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题】高二数学上期中试题含答案(1)

【好题】高二数学上期中试题含答案(1)

【好题】高二数学上期中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为 A .k >4? B .k >5? C .k >6?D .k >7?2.用电脑每次可以从区间()0,1内自动生成一个实数,且每次生成每个实数都是等可能性的,若用该电脑连续生成3个实数,则这3个实数都大于13的概率为( ) A .127B .23C .827D .493.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m ,方差为n ,将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乘以()0a a >得到一组新数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m B .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a m + C .这组新数据的方差为an D .这组新数据的标准差为a n4.在区间上随机取两个数,x y ,记1p 为事件“12x y +≥”的概率,2p 为事件“12x y -≤”的概率,3p 为事件“12xy ≤”的概率,则 ( ) A .123p p p << B .231p p p << C .312p p p <<D .321p p p <<5.若干个人站成一排,其中为互斥事件的是( )A .“甲站排头”与“乙站排头”B .“甲站排头”与“乙不站排尾”C .“甲站排头”与“乙站排尾”D .“甲不站排头”与“乙不站排尾”6.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1和如图2所示,为了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 )A .100,20B .200,20C .100,10D .200,10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是( )A .5B .7C .9D .118.若框图所给的程序运行结果为,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关于k 的条件是A .?B .?C .?D .?9.6件产品中有4件合格品,2件次品.为找出2件次品,每次任取一个检验,检验后不放回,则恰好在第四次检验后找出所有次品的概率为( ) A .35B .13C .415D .1510.已知甲盒中仅有1个球且为红球,乙盒中有m 个红球和n 个篮球()3,3m n ≥≥,从乙盒中随机抽取()1,2i i =个球放入甲盒中. (a )放入i 个球后,甲盒中含有红球的个数记为()1,2ii ξ=;(b )放入i 个球后,从甲盒中取1个球是红球的概率记为()1,2i p i =. 则A .()()1212,p p E E ξξ><B .()()1212,p p E E ξξC .()()1212,p p E E ξξ>>D .()()1212,p pE E ξξ<<11.抛掷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事件A 表示“小于5的偶数点出现”,事件B 表示“不小于5的点数出现”,则一次试验中,事件A 或事件B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 ) A .23B .13C .1 2D .5612.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 与销售额y 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广告费用(万元)4235销售额(万元)49263954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ˆˆˆybx a =+中的ˆb 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 A .63.6万元B .65.5万元C .67.7万元D .72.0万元二、填空题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六个点:A(0,0)、B(2,0)、C(1,1)、D(0,2)、E(2,2)、F(3,3)中任取三个,这三点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结果用分数表示). 1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3n =,则输出的S 为 ________.15.在可行域103x yx yx--≤⎧⎪+≤⎨⎪>⎩,内任取一点(),M x y,则满足20x y->的概率是______.16.如图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98、63,则输出的a=_______.17.甲乙两人一起去游“西安世园会”,他们约定,各自独立地从1到6号景点中任选4个进行游览,每个景点参观1小时,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个景点的概率是________.18.如左下图是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容量n=200),若成绩不低于60分为及格,则样本中的及格人数是_________。

1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1320s=,则正整数M为__________.20.甲、乙、丙三人进行传球练习,共传球三次,球首先从甲手中传出,则第3次球恰好传回给甲的概率是________.三、解答题21.某高校为调查学生喜欢“应用统计”课程是否与性别有关,随机抽取了选修课程的60名学生,得到数据如下表:喜欢统计课程 不喜欢统计课程 合计 男生 20 10 30 女生 10 20 30 合计303060(1)判断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喜欢“应用统计”课程与性别有关?(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喜欢统计课程的学生中抽取6名学生作进一步调查,将这6名学生作为一个样本,从中任选3人,求恰有2个男生和1个女生的概率. 下面的临界值表供参考:0.05 0.025 0.010 0.005 0.001 3.8415.0246.6357.87910.828(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22.从2013年开始,国家教育部要求高中阶段每学年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实施,某校对高一(1)班学生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按百分制进行了预备测试,并对50分以上的成绩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90,100]分数段的人数为2. (1)求[70,80)分数段的人数;(2)现根据预备测试成绩从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中任意选出2人代表班级参加学校举行的一项体育比赛,求这2人的成绩一个在[80,90)分数段、一个在[90,100]分数段的概率.2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函数2()4 1.f x ax bx =-+(1)若,a b 分别表示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两次时第一次、第二次正面朝上出现的点数,求满足函数()y f 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的概率;(2)设点(,)a b 是区域28000x y x y +-≤⎧⎪>⎨⎪>⎩内的随机点,求函数()y f 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的概率.24.甲与乙午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的手表因故停止转动,于是他们想借助收音机,利用电台整点报时确认时间.(1)求甲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的概率; (2)求甲比乙多等待10分钟以上的概率.25.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别创建了“书法”、“诗词”、“理学”三个社团,据资料统计新生通过考核选拔进入这三个社团成功与否相互独立.2015年某新生入学,假设他通过考核选拔进入该校的“书法”、“诗词”、“理学”三个社团的概率依次为m 、13、n ,己知三个社团他都能进入的概率为124,至少进入一个社团的概率为34,且m n >.(1)求m 与n 的值;(2)该校根据三个社团活动安排情况,对进入“书法”社的同学增加校本选修学分1分,对进入“诗词”社的同学增加校本选修学分2分,对进入“理学”社的同学增加校本选修学分3分.求该新同学在社团方面获得校本选修课学分分数不低于4分的概率. 26.地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发现海洋不仅拥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还拥有着深远的政治利益.联合国于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上将每年的6月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2019年6月8日,某大学的行政主管部门从该大学随机抽取100名大学生进行一次海洋知识测试,并按测试成绩(单位:分)分组如下:第一组[65,70),第二组[70,75),第二组[75,80),第四组[80,85),第五组[85,90],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1)求实数a 的值;(2)若从第四组、第五组的学生中按组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名学生组成中国海洋实地考察小队,出发前,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6人中抽取2人作为正、副队长,列举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并求“抽取的2人为不同组”的概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由程序框图知第一次运行112,224k S =+==+=,第二次运行213,8311k S =+==+=,第三次运行314,22426k S =+==+=,第四次运行4154,52557k S =+=>=+=,输出57S =,所以判断框内为4?k >,故选C.考点:程序框图.2.C解析:C 【解析】 由题意可得: 每个实数都大于13的概率为12133p =-=, 则3个实数都大于13的概率为328327⎛⎫= ⎪⎝⎭. 本题选择C 选项.3.D解析:D 【解析】 【分析】计算得到新数据的平均数为am ,方差为2a n ,标准差为a n ,结合选项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知: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am ,方差为2a n ,标准差为a n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平均值,方差,标准差,掌握数据变化前后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因为,[0,1]x y ∈,对事件“12x y +≥”,如图(1)阴影部分,对事件“12x y -≤”,如图(2)阴影部分,对为事件“12xy ≤”,如图(3)阴影部分,由图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从下到大依次是,正方形的面积为,根据几何概型公式可得231p p p <<.(1) (2) (3) 考点:几何概型.5.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互斥事件,依次判断. 【详解】根据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判断A 是互斥事件;B 、C 、D 中两事件能同时发生,故不是互斥事件;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互斥事件的定义.是基础题.6.B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知,样本容量为()3500450020002%200++⨯=,其中高中生人数为20002%40⨯=,高中生的近视人数为4050%20⨯=,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层抽样与统计图,属于中等题.7.C解析:C 【解析】循环依次为123,123;S K =+==+=369,325;S K =+==+=91019,527;S K =+==+=191433,729;S K =+==+=结束循环,输出9;K =选C.8.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所给的程序运行结果为,执行循环语句,当计算结果S 为20时,不满足判断框的条件,退出循环,从而到结论.【详解】由题意可知输出结果为, 第1次循环,,, 第2次循环,,,此时S 满足输出结果,退出循环,所以判断框中的条件为.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是当型循环,当满足条件,执行循环,同时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9.C解析:C 【解析】 【分析】题目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前面三次找出一件次品,第四次找出次品,第二种情况是前面四次都是正品,则剩余的两件是次品,计算概率得到答案. 【详解】题目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前面三次找出一件次品,第四次找出次品,2314615C p C ==;第二种情况是前面四次都是正品,则剩余的两件是次品,44246115C p C ==;故12415p p p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计算,忽略掉前面四次都是正品的情况是容易发生的错误.10.A解析:A 【解析】()11222m n m np m n m n m n +=+⨯=+++, ()()()()()()()()2112111313m m n n mn p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2233231m m mn n n m n m n -++-=++-,()()()()()()()()2222123212332233223161m n m n m m mn n nm n m m mn n n p p m n m n m n m n m n ++---++-+-++--=-=+++-++-()()()51061mn n n m n m n +-=>++-,故12p p >,()()()112201222nm n m n E m n m n m n ξ++⎛⎫=⨯⨯+⨯= ⎪+++⎝⎭,()()()()()()()()22212133201131331n n mn m m mn n n E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ξ⎛⎫⎛⎫--++-=⨯⨯+⨯+⨯ ⎪⎪ ⎪ ⎪++-++-++-⎝⎭⎝⎭()()2233231m m mn n n m n m n -++-=++-,由上面比较可知()()12E E ξξ>,故选A考点:独立事件的概率,数学期望.11.A解析:A 【解析】 【分析】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分别计算出事件A 和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又通过列举可得事件A 和事件B 为互斥事件,进而得出事件A 或事件B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即为事件A 和事件B 的概率之和. 【详解】事件A 表示“小于5的偶数点出现”,事件B 表示“不小于5的点数出现”, ∴P (A )2163==,P (B )2163==, 又小于5的偶数点有2和4,不小于5的点数有5和6, 所以事件A 和事件B 为互斥事件,则一次试验中,事件A 或事件B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 P (A ∪B )=P (A )+P (B )112333=+=,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计算公式,以及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2.B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4235492639543.5,4244x y ++++++====Q , ∵数据的样本中心点在线性回归直线上,回归方程ˆˆˆybx a =+中的ˆb 为9.4, ∴42=9.4×3.5+a , ∴ˆa=9.1, ∴线性回归方程是y=9.4x+9.1,∴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9.4×6+9.1=65.5 考点:线性回归方程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详解】已知六个点任取三个不同取法总数为:;可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所以所求概率为:解析:34【解析】 【分析】 【详解】已知A C E F B C D 、、、共线;、、共线;六个点任取三个不同取法总数为:36C ;可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33364315C C C --=,所以所求概率为:3336433634C C C C --=. 14.【解析】【分析】根据框图可知该程序实现了对数列求和的功能输入时求【详解】根据框图可知执行该程序实现了对数列求和当时故填【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程序框图裂项相消法求和属于中档题解析:37【解析】 【分析】根据框图可知,该程序实现了对数列1(21)(21)n a n n =-+ 求和的功能,输入3n =时,求3S .【详解】根据框图可知,执行该程序,实现了对数列1(21)(21)n a n n =-+ 求和,当3n =时,3111111111=++=1)133557233557S -+-+-⨯⨯⨯( 1131)277-=(, 故填3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程序框图,裂项相消法求和,属于中档题.15.【解析】【分析】画出可行域求出面积满足的区域为图形中的红色直线的下方的四边形其面积为由几何概型的公式可得的概率为:;【详解】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由解得可行域d 面积为由解得满足的区域为图形中的红色直解析:58【解析】 【分析】画出可行域,求出面积,满足20x y ->的区域为图形中的红色直线的下方的四边形,其面积为1541322-⨯⨯=,由几何概型的公式可得20x y ->的概率为:55248=;【详解】约束条件1030x y x y x --≤⎧⎪+≤⎨⎪>⎩的可行域如图:由103x y x y --=⎧+=⎨⎩解得()2,1A , 可行域d 面积为12442⨯⨯=, 由32x y y x +=⎧=⎨⎩,解得()1.2B . 满足20x y ->的区域为图形中的红色直线的下方的四边形,其面积为1541322-⨯⨯=, 由几何概型的公式可得20x y ->的概率为:55248=;故答案为58.【点睛】本题考查了可行域的画法以及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的运用.考查数形结合以及计算能力.在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来求其概率时,几何“测度”可以是长度、面积、体积、角度等,其中对于几何度量为长度,面积、体积时的等可能性主要体现在点落在区域Ω上任置都是等可能的,而对于角度而言,则是过角的顶点的一条射线落在Ω的区域(事实也是角)任一位置是等可能的.16.7【解析】【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得到输出的值【详解】由程序框图可知:则因此输出的为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流程图属解析: 7 【解析】 【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得到输出a 的值. 【详解】由程序框图可知:9863a b =>=,359863,286335a b ∴←=-←=-,73528,21287a b ∴←=-←=-,14217,72114a b ←=-←=-,7147a ←=-,则7a b ==,因此输出的a 为7,故答案为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流程图,属于中档题. 解决程序框图问题时一定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混淆处理框和输入框;(2) 注意区分程序框图是条件分支结构还是循环结构;(3) 注意区分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4) 处理循环结构的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控制循环次数;(5) 要注意各个框的顺序,(6)在给出程序框图求解输出结果的试题中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17.【解析】【分析】所有的游览情况共有种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个景点的游览方法共有种由此求得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个景点的概率【详解】所有的游览情况共有 种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个景点的游览方法共有 种解析:16 【解析】 【分析】所有的游览情况共有4466A A ⋅ 种,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个景点的游览方法共有 33556A A ⋅⋅ 种,由此求得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个景点的概率.【详解】所有的游览情况共有4466A A ⋅ 种,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个景点的游览方法共有 33556A A ⋅⋅ 种,故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个景点的概率为 33554466616A A A A ⋅⋅=⋅, 故答案为 16. 【点睛】本题考查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8.120【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低于分的频率为而不低于分的频率为故不低于分的频数为故答案为解析:120 【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低于60分的频率为()0.0050.0100.015200.6++⨯=,而不低于60分的频率为10.60.4-=,故不低于60分的频数为0.4300120⨯=,故答案为120.19.13【解析】循环依次为结束循环所以即正整数为13解析:13【解析】循环依次为10,11;110,12;1320,13;s i s i s i ====== 结束循环,所以1312M ≥> ,即正整数M 为1320.【解析】用甲→乙→丙→甲表示一种传球方法所有传球方法共有:甲→乙→甲→乙;甲→乙→甲→丙;甲→乙→丙→甲;甲→乙→丙→乙;甲→丙→甲→乙;甲→丙→甲→丙;甲→丙→乙→甲;甲→丙→乙→丙;则共有8种传 解析:14【解析】用甲→乙→丙→甲表示一种传球方法 所有传球方法共有:甲→乙→甲→乙;甲→乙→甲→丙;甲→乙→丙→甲;甲→乙→丙→乙; 甲→丙→甲→乙;甲→丙→甲→丙;甲→丙→乙→甲;甲→丙→乙→丙; 则共有8种传球方法.记求第3次球恰好传回给甲的事件为A ,可知共有两种情况,,而总的事件数是8, ∴P (A )=28=14. 故答案为14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4)排列组合法: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35. 【解析】分析:(1)计算K 2的值,与临界值比较,即可得到结论;(2)确定样本中有4个男生,2个女生,利用列举法确定基本事件,即可求得结论. 详解:(1)由公式,所以没有99.5%的把握认为喜欢统计专业与性别有关. (2)设所抽样本中有m 个男生,则643020mm ,得==人, 所以样本中有4个男生,2个女生, 从中选出3人的基本事件数有20种恰有两名男生一名女生的事件数有12种 所以.点睛:(1)古典概型的重要思想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一定要注意在计算基本事件总数和事件包括的基本事件个数时,他们是否是等可能的.(2)用列举法求古典概型,是一个形象、直观的好方法,但列举时必须按照某一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3)注意一次性抽取与逐次抽取的区别:一次性抽取是无顺序的问题,逐次抽取是有顺序的问题. 22.(1)18;(2)37【解析】 【分析】⑴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各个分数段的频率,求出50分以上的总人数,[)7080,分数段的频率,即可求出人数⑵求得[)8090,分数段的人数,列举出所有可能性情况,然后计算结果 【详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90,100]分数段的频率为0.005×10=0.05, [70,80)分数段的频率为1-(0.010+0.025+0.015+0.005)×10=0.45, 因为[90,100]分数段的人数为2,所以50分以上的总人数为=40,所以[70,80)分数段的人数为40×0.45=18.(2)由(1)可求得[80,90)分数段的人数为40×0.15=6,设[80,90)分数段的6名学生分别为A 1,A 2,A 3,A 4,A 5,A 6,[90,100]分数段的2名学生分别为B 1,B 2,则从中选出2人的选法有(A 1,A 2),(A 1,A 3),(A 1,A 4),(A 1,A 5),(A 1,A 6),(A 1,B 1),(A 1,B 2),(A 2,A 3),(A 2,A 4),(A 2,A 5),(A 2,A 6),(A 2,B 1),(A 2,B 2),(A 3,A 4),(A 3,A 5),(A 3,A 6),(A 3,B 1),(A 3,B 2),(A 4,A 5),(A 4,A 6),(A 4,B 1),(A 4,B 2),(A 5,A 6),(A 5,B 1),(A 5,B 2),(A 6,B 1),(A 6,B 2),(B 1,B 2),共28种.其中这2人的成绩一个在[80,90)分数段、一个在[90,100]分数段的情况有(A 1,B 1),(A 1,B 2),(A 2,B 1),(A 2,B 2),(A 3,B 1),(A 3,B 2),(A 4,B 1),(A 4,B 2),(A 5,B 1),(A 5,B 2),(A 6,B 1),(A 6,B 2),共12种, 则所求概率P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概率公式,读懂频率分布直方图,运用计算方法求出结果,在计算概率时采用了列举法,将所有情况列举出来,然后再求概率.23.(1)14;(2) 15【解析】 【分析】(1)由题意函数()y f 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可得0a >,2b a ≤,可得可得先后抛掷两次骰子的基本事件数为36个,求出所求事件包含基本事件,可得其概率; (2)由(1)可得0a >,2b a ≤,可得实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与所求事件所构成的区域,由几何概型可得答案. 【详解】解:可得函数2()41f x ax bx =-+的对称轴为:2b x a=, 要使函数()y f 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当且仅当0a >,21ba≤,2b a ≤, 由题意可得先后抛掷两次骰子的基本事件数为36个,所求事件包含基本事件:(2,1),(3,1),(4,1),(5,1),(6,1),(4,2),(5,2),(6,2),(6,3), 所求事件包含的事件为为9个,可得所求事件的概率为:91364=; (2)由(1)得,要使函数()y f 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当且仅当0a >,21ba≤,2b a ≤, 由题意可得实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是:280(,)00a b a b a b ⎧⎫+-≤⎧⎪⎪⎪>⎨⎨⎬⎪⎪⎪>⎩⎩⎭,构成所求事件的区域为三角形部分,由2802a b ab +-≤⎧⎪⎨=⎪⎩得交点坐标168(,)55P ,可得所求事件概率为:18412515482p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线性规划问题及几何概率求解,属于中档题,注意运算准确. 24.(1)16(2)2572P =【解析】【分析】(1)直接由几何概型中的长度型概率计算公式求解.(2)设甲需要等待的时间为x,乙需要等待的时间为y,由已知列不等式组,利用几何概型中的面积型概率计算公式求解.【详解】解:(1)因为电台每隔1小时报时一次,甲在[)0,60之间任何一个时刻打开收音机是等可能的,所以他在哪个时间段打开收音机的概率只与该时间段的长度有关,而与该时间段的位置无关,符合几何概型的条件.设事件A为“甲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则事件A恰好是打开收音机的时刻位于[)50,60时间段内,因此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60501 606P A-==,所以“甲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的概率为16.(2)因为甲、乙两人起床的时间是任意的,所以所求事件是一个与两个变量相关的几何概型,且为面积型.设甲需要等待的时间为x,乙需要等待的时间为y(10分钟为一个长度单位).则由已知可得,对应的基本事件空间为()06,06xx yy⎧⎫≤<⎧⎪⎪Ω=⎨⎨⎬≤<⎩⎪⎪⎩⎭.甲比乙多等待10分钟以上对应的事件为()06,061xM x y yx 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两个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显然Ω表示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OQRS的内部及线段OQ,OS,其面积21636S==.M表示的是腰长为5的等腰直角三角形QDE的内部及线段DQ,其面积22125522S =⨯=,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252523672P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概型概率计算,考查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 25.(1)11,24m n == ; (2)16.【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假设该同学通过考核选拔进入该校的“书法”、“诗词”、“理学”三个社团的概率依次为m 、13、n ,已知三个社团都能进入的概率为124,至少进入一个社团的概率为34,且m n >,利用相关公式建立方程组,即可求得m 与n 的值; (2)根据题意,可知不低于4分包括了得分为4分、5分、6分三种情况,之后应用乘法和加法公式求得结果. 【详解】(1)依题()()1132413111134mn m n m n⎧=⎪⎪⎪⎛⎫----=⎨ ⎪⎝⎭⎪⎪>⎪⎩,解得1214m n ⎧=⎪⎪⎨⎪=⎪⎩(2)由题令该新同学在社团方面获得本选修课学分的分数为i X , 获得本选修课学分分数不低于4分为事件A , 则()4121123412P X =⨯⨯=;()5111123424P X =⨯⨯=;()6111123424P X =⨯⨯=. 故()11111224246P A =++=.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概率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注意对公式的正确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6.(1)0.04a =(2)基本事件见解析, 所求的概率为815【解析】 【分析】(1)由所有小矩形面积和为1计算出a ;(2)先计算出第4、5两组人数,再按比例计算出抽取的人数,然后把第四组的4人表示为a ,b ,c ,d ,第五组的2人表示为A ,B ,用列举法写出所有基本事件,并计数求出概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