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光 能
化 学 能
储存在什么物质中呢?
4、德国的萨克斯(1864)
一半遮光
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 几小时,进行饥饿处理
一半曝光
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 另一半遮光,进行对照
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 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 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 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
)
普利斯特利的不足之处: 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
(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氧气864年,萨克斯实验成功地证明了: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而且此过程需要光的参与。
T 谢谢观看 HANK YOU!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是糖类和氧气, 场所是叶绿体, 条件是要有光,还需要多种酶等。
你能用一个化学反应式表示出来吗?
CO2+H2 O
光能 (CH2O)+O2
叶绿体
1、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6、美国的卡尔文(1948)
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
作用,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 转化成有机物中C的途径,
14C3
卡尔文 循环
C5
14CO2
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14CH2O)
卡尔文循环:CO2 → C3 → (CH2O)
思考、总结
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
CO2+H2O
光能、酶 叶绿体
(CH2O)+O2
糖类
光能、酶
6CO2+12H2O 叶绿体 1C6H12O6+6H2O+6O2

1C6H12O6 + 6H2O + 6O2
6CO2 + 12H2O + 能量
细基、线
大部分散失 合成38ATP
判断正误
(1)普利斯特利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他还发现植物
× 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03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海尔蒙特实验 2、普利斯特利实验(1771年) 3、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实验 4、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 5、恩格尔曼水绵实验(1880年) 6、美国鲁宾和卡门实验(1939年) 7、卡尔文循环
1、17世纪海尔蒙特栽培的柳树实验
结论: 植物增重主要来自水分 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的
单一变量: 光的有无、绿叶的有无 结 论: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
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
污浊的空气。
局 限 性: 不能确定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 是什么气体成分。
直到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
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O2,吸收的是CO2。
●德国的梅耶(1845)
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
原料。
2、英国的普利斯特利(1771年)
对照实验: A组与D组对照,B组与C组对照。 单一变量: 植物的有无。 结 论: 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
得污浊的空气。 不足之处: 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
3、荷兰的英格豪斯(1779)
对照实验:放在水中的植物一组照光一组遮光, 一组有绿叶一组无绿叶。
4、德国的萨克斯(1864)
一半遮光
一半曝光
饥饿处理
遮光对照
对 照:遮光和曝光
单一变量:有无光照 结 论: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而且此过程需要光的参与。
碘蒸气检测
5、美国的鲁宾和卡门(1941)






对照实验: 一组标记CO2,一组标记H2O(相互对照)。 单一变量: 氧元素有没有用同位素标记。 结 论: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