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精选多篇)第一篇: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之中,明确新课标修订稿在教学实施过程之中的具体路径,教师需要从本质上入手,从整体入手。
只有从“找准学生缺什么、想清自己教什么、落实课上怎么教”三个角度逐一思考,新课标修订稿中所提出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综合性;及其正确的思想导向、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或许才能成为现实。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疑难问题很多,比如:如何教学生作文入门?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如何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等诸多的疑难问题,我觉得如何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更不简单。
修改作文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人说,好文章是靠“改”出来的。
确实不错,修改文章既是对读者负责的一种表现,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而重要的途径。
修改文章,主要靠自己修改,在不断的练习修改过程中,养成自改习惯,会终身有益。
作文修改,没有固定格式,只要有毛病,就要修改,大病大改,小病小改。
一般可按以下顺序进行:1.看主题是否明确突出。
如果主题不够明确,应该增补一些有利于表达主题的句子“画龙点睛”;或充实改换材料,使内容更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2.看内容是否正确。
要检查必须表达的思想是否正确完善,判断是否正确合理,推理是否合乎逻辑,说理是否全面,描写是否切实,抒情是否健康。
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3.看材料是否准确充实。
检查文章的每一个主要部分,是否运用了足够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材料少了应该增加,材料过多应该减少。
所选用的材料是否翔实,尤其是引用的语句,数字等应细心核实。
4.看层次是否清楚。
从全篇看,各段的顺序是不是排列得合理,段与段之间是不是连贯,每段内容条理是不是清晰。
如层次不清楚,读起来有含混的感觉,就要设法把各层的界限显示出来;排列得不恰当,有颠三倒四的感觉,就要设法把次序调整一下。
5.看语句是否通顺。
如发现有不通顺的地方应改通顺。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种: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段。
由繁到简,使中心思想更为突出,使语言更为简洁明了。
一般情况是: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应该删去,空洞的议论、抒情也应该删去,内容重复的也应该“毫不可惜”的删去,开头和结尾离题太远或可以不写的也应该删去。
2.增增补必要的字、词。
句、段,使内容更为具体、充实,文字表达更为通顺、明确、生动。
增加或扩展的内容,必须有助于突出中心思想,要恰到好处。
3.调对顺序排列不当,条理不清晰,文字不贯通的地方,在表达上进行调整,移动位置,使其通顺、合理,结构更为紧凑,脉络更加清晰。
4.换在内容或表达方面有不全面、不妥贴的地方,必须进行更换,改动(变动观点、改换材料、调整结构、更改词语、或其它技术处理)。
总之,学无定法,修改作文的方法还有很多。
我们需要从全方面考虑,从基础抓起,“找准学生缺什么、想清自己教什么、落实课上怎么教”注重语文技能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中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二篇: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常言道“文不厌百改”,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几乎占有半壁江山,而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时却很不注重修改,写完了就算完事了,认为修改是语文老师的事。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有害的。
不会修改文章,不懂得修改的要求和方法,会妨碍表达,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不重视修改或缺乏修改能力,这样就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因而我们一定要对作文修改予以组够的重视。
下面,我就作文修改时应注意的方面谈谈应该如何做:第一:着眼全篇,从整体到局部进行修改一提到作文修改,有的同学可能就认为这简单,不就是看文中有没有错别字,病句嘛。
于是一动笔就埋头于词句的修改中,对作文整体的失误却没有察觉,这样做是本末倒置,无益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面对已起草好的作文,我们应先整体浏览,从全局出发,看作文中心是否明确,是否有新意,看所选材料是否紧紧围绕中心,然后再考虑作文整体框架方面的环节:看文章结构是否紧凑,布局详略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才考虑句式的选用,进行词语的锤炼。
我们来分析一小段例文,看它是否从全局出发,中心是否明确。
例文:由此可知,炼字炼句是必要的。
字句这一关过不好,就不能写出精美的文章来。
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没有哪一个不在字句的难关面前大战苦战的,我国古代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等传说。
现代作家老舍说过:“要努力把语言得潜力都挖掘出来,使自己的文字,既能有意思,又有响声,还有光彩”。
这一切告诉我们,要写好文章,就得在锤炼字句上下一番功夫,才能有效的提高作文水平。
第二:先求“清通”,后求“工巧” 所谓的“清”,就是文字简洁,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一律去掉,不用自己不懂的字词,不生造字词。
所谓的“通”,就是文从字顺,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安排得井井有条,行文合理连贯,相互照应。
那么如何做到“清”与“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1)句子要简单完整。
在作文时,尽量不用或少用复杂的长句,尽量用些短句,在修改时要看文中有无病句,要让每个句子都能准确无误的说清楚一个意思。
(2)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分清句读。
许多同学平时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作文时一“逗”到底,甚至一篇文章中没有一个标点,仅用一个圆点表示停顿。
这种做法是很不好的,须知标点符号如同人的五官,必须清朗明白,千万不可忽视标点符号的用法。
另外还应注意标点符号运用的格式,特别是每行开头的第一格不能用句号、逗号、顿号等标点,省略号、破折号等应占两格,这些虽然是些很细微的地方,我们也不可忽视。
其实,文章的美并不在于用了多少修饰语,有多少名言警句,而是要看它词句是否通顺,表现是否合理确切,因此我们在修改作文时应先求“清通”,使作文文从字顺,简洁明了,在此基础上,再对语言进行适当的加工润色。
润色就是要写生动。
第三:生动,主要是指写得形象,自然,不生硬,不干巴。
把文章写生动的方法很多,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还是让我们分析一段例文,看看怎样把它改得更生动。
第四:修改时应注意保持文面整洁,不可忽视小处由于受时间限制,作文特别时限时作文和应试作文,推倒重写的可能性不大,有时连重新抄录的时间都没有,这样,除了写的时候要谨慎外,在修改时也要避免大涂大抹,大的移位。
可改可不改的地方,不必去改,非改不可的地方要将原字词句轻轻划掉,在两行间空白处改正,力求保持卷面的整洁,因为卷面给人的是第一印象,字迹潦草,卷面脏乱差,让人见而生厌,哪有心思去仔细阅读?而字体端正、卷面整洁,却能让人赏心悦目,一见倾心。
此外,有些小的地方也应给予高度重视,如不写或少写错别字,不用错标点等,如果在这些小地方出错,会让人很觉倒胃口,难以获得主观印象分。
第三篇:·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一篇好作文不是一下子写成的,而是经过反复修改才成功的。
有些同学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方面重视不够,直接影响着作文水平的提高。
因此,要学会修改好自己的作文。
一、先把两种修改分清楚有人说:“我们修改了,老师干什么?”这是对两种修改缺乏了解。
一篇作文,自己写完结尾段,接下去认真修改一番,这是一回事。
交卷后,老师从《大纲》出发,根据作文的要求,进行批阅和修改,那又是一回事。
后者,老师怎样批改学生的作文,是属于“怎么教”的范畴,这里我们不讨论;前者,学生写完怎样进行修改,是属于“怎么学”的范畴,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正题。
两次修改,不仅学生作文是这样,我们成年人也不例外。
就说我吧,给《作文报》写一篇文章,给出版社写一部书稿,写完了,立即寄出去吗?可不敢那样做!一定要从头至尾认真修改一番。
古人写诗的要求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的锤炼,不知修改多少遍。
我们作文,更得认真把住“修改关”才是。
稿子寄出去,编辑人员还得再一次进行修改,这样才能保证文章的质量。
二、修改,是一次作文的最后环节一次作文的完成,往往包括以下五个环节:一是审题,领会好命题的要求。
二是选材与确定中心,决定这次作文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
三是列提纲,把要写的内容理清脉络。
四是写,一气呵成。
五是修改,自己满意了再交卷。
有的同学不明白这个理,写完最后一段,立即交卷。
那不是自己砍掉一个环节吗?凡是这样做的,我敢说,不会得到太好成绩。
往往是那些好学生,写完了,总是在那里反复推敲,一改再改,从不急于交卷。
他们深知,作文可不是赛跑。
三、“修改”的想法,贯串作文全过程修改,从作文一开始,脑子里就得有这一条。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修改”的具体步骤,从审题到完稿,有三步必须抓住: 1.审题后,就开始选材了。
选材的过程,“修改”在脑子里就开始了。
例如,题目为“我家附近一棵树”。
写哪棵呢?开始,小钊想写院里那棵高大的古槐。
后来,他觉得这棵古槐虽然很高大,可是写它表达什么样的中心呢?自己拿不准。
于是,他又想到大门口外路边新栽的小松树。
“别看这棵松树才一人多高,它是我们小队同伴们去年春天亲手栽的。
我们经常给它浇水,护理它茁壮成长……”写它,能突出在阳光下快快长大的中心思想。
这不就是修改吗?这一步的修改,尽管别人看不到,但自己心里知道是有这回事的。
有了这一改,写了小松树,小钊获得了好成绩。
2.修改提纲。
有一次,我指导同学们写“街头的早晨”。
小棕列好提纲,拿过来请我提意见。
中心部分: a. 小广场上,许多老人在练剑。
b. 早点铺前人真多。
c. 成千上万的叔叔阿姨骑着自行车,奔向工作岗位。
我看了,觉得“早点铺”这小段没有多大必要。
a段写老人练剑,c段写成年人骑车上班,中间b段该写写学生们。
他听取了我的意见,删去“早点铺”,增换上“一些中学生在街心花园甬道上读外语”,这就更好了。
这样做,在动笔前把提纲修改好,作文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
3.写后修改。
无论你在选材时、拟提纲时是不是修改过,到全文写完,还必须进行修改。
平时我们习惯说的“修改”,正是指这一步。
这是作文修改的最后把关时刻。
这一步,要讨论的内容相当多,我们将在下一期讲述。
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下)文章写完后的修改,我们习惯上称为“小改”和“大改”。
一、怎样进行“小改”1.改的步骤。
作文写完后,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读两遍。
第一遍,边读边改,把那些错别字、用错的标点和有毛病的句子,都一一改正过来。
第二遍,修改后,边读边听,边听边想,看还有什么问题。
有问题处,再修改一下。
这里的读,是朗读。
这一点是必须强调的。
即使在考场上,也要默读。
2.小改的范畴。
小改,从规模上讲,就是保持原稿纸卷面,只是修改字、词、句、标点。
这样的修改,可以在稿纸的空行中进行3.修改的符号。
有的同学不注意修改的通用格式,乱涂乱改,这当然不好。
掌握了通用的修改符号,别人才能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