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一 政府及其经济职能

专题一 政府及其经济职能

要素回报机制
财富差异
贫富悬殊
收入分配不公的其他原因:垄断特权、权力寻租、 收入分配不公的其他原因:垄断特权、权力寻租、 歧视
2. 政府失灵
(1)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
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垄断了公共产品的 供给, 供给,缺乏竞争机制 公共产品的估价或评价上的困难 政府机构及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 缺乏监督机制
保险市场(insurance markets) 保险市场 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s) 资本市场 新兴高科技产业。 新兴高科技产业。
1.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优值品、 ⑤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 偏好不合理 优值品 劣值品问题(merit goods,dismerit goods)
2. 政府失灵
(2)公共政策失效 )
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 谓公共利益 各种公共决策机制及投票规则的缺陷 信息的不完全 政策执行上的障碍 投票人的“近视效应” 投票人的“近视效应”
2. 政府失灵
(3)寻租行为 )
布坎南:寻租则是为这样的干预而进行的游说活动, 布坎南:寻租则是为这样的干预而进行的游说活动, 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 润” 。 租金是支付给资源所有者款项中超过那些资源在任 何可替代的用途中所得款项的那一部分, 何可替代的用途中所得款项的那一部分,是超过机 会成本的收入。 会成本的收入。
源于政府部门与官员个人的权力, 源于政府部门与官员个人的权力,管制创造了稀缺 资源价值
由于仿制药过多,常常出现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争夺一个批文, 由于仿制药过多,常常出现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争夺一个批文,而最终 审批权在药监局,批给谁不批给谁, 审批权在药监局,批给谁不批给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批人员手中的权 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要尽快拿到批文,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行贿” 力。“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要尽快拿到批文,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行贿”。 国家药监局附近的宾馆里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制药企业的人, 国家药监局附近的宾馆里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制药企业的人,带着巨款等 着召见。很多人一等就是二三十天,只为把钱送进这些“监管者”的口袋, 着召见。很多人一等就是二三十天,只为把钱送进这些“监管者”的口袋, 以尽快拿到批文——案例评析:权力寻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 案例评析: 以尽快拿到批文
教育(低估) 教育(低估) 香烟(偏好) 香烟(偏好)
⑥信息的不完全(information failures) 信息的不完全
信息经济学
⑦失业、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的失衡 失业、
劳动力成本难以控制 失业是市场经济中的经常现象 决策权分散和非理性决策导致经济失衡
⑧收入不公平分配 (unequal distribution)。 。
2. 政府失灵
首先,在政府与社会、公民关系上发生了扭曲。 其次,组织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发生了扭曲。 第三,公共权力关系的扭曲. 第四,评价体系与标准的扭曲
2. 政府失灵
下列五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现代政府的扩张: 下列五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现代政府的扩张: (1)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应 ) 的消除者导致扩张; 的消除者导致扩张; (2)政府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导致扩 ) 张; (3)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扩张; )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扩张; (4)官僚机构的存在导致扩张; )官僚机构的存在导致扩张; (5)财政幻觉导致扩张 )
案例一:“官倒”现象 案例一: 官倒”
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有的重要物资都是由国家按计划 在计划经济时期, 价或调拨价统一调拨的。改革开放以后, 价或调拨价统一调拨的。改革开放以后,企业超计划 的产品可以按市场的协议价自行出售。 的产品可以按市场的协议价自行出售。 同一产品的市场价比计划价高很多。比如, 同一产品的市场价比计划价高很多。比如,1985 年钢材的计划价只有市场价的1/2 1/2。 年钢材的计划价只有市场价的1/2。如果有人拿到调 拨钢材,然后把它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就获得了利润。 拨钢材,然后把它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就获得了利润。 但是一般人是拿不到调拨物资的指标的。所以, 但是一般人是拿不到调拨物资的指标的。所以,能够 靠从事这种倒卖活动赚大钱的人多数都是“官倒” 靠从事这种倒卖活动赚大钱的人多数都是“官倒”。
非竞争性、非排除性 私人部门不愿提供。 非竞争性、非排除性——私人部门不愿提供。 私人部门不愿提供 共产品案例.ppt 共产品案例 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公
③外部性问题(externalities)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理论.ppt 外部性理论
外部成本或外部收益的存在
④市场的不完全(incomplete markets)。 市场的不完全 。
要点: 人们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只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要点:①人们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只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
市场机制导致的均衡结果却达到了社会目标——经济的最高效率。 经济的最高效率。 市场机制导致的均衡结果却达到了社会目标 经济的最高效率 ②既然市场机制和私人经济部门可以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 的有效的组织,那么政府过多的干预必然是有害的。 主张“ 的有效的组织,那么政府过多的干预必然是有害的。——主张“自 主张 由放任”是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由放任”是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寻租案例二: 寻租案例二:郑筱萸权力寻租
2007年5月29日,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因收受 年 月 日 贿赂、玩忽职守两罪成立一审被判死刑。 贿赂、玩忽职守两罪成立一审被判死刑。腐败犯罪 被判死刑的第四位省部级官员
收受贿赂达649万元 万元 收受贿赂达 三项玩忽职守,核发药品批准名号、 三项玩忽职守,核发药品批准名号、申请药品经营许可 证、办理药品进口许可等方面降低审核标准 由于拥有强大的审批权力, 由于拥有强大的审批权力,仅2004年,国家药监局竟受理 年 种新药审批, 种之多。 了10009种新药审批,平均每天审批 种之多。而同年美 种新药审批 平均每天审批29种之多 国药监局仅受理了148种新药申请 种新药申请——案例评析:寻租 案例评析: 国药监局仅受理了 种新药申请
二、政府经济职能
参与资源配置职能:效率 协调收入分配职能:公平 促进经济稳定职能:稳定
1、参与资源配置职能:效率 对政府配置资源效率的理解。
市场效率 社会效率:满足公众需求的程度、对市场 效率的影响
参与资源配置的理由
(1)私人不愿意提供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私人部 门不愿提供。 门不愿提供。 (2)私人不愿意消除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某人的行为给他人带来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 映的成本或收益。 映的成本或收益。 无论存在负外部性还是存在正外部性, 无论存在负外部性还是存在正外部性,都是资源配置低效 率的表现。 率的表现。 (3)规模报酬递增所导致的垄断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实物产出量增加 的比例大于投入量增加的比例。这种情况下, 的比例大于投入量增加的比例。这种情况下,平均成本和边际 成本递减,而且边际成本曲线低于平均成本曲线, 成本递减,而且边际成本曲线低于平均成本曲线,无法产生市 场均衡点。 场均衡点。
参与资源配置的方式
通过预算拨款直接提供国防、外交、治安等纯公共产品。 (1)通过预算拨款直接提供国防、外交、治安等纯公共产品。 通过发放补贴与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准公共产品。 (2)通过发放补贴与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准公共产品。 开征税收,矫正负外部性;或者发放补贴,矫正正负外部性。 (3)开征税收,矫正负外部性;或者发放补贴,矫正正负外部性。 (4)导入竞争机制,抑制人为垄断;同时实行政府规制,减弱自然 导入竞争机制,抑制人为垄断;同时实行政府规制, 垄断的影响。 垄断的影响。
1、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 、
1.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①竞争失效(monopoly) 竞争失效( a、产品的差异性 b、交通费用等交易成本阻碍要素转 、 移 c、存在规模经济,自然垄断,形成垄断。导致资源 自然垄断, 配置不合理,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公共产品问题(public goods)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ppt ②公共产品问题 公共产品理论
专题一 政府与市场及政府经济职能
政府与市场 政府经济职能 中国政府经济职能之转变
一、政府与市场
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 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 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 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 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 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 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 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 市场作为基础,市场有效运行→市场失灵
费 近几年,药品价格虚高,药品安全事故频发, 药祸” 近几年,药品价格虚高,药品安全事故频发,“药祸”不 奥美定”事件、 齐二药”事件、 欣弗” 断,“奥美定”事件、“齐二药”事件、“欣弗”等公共 用药安全事件,让公众越来越怀疑药监系统的能力, 用药安全事件,让公众越来越怀疑药监系统的能力,质疑 药监系统的黑幕。 案例评析: 药监系统的黑幕。————案例评析:监管者变异为设租 案例评析 者产生的问题 案例问题:权力寻租产生的根源是制度的漏洞, 案例问题:权力寻租产生的根源是制度的漏洞,如何解决 权力的两难矛盾? 权力的两难矛盾?
———Adam Smith 《国富论》
1、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 、
1.1早期政府的特征 早期政府的特征 (1)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定律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推崇私人经济部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推崇私人经济部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 和竞争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的、有效的组织, 和竞争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的、有效的组织,使每个人都追求 个人利益,并最终给全社会带来共同利益。 个人利益,并最终给全社会带来共同利益。
→政府干预→政府失灵→公共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