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拌合站、钢筋加工场建设规划方案 -审核意见详解

拌合站、钢筋加工场建设规划方案 -审核意见详解

拌合站及钢筋加工场建设规划方案一、编制说明(一)、编制范围:(二)、编制原则:(三)、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汕昆高速公路龙川至怀集段第TJ30标,路线起点位于西牛镇赤米村,起讫桩号为K257+500~K268+900,路线总长11.4km。

主要工程有石凹顶隧道,龙塘坑大桥、跨浛九公路大桥、牛岗栋中桥、沙湾中桥、山下大桥主线、路基挖方142.5万方、填方117.6万方,钢筋盖板涵1331m/36座,预制梁264片。

(一)、拌和站供应规划该拌和站供应本项目混凝土主要有:石凹顶隧道、龙潭坑大桥、跨浛九大桥、牛岗栋中桥、沙湾中桥、山下大桥、盖板涵20座、通道16座、预制梁和路基防护排水预制块混凝土。

各部位详细混凝土数量统计见下表:位置部位单位数量备注砼拌合站S348省道里程牌K29+700公里处石凹顶隧道m365192.9 龙潭坑大桥桩基、下构m38646.5 跨浛九大桥桩基、下构m32974.5 牛岗栋中桥桩基、下构m31706.1 沙湾中桥桩基、下构m3879.9 山下大桥桩基、下构m36431.5预制梁混凝土m39931.2桥面系混凝土m35122.5涵洞混凝土m323410.1路基防护排水预制块m319223合计m3143518.2 (二)、钢筋加工场供应规划该钢筋加工场供本项目龙塘坑大桥、跨浛九大桥、牛岗栋中桥、沙湾中桥、山下大桥5座大桥桩基及下部构造、36座涵洞基础和盖板钢筋加工,共有钢筋为2984.4吨,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钢筋加工场建设面积3010m2(35×86m)。

各部位详细钢筋数量统计见下表:位置部位单位数量备注钢筋加工场S348省道里程牌K29+700公里处龙潭坑大桥桩基、下构t931.52 跨浛九大桥桩基、下构t333.49 牛岗栋中桥桩基、下构t260.52 沙湾中桥桩基、下构t139.284 山下大桥桩基、下构t708.87 涵洞基础、盖板t610.7 合计t2984.4三、施工组织安排(一)、工期安排(二)、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厂组织:(三)、拌和站、钢筋加工厂人员配置、分工及职责:四、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厂建设规划(附平面图)经现场勘察,结合隧道、桥梁位置及预制场地选址,根据本标段混凝土总量、钢筋加工用量,拟在S348省道K29+700处左侧设置混凝土拌和站和钢筋加工场,占地面积15300平米(其中钢筋加工厂占地面积为3010平米,拌和站占地面积为12290平米)。

依场地内地质条件进行拌和站、钢筋加工厂规划。

采用开挖山体平整而来,靠山体侧需喷混凝土防护,靠近省道一侧围墙下面设护面墙,防止水土流失。

该处交通便利,通过S348省道可到牛岗栋中桥。

由省间道接入X366县道可到线路标尾,利用部分乡道进入施工点。

砼拌和站、钢筋加工厂位于林业用地,远离居民区,对当地居民生活干扰较小。

附近无高压线、炸药库等危险源。

原材料进场及混凝土运输至各施工区利用S348省道即可。

地质情况为:主要为腐殖表土、粉质粘土、强风化岩层。

施工用水采用打井取水。

(一)、场地布置及功能分区:(文字、图表叙述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厂平面位置、功能区划分)。

(二)、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各功能区主要机械、设备)五、拌和站、钢筋加工厂配置及标准化建设(一)、场地建设1、拌和站、钢筋加工厂围墙采用铁艺栅栏封闭。

2、拌和站、钢筋加工厂内道路采用铺设10cm厚碎石垫层,20cm厚C25混凝土硬化,其余场内部分采用15cm厚C20混凝土硬化。

场地硬化分幅浇筑,幅宽5m,分幅长度由排水沟位置决定。

模板采用15cm、20cm 槽钢。

每个作业面配备2台振动棒。

施工工艺如下:1)清除浇筑段基底杂物。

2)立模浇筑混凝土。

3)覆盖养生。

3、整个场内排水系统及场外排水系统完善,(文字描述场外、场内排水沟平面布置位置、结构形式)详见附图二:拌和站、钢筋加工场场内排水系统布置图。

4、拌和站内设洗车池及三级沉淀池,尺寸为3×6m。

(二)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1、混凝土最大需求量计算根据施工设计图工程数量统计,施工段砼总量143518万立方米,按720天计平均每天砼拌和量计约200m³,高峰期每天按500m³计。

2、材料量计算根据每天最大砼需用量计算(按C30砼计算),毎天200m³所需碎石250.4t、砂102.4t、水泥92.2t。

高峰期时每天500m³所需碎石626t、砂256t、水泥230.5t。

3、设备选型(1)砼搅拌机选型拌和站配置2台JS1500搅拌机,设置两条HSZ90生产线,每台配置4仓式自动计量集料斗,采用称重式计量系统。

每台HZS90砼搅拌机,每2~3min(含进料、搅拌、出料时间)搅拌1盘砼,理论生产力每小时搅拌砼量36m³,每盘搅拌砼量1.5m³,实际生产力每盘搅拌砼量1.2m³,每小时搅拌砼28.8m³。

根据以上计算情况及考虑拌和站维修保养,高峰期每天按照10小时拌和时间,可拌和混凝土576 m³。

所以设置两台JS1500搅拌机,两条HSZ90生产线,可以满足施工进度对砼搅拌的需要。

(2)、拌和机主要技术参数(采用表格描述)(3)、罐体选型拌和站配备8个100T存储罐,高峰期500m³混凝土。

混凝土生产量按满罐可使用3.5天。

(4)、自动弯曲中心选型。

等等(6)变压器选型根据拌和机厂家提供资料:整套搅拌机功率182kW,再加上其它生产、生活用电80kW,钢筋加工场用电100kW,空损系数按0.85考虑,选定500kV·A变压器即可满足该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场施工需要,同时设一台25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5)混凝土运输车选型根据砼需求量,初步计划上6台8m³砼运输车辆。

(6)其它设备为满足施工需要,选用2台装载机、地磅1台、2潜水泵等相关配套设施、设备。

(三)拌和站、钢筋加工厂标准化建设1、场地平整方案:原地面清表、测量放样、挖机开挖、推土机初平、按场地坡比放底面标高、压路机压实、下道工序施工。

(1)、3台挖掘机位于山体侧刷坡,1台挖掘机与6辆自缷车配合土方运弃。

(2)、2台推土机将刷坡下来的土初平回填。

(3)、压路机将场地碾压密实。

2、场地排水施工方案:将原地表水临时改道、开挖场地周围明沟、施工场地内混凝土水沟、将场内地表水改入排水沟、下道工序施工。

(四)、拌和站生产区施工方案拌和区设90型拌和机2台,平行布置。

每台拌和机配置4个储料仓,共8个呈弧形对称分布于拌和机两侧。

每台拌和机设置控制室、水池各一个,配料料斗各4个,置于相应位置。

拌和机主机、配料斗、储料罐基础均采用C30混凝土扩大基础。

主机基础、储料罐承载力分析见计算。

1、水泥罐基础采用C30砼扩大基础,尺寸为14×4.75×2m,并设置上下两排钢筋网片(φ16@25布设),基础与水泥罐立柱通过预埋钢板焊接。

2、作业平台、给料仓、骨料仓、水泥仓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传动系统裸露的部位均设置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措施。

3、水泥罐顶安装避雷设施,并配备灌顶除尘机。

4、拌和设备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水、减水剂采用全自动电子称量法计量,且电脑控制具备打印功能。

5、拌和用水配有冷却循环系统和冷却塔,用以降低混凝土出仓温度。

外加剂配有循环系统,用以防止外加剂沉淀。

6、拌和机主机采用封闭式彩瓦防雨棚,正面并做有“南粤交通”、“中国铁建”LOGO。

施工工序如下:1、开挖储料仓、拌和机、控制室、配料斗基础基坑,到设计标高后,检查基底承载力,要求不小于120KPa(验算见后)。

2、基础立模,绑扎钢筋。

3、浇筑混凝土,按后续设备安装预埋件。

4、设备顶部施工。

5、设施内外部装修。

(五)、存料区施工方案1、料仓设置8个,长宽为20×10m,分为已检和待检区;隔墙厚度采用0.5m厚C20混凝土浇筑,高度为2.5m,单仓存放量500 m3满足高峰期单日混凝土最大拌和量(500×0.85=425m3)。

料仓前设0.2×0.2m排水沟,沟底浇筑5cm厚C20混凝土。

仓顶设置钢构彩钢防雨棚2、料仓防雨棚采用单层彩瓦搭建,立柱为φ165圆管,高度6m,跨度20m(详见附图三料仓防雨棚正立面图、附图四、料仓防雨棚侧立面图);施工工序如下:1、开挖料仓墙基础基坑,到位后立模浇筑混凝土。

2、立模浇筑隔墙混凝土,埋设雨棚立柱预埋件。

3、仓内地面硬化,做成向外4%的横坡。

4、防雨棚施工,顶棚吊装。

5、仓前排水施工。

(六)、地磅施工施工工序如下:1、开挖地磅基坑,检查地基承载力。

2、安装地磅设施,埋设控制管线。

(七)、钢筋加工场配置及标准化建设钢筋加工场面积为3010m2,宽35m,长86m,钢筋棚高度为12m,棚顶为0.376厚830型彩色压型钢板,桁屋架采用φ89×3两品圆管,立柱采用格构桁架式钢柱L6×L4(详见附图五、钢筋加工场防雨棚正立面图;附图六、钢筋加工场防雨棚侧立面图)。

1、设备配置加工场内配有两台10T的龙门吊,一台数控弯箍机、一台数控弯曲中心、三瓣式组合胎膜、钢筋连接挤压机等。

具体详见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钢筋加工场设备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交流电焊机BX1-500 台 42 钢筋调直切断机GT4-14 台 13 套丝机台 14 钢筋切割机台 45 数控钢筋弯曲机台 16 数控弯箍机台 17 三瓣式组合胎膜台 18 龙门吊10吨台 22、场内功能区配置1)、原材料堆放区:原材料堆放主要包括带肋直钢筋、盘圆钢筋、钢绞线等,分类存放。

其中带肋直钢筋(12m)采用30×30cm混凝土方条垫高,方条间距3m,长度12m,方条沿横向按2m间距预埋竖向槽钢,确保原材料分类堆放;盘圆钢筋和钢绞线采用30cm高枕木垫高,间距暂按1m摆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2)、加工区:根据方便现场加工一次摆放钢筋调直切断机、套丝机等设备,场内布置详细附图五、钢筋加工场内平面布置图。

3)、半成品:半成品堆放采用30cm高枕木垫高,间距随半成品的长度现场进行调整,确保半成品离地高度不小于30cm。

4)、成品堆放区:桩基和墩柱钢筋笼存放采用30cm枕木垫高,间距按3m控制,堆放高度不超过2层,堆放高度超过2层时,钢筋笼要加强支撑,保证钢筋笼不变形;其他成品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30cm枕木垫高。

3、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1)、场地平整根据规划用地范围,用挖掘机和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同时测量人员进行跟踪测量地面的标高,以保证地面的平整,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密实。

2)、场地硬化钢筋加工厂场内硬化用混凝土,硬化标准为10cm厚C20砼,进出加工场便道采用20cm厚C25混凝土硬化,道路下加铺10cm碎石垫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