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加坡园区发展经验(裕廊)——中

新加坡园区发展经验(裕廊)——中

Central Xchange(汇贤谷):通信及传媒中心 Future Xchanges:预留远景产业发展用地
休闲 5%
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
发展目标: 1)亚洲世界级的生物医药科学研发中心
工作 55%
居住 33%
教育 7%
2)专业的生物医药国际会展会议中心
3)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管理中心 4)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风险投资中心 。
* 加强研发机构与工业产业的互动联系
国家科技研发与创新组织框架
领导委员会
研发创新创业 理事会
贸工 部
国立研究基金 会
贸工部,教育部, 环境部/委
具体执行机构
关注国家科技发展与增加研发资金
* 2004年部长级研究与发展委员会 * 2006年成立由总理主持的 研究,创新与企业委员会
全国总动员发展以“知识创新和创业”主导的经济模式

12 12
对策四 打造世界一流的工业基础设施
新生水厂
通讯设施
港口
化工污水处理
区域冷却系统
机场
13 13 化工公共管廊 地下公共管道 道路
对策五 精细打造产业空间载体:工业园区
经济有效发展的 空间载体 • 推动经济多元化和 工业化 • 吸引投资 • 增加政府收入 • 降低相关基础设施 建设成本 • 促进就业和提升 技 能
对策三
制定与检讨工业用地长期发展的措施
土地再发展方案
提升土地贡献率
检讨现有政策


整体重建
• 促进土地 生产力水平
租约延期和 续约政策 价格政策
• 选择优质地块 转型提升
设立企业入园 门槛
• •
土地分配政策 • 退出 机制
11 11
对策三 土地集约化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长期工业用地需求和供给评估 产业生产力水平矩阵模型
BSF (Biopolis Shared Scientific Facility A.Star)
四期

共享科学技术平台
隶属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下的业务单元,主要提供的生 命科学研究及技 术测试共享平台包括: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DNA测序仪、流式细胞仪、高内涵筛选系统、基因芯片系统、 组织学系统、蛋白分析系统、核磁共振、X射线晶体衍射等。
44
新加坡工业化成功是吸取教训不断提升的结果
工业化进程中 曾遇到的问题
工业污染 土地资源缺乏
劳工和技术 人员短缺
货币升值 导致生产 成本上升
产品附加值 低、 缺乏竞争力
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域竞争激烈 利润空间减少
55
成功的主要经验 ----- 有限资源 无限创意
有效 征用 土地
普通教 育和职 业培训
创造 土地/ 空间
科技研发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 科技局需引进世界领先科研家牵头带领成立新研究 院和制造浓厚的研发氛围 • 科技局成立新研究院 – 基因研究(GIS), 生物分子 细胞(IMCB), 纳米科技与生物工程(IBN), 微型电子(IME),化学与工程科学(ICES) *科技局引进世界尖端科学家主持实验室研究工作。
合理规划有序开发 • 制定整体规划实现 工业发展和环境保 护的有序平衡 • 构建工业集群形成 集聚效应 提升土地 生产力水平 • 为远期产业升级预 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14 14
工业园区是新加坡工业化的有效载体
洁净科技园 纬壹科技城 实里达 宇航科技园 晶片园 罗央航空 工业基地
裕廊 工业区
大士生物 医药园
20 20
对策七 普通教育和职业培训
高度重视工艺教育的发展,不断增加 投入,不断进行教育体制与结构的 改革,努力普及和提高教育水平,为 工业发展提供需要的人才和技能。 • • 适应现代化科技和生产的教育体制 调整与扩充高等院校,调整和充实 学科和专业,适应现代工业进步的 要求 教学、科研服务与先进科技生产有 效对接
16
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准则和筛选
考量因素—经济增加值(VA)
行业类型
用地生产力增加值 ($平方米)
从业人员生产力增加值 ($)
低增加值产业 (冶金、纺织、机械) 中等增加值产业 (造纸、玻璃、家电、食品)
300
30,000
700
50,000
高增加值产业 (化学、服装、出版、光机电)
1700
90,000
* 强大制造业技术基础和引进尖端科技与研发
相辅相成
* 近期公共研发领域将与经发局2018年制造业发展
计划相结合
* 科技局成立两大委员会推动公共研发工作和项目
- 生命科学委员会(BMRC) : 强化生命科技研究机构的核心能力
与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组促进转化成果 - 科学与工程委员会(SERC) : 推动工业领域(电子,通讯,化 学和工程)相关的科技研发工作
以市价回购低附加值、低容 积率产业 强化土地利用 引进高附加值产业群如生物 科技、多媒体产业群
77
对策二 根据不同时期产业发展需要创造土地和空间
大士服务中心
樟宜机场
MSD厂区
机场物流园
大士生物制药园
商务园
大士电厂
原有土地 填海形成的土地
裕廊化工岛
裕廊化工岛填海前
88
裕廊化工岛填海后
向空中拓展
特高增加值产业 (电子、通讯、生物科技)
3000
250,000
注:新加坡都市型工业指标
17
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准则和筛选
考量因素—工业地段投资强度(S$/m2)
用地类型 普通地块 一般制造业 优质地块 城区地块 科技知识型行业 普通地块 优质地块 商务园 商务园 普通地块 仓储物流用地 优质地块
最低投资在厂房建筑和、基础设 施及绿化景观 750 900 900 750 900 1500 750 900
* 科技局的研究院和实验室宗旨是打造新加坡成为 “生物医药科学枢纽” -基因研究,生物信息,生物工程与纳米科技 *科技局的研究院和实验室五年内共有740项专利注册 和6800科学研究出版刊物。
鼓励私人企业重视和拓展研发领域
*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和加强私人企业研发领
域及提高企业研发支出
*提高企业研发支出占国家GERD的三分之二
增加值(30%) 企业运营业绩(5%)
固定资产投资
(55%)
智力投资
(45%)
员工的增值
(50%)
用地的增值
(50%)
推荐容积率
(50%)
现状容积率
(50%)
研发投入
(30%)
员工结构
(40%)
定性说明
(30%)
注:新加坡裕廊集团内部评估程序
19
对策六 完善的产业政策
以亲商为原则,裕廊集团实行“4P” 策略 为不同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
对策二
向地下延伸
堆叠式厂房 Stack up factory
地下油库
浮动油库
大士服务中心
Rock Cavern
Floating tanker
向海面挺进
99
拓展空间 垂直整合
纬壹科技城--启汇城
对策二
休闲俱乐部
空中走廊和花园 商务和研发区域
公用会议室
400座的实验剧场 10 10
零售餐饮服务
one-north MRT Station
完善 的产业 政策 打造产 业空间 载体–工 业园区
对策
土地 集约化
打造 世界级 工业基 础设施
66
对策一 有效与有序征用土地
新加坡政府给予裕廊集团强制 征用土地的权力 • 为快速工业化提供基础 • 业主可对赔偿款额提出上诉 但无权反对土地征用 • 为受影响业主提供适当替代 产业援助
协商与自愿性集体回购
园区共享商务平台:多媒体大礼堂、会议室、公共交流
空间、餐厅、咖啡厅
2
启汇信息传媒科技园
启汇城:一期
私人公寓
3
公寓住宅
工业化和园区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前瞻主导
• 产业发展必须以战略规划先行
• 工业园是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平台 • 工业园的规划与设计要适应新兴产业的需要 • 工业园的开发需有序按照规划方针执行
作为目标 • 经发局负责吸引研发项目进驻,以各类优惠和鼓励 政 策进行境外招商工作
*经发局也引进私人基金,非营利机构的私人研发
试验室以支助战略产业的研发工作
* 经发局成立EDB Bio* One 基金资助起步公司和
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与创新活动 Novarti, GlaxoSmithKline, Vanda, ES Cell Int.
1. 政策(Policies)--- 透明、弹性、
亲商协商 2。产品(Products)
• 工业用地(如商务园,特色工业园, 物 流园等)
• 现成厂房设施
• 创新孵化器/科技楼
3。价格(Price) • 以土地租赁制度,减轻企业财务负担
• 物有所值的厂房产品
4。程序(Processes)--- 通畅快捷、一站式
新加坡生物科技及制药产业- 纬壹科技城
规划面积:2km2 发展策略:产业集群式的发展模式
空间4大板块,发展年限:15-20年 Vista Xchange(汇达林): 是园区的交通枢纽、企业总部和时尚生活文 化区
Life Xchange(汇源坡): 生命科学中心(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 Biopolis)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促进经济增长
22 22
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总蓝图 (2015年):
研发,创新与创业主导的发展模式
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总体策略
* 关注国家科技发展与增加国家研发经费开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