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竹石ppt
• 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 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 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 生石灰。
• 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 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
• 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 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 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 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 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赞颂石灰,体会情怀
• 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 《石灰吟》。当他回首自己十几年的为官 生涯时,一定会感慨万千。他会有什么深 刻的体会呢?
廉政故事—于谦拒礼
于谦是有名的清官,他60岁寿辰那天,门 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 不收寿礼。皇帝派太监送来一只玉猫金座钟, 却被拒之门外。太监写下四句话给于谦: “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 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于谦看了, 在下面添上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 最忌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 洁风。”太监见他如此坚决,只好回去了。
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咬”字极为有力,充分 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 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 胜困难,面对现实,像竹子一 样刚强勇敢。
❖ 、《竹石》共四句,前两句写竹子 的特点,在状物; 后两句写竹子的精 神,在言志。作者表面写竹子的坚 韧不拔,不畏艰险,实际上是表明 自己不怕打击、刚正不阿、顽强斗 争的精神。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赞颂石灰,体会情怀
•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陷害。试想, 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在人生的最后 时刻,也一定会想起少年时的诗作,他一 定会诵《石灰吟》
三诵------临刑陈词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头)把烈火焚烧(自 己)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 资料
• 经过了烈火的焚烧,石灰石就变成了生 石灰,把生石灰放入水中,水就会立即沸 腾起来,经过这次沸腾之后生石灰就变成 了粉末状的熟石灰。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身体粉碎。
清白:纯洁、没有污点, 也指高尚的节操。
(即使)身体粉碎 (变成石灰),也不 畏惧(敲打撞击、烈 火焚烧),还要把洁 白干净的(石灰)留 在人间。
托物言志:
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 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有一个叫“黎民”的人送来一盆万 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 青草情义深,长驻山涧心相关。百姓 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 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 万年青,并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 盆万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 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
二诵-------为官感悟
石灰吟 于谦
Hale Waihona Puke 赞颂石灰,体会情怀四诵――后世评价
•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后人想起于谦, 就一定会想起他的这一首诗,也一定会吟 起这首诗,他们心中一定会想起于谦,他 们的心中一定会涌起对他的敬佩之情……
四诵-------后世评价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赞颂
了石灰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的品质, 抒发了诗人清清白 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以及不同流合污、 坚决同恶势力斗争 到底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
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 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石灰吟》作者明代的于谦。诗人用 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 “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 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石灰 的描写,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 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 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 感情。
石灰吟
(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返回
《石灰吟》赞颂了石灰坚 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
赞颂石灰,体会情怀
• 十二岁的于谦就写下了《石灰吟》这样慷 慨激扬的诗。想想当时的少年于谦为什么 要写下这首诗?
一诵------少年抒怀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 :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 :折磨,挫折。 坚劲:坚韧、刚劲。 任 :任凭。 尔 :那、你。
竹石
【清】郑 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石 (清)郑燮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击出深山,
锤:敲打。 击:撞击。 千、万:形容敲打撞击的次 数极多。
石头是经过多次撞击敲 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
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猛烈的大火。
焚烧:烧毁、烧到。 若:好像。 等闲:平常。
石 灰 吟
作者简介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塘 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煌 言并称“西湖三杰”。明代著名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曾在皇帝被瓦剌(là)族 俘(fú)获的情况下率军民奋力抗击,转 危为安,成为民族英雄。但仅在被俘的英 宗皇帝平安南归后重登皇位的第六天,就 被诬陷而死。
竹石
清 郑燮
竹 石① 郑 燮(xiè)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尔东 西 南 北 风。
①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 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道诗。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 “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
郑燮
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 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 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 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 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7年,最大的 政绩是救济灾民。他处处关心百姓, 千方百计拯民于水火,因此触犯了 豪绅巨贾利益,遭诬告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