲软造成本国货币贬 值的压力加大,也就是说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方面用美元购进泰铢,即借 进短期的泰铢,然后大量的抛售泰铢,换进美元, 引起散户恐慌。 1997年3月,当泰国中央银行宣 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庄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 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时,索罗斯认为 千载难逢的时机已经来。索罗斯及其他套利基金 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株,泰国外汇市场立刻波涛 汹涌、动荡不宁。泰铢一路下滑,5月份最低跌至 1美元兑26.70泰铢。泰国中央银行在紧急关头采 取各种应急措施,如动用120亿美元外汇买入泰铢, 提高隔夜拆借利率,限制本国银行的拆借行为等。
16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 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 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 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 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 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 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长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 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 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费特在 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 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 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 指数近17个百分点。 返回
10
索罗斯量子基金回报率达10% 尽管索罗斯声称他已较少参与管理旗下基金而主要致力于保 持现有资金,但量子基金在2008年的回报率还是达到10%, 仅次于2007年惊人的32%。要知道,2008年是对冲基金 最为悲惨的一年,全球2/3的对冲基金都在赔钱,总亏损 额达3500亿美元。索罗斯打赢这一仗靠的是其发家时同样 手法:卖空英镑。90年代初,量子基金在市场上大规模抛 售英镑而买入德国马克。英格兰银行总共动用了269亿美 元来保卫英镑,但仍不敌量子基金的攻击而退守,量子基 金在此英镑危机中获取了10亿美元的暴利。 当金融风暴来袭,索罗斯这个“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故 技重施,再次猛攻英镑,并大赚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大家希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到哪方面的知识? 大家认为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重要吗? 大家认为从事财务行业能出名吗? 索罗斯@(亚洲金融危机始作俑者) 巴菲特@(股神) 当今经济形势下,企业或企业集团如何规避风险与发 展壮大?(举例湖北宜化集团、武汉的商业大重组) 莎朗· 沃特金斯@(安然的终结者、时代杂志封面人 物) 刘姝葳@(摧毁“蓝田神话”的CCTV2002年中國經 第一章 濟年度人物)
8
7月2日,泰国政府由于再也无力与索罗斯抗衡, 不得已改变了维系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 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更是狂跌不止,7月24日, 泰铢已跌至1美元兑32.63泰铢的历史最低水平。 泰国政府被国际投机家一下子卷走了40亿美元, 许多泰国人的腰包也被掏个精光。 索罗斯初战告捷,他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再狠 捞一把。索罗斯飓风很快就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印尼盾、菲律 宾比索、缅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大幅贬值, 导致工厂倒闭,银行破产,物价上涨等一片惨不 忍睹的景象。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 返回 灰烬。
9
金融风暴下5大赢家: 索罗斯旗下基金逆市赚钱
美国次贷风暴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但总有人能“不走 寻常路”,凭借敏锐的嗅觉和坚强的意志逆市而上,笑傲 江湖。 美国媒体2009年发表的文章,盘点从危机中赚得 盆满钵满的五大赢家。 保尔森逆市大赚37亿美元 2007年,保尔森通过做空次级债券市场大赚37亿美元,一举 超越投资大师、量子基金创始人乔治· 索罗斯,成为全球 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第一人。2008年,当次贷危机全 面升级,众多公司遭受重创的时候,保尔森管理70亿美元 的对冲基金Paulson Advantage Plus的投资回报率高 达令人难以置信的37.6%,而他管理的另一只规模较小的 基金2007的回报率更是接近590%,被认为是史上年回报 率最高的对冲基金。敏锐的嗅觉和克制能力让保尔森成为 了对冲基金业的传奇。在他看来,未来一年的经济前景很 难有多少改善,经济衰退可能会持续到2010年。
15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 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 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 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 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 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1970年-1974 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 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 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 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1
艾斯曼做空次贷证券赚得数亿美元 就在其他人被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弄得晕头转向的 时候,身为对冲基金经理的史蒂夫· 艾斯曼,很早 就看破了经过层层粉饰的次贷市场所隐藏的危险, 并从2006年秋天开始做空次贷证券。当2007年9 月,他和合伙人收获了回报,据称获利数亿美元。 卡塔尔200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6% 埃克森美孚盈利452亿美元 2012年度中国新设立的一些基金,不少盈利情况 较好,如易方达基金公司80%的新设基金,盈利 情况较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