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上 阅读指导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 阅读指导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教案人教版

一. 教学内容:阅读指导——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二. 学习目标:1、了解初中阶段的常用的修辞手法。

2、了解修辞手法的基本作用。

3、品读修辞句的表达效果,指导学生解答比喻作用的基本方法。

三. 学习重点与难点:品读修辞句的表达效果,指导学生解答比喻作用的基本方法。

【学习过程】一、美文欣赏,让学生说说:这段文字好在哪?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

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

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

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二、修辞就是修饰文字词句,即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三、了解初中阶段常用的修辞方法以及中考的考试方法。

1、修辞就是修饰文字词句,即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2、《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比等,教材中常出现的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借助常用的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考试题型主要有判断(选择)题、辨析其表达作用、仿写或续写修辞句。

通过仿写的形式考查修辞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近年来中考的一大趋势。

四、辨析修辞格,了解修辞方法的基本作用。

例1. 在括号内写出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A. 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B. 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 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D. 清晨,鸟儿们唱着动听的歌。

()E. 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F.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比喻(定义):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比喻要合乎事理。

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拟人(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夸张(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夸张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2、心眼小得像针鼻儿。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3、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排比(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设问(定义):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

例2. 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A. 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龙潭溶洞。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六、借助常用的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中考链接】语段一: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水”中,却对它理解很少,甚至于常常忽略它的存在。

水就像人的血液。

它如此重要,却不显山露水,更不张扬狂妄。

当人们失去它的时候,方感其可贵:当人们拥有它的时候,却又将其淡忘。

可见,在某些事物上,“有”和“无”常常表现出惊人的统一。

画线句“水就像人的血液”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帮你总结】答题技巧1:修辞手法的运用只是辅,文章的主旨表达才是主。

只有结合语境,才能把握修辞的作用以及效果。

语段二: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

”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的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

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都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个有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它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三:她卖了多少书?怎么忙过来的?没有人说得清。

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已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

可她那一双眸子却依然如秋日潭水般清明。

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

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走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

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

画线句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你总结】答题技巧2:品味比喻句要找出两种事物的相似点。

(形似、神似)还要回答出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或对中心的作用。

基本模式:生动形象地表现……表达了……【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5分钟)1、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比喻)B. 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C.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 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2、“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 时雨点红桃千树 a. 山静无人水自流B. 亭闲有竹春常在 b. 春风吹绿柳万条C. 无意东风花半露 c. 夜市千灯照碧云D. 晴空一镜悬明月 d. 有闲春色燕双飞3、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B. 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夸张)C. 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D. 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比喻)4、为2005年春节晚会上出现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 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B. 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C. 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D. 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5、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

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写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的材料,从后面所给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对出下联。

2005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奥运冠军刘翔、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公仆牛玉儒、女公安局长任长霞、青年志愿者徐本禹、为母换肾的田世国、飞机试飞员梁万俊、缉毒警察明正彬、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驻伊拉克前大使孙必干当选为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则获得了“感动中国”集体奖。

①徐本禹送教进山播撒智慧②鹰击长空化险为夷试飞英雄梁万俊③跨越十重栏杆东方飞人勇夺第一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

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

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9、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

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母亲是10、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11、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一个人的奉献精神。

(不少于50字)12、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校学生会准备在近期举办一次“小风筝竞飞”活动。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富有创意的标语。

(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13、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B. 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

像一群吟游诗人,不期然地相会在树荫下。

C. 像拙政园这样历史悠久、设计精巧的园林,在苏州大约有二百来处。

D. 他的眼睛宛若切开的长缝,眯缝着,但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

14、“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