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理论 PPT课件

国际贸易理论 PPT课件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2018 ANNUAL CONFERENCE AND AWARDS CEREMONY
2.1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是 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 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 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 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 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 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艘用于A380部件运输的滚装船 ,2011年2月底为该船举行了 命名仪式,该船于2011年4月 交付。 空中客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空 中客车公司总裁博龙说:“世 界各地的供应商积极参与了 A380的研制,中国也为此做出 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中国参与 A380项目,为空中客车与中国 的工业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2.1.1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萌芽 形成 发展 深化
1、萌芽时期
• 16世纪~18世纪中叶 • (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后工厂手工业 兴起 •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 (2)分工形式: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分工 • (3)商品结构:奢侈品 • 奴隶 • 工业原料、食品
大块头A380从中国起航
2.1.2 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 素
1.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 国际生产关系的性质 3. 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推进或延缓的作 用 4.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5. 跨国公司的发展是推动当代国际分工的重要力量
因素1、社会生产力
国际分工的三种类型: 1、垂直型国际分工: 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
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 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
2、水平型国际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
起来的国际分工。
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 达国家之间的专业化生产与协作,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横 向分工。 是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
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各国在世界物质材料的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各种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际分工具有互助互利的基本特点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则必然存在剥削、掠夺和不平等交换。
因素3. 上层建筑
政府、军队和各种组织机构等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于上层 建筑的力量。 发达国家有时会利用他们所拥有的各种重要的国际经济 组织(如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来影响一些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
• 内部分工更加精细 • 产品பைடு நூலகம்差异化导致同一类产品的内部交易
波音777飞机有500个 零件,由全球545家供 应商生产
8家日本厂商生产机身、机门和机翼; 1家新加坡厂商供应机头和起落架 3家意大利公司供应机翼阻力板 ………
40年前,为了打破美国垄断世界航空制造业的 市场格局,欧洲四国联合创建了空中客车公司 (Airbus)。2003年空中客车在全球的交付量首 次超过竞争对手,跃居成为世界头号民机制造商。
在这个欧洲最大的工地上,至少有1万人在工作
法国航宇公司生产含驾驶舱的机头段,中机身下半 部分和发动机挂架,并负责最后总装;英国航宇公 司生产机翼主体;德国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生产机身 其余部分和垂尾;荷兰福克—联合航空技术公司( 现福克公司)生产机翼前后缘和各活动翼面;西班 牙航空公司生产客舱门、起落架舱门和平尾。
因素4、自然因素
自然资源 (如气候、土地、矿藏等) 它是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例如:中东的石油,沙特阿拉伯
因素5、跨国公司
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物质生产状况,促进新的生产部门和新产品的出现 跨国公司资产雄厚,规模巨大,控制着国际市场上的不少重要行业
2.1.3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作 用
(一)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迅猛发展,居 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原因:
•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产业细分和现代工业品的高技术要 求
•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推动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部门的分工是“脑”和 “手”的分工。发达国家获得了国际贸易的主要利益
中国从芭比娃娃中获得贸易收益
(二)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产品内部的 国际分工
它是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 4)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 资源性产品——初级加工品——工业制成品 ——零部 件——技术——服务
因素2. 国际生产关系的性质
世界上最大的客机开始总装
2004年5月7日,在 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 空中客车公司总部,法 国总理拉法兰在空中客 车A380总装庆祝仪式上 发表讲话。当天,世界 上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 开始总装。该公司称, 空客A380将于2005年首 飞,2006年投入运营。
中国为A380制造运输船
南京金陵造船厂正在建造一
3、发展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 (2)分工形式:a、一组(英、法、美、德)宗主国/工 业国与殖民地/农业国的垂直分工; b、宗主国间的水平分工
(3)商品结构:
工业品与工业原料的贸易;工业品之间的贸易
4、深化阶段
二战后至今 (1)原因: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2)分工特点:
2、形成阶段
•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后半期 • (1)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 • (2)分工形式: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工业国与殖民地/ 农业国的分工
• (3)商品结构:
• 从奢侈品---〉大宗产品。
• 丝绸、香料、茶叶比重下降,纺织品、煤炭、钢铁、 农业原料增长。
英国成为国际分工中心
世界的五分之一是我们的资源的进贡者。北美大平 原和俄国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傲德赛是 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地海的诸国是我们的森 林;我们可在澳洲牧羊;我们可在美洲牧牛;秘鲁 把他们的白银提供给我们;加利福尼亚和澳洲把自 己的黄金提供给我们;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印度把 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法国和西班牙 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是我们的果园;我们 从北美合众国以及其他国家获得棉花。” • ————【英】史丹莱· 杰温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