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调查分析报告ppt课件

事故调查分析报告ppt课件

.
飞机的上升力公式
.
失速与失速的概念
超过临界迎角(或临界攻角,多数飞机为18°,即气 流开始与失速机翼分离的角度)后,翼型上表面边界 层将发生严重的分离,升力急剧下降而不能保持正常 飞行的现象,叫失速。
飞机失速意味着机翼上产生的升力突然减少,从而导 致飞机的飞行高度快速降低。注意失速并不意味著引 擎停止了工作或是飞机失去了前进的速度。
.
飞机平衡状态
AF447起飞时的重量接近 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223 吨,飞机在出事前稳定的 在某一高度上飞行,这时 飞机的速度基本不变。上 升力等于重力,即L=G。
.
飞机爬升状态
当飞机具有一定的倾角时且倾角为正常 范围,即小于临界倾角。开启引擎使得 飞机有个推力F,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 :
a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所以 速度在增大,升力L也在增大,L在垂直 方向的力也在增大。最终竖直向上的力 大于重力,有了一个向上的加速度。从 而飞机开始爬升。由此可知略微向上的 倾角并且增加飞机的推力是有助于增加 上升力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个右驾驶在 飞机出现故障的时候拉杆的原因。有可 能他是想爬到更高的地方摆脱这个云层 ,也有可能他正是当心飞机下坠所以才 做. 出这种举措。
.
影响因素
以下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了上述的连锁 事件:
缺乏训练,如,在高空人工操纵飞机,执行 “IAS不可靠”程序
机组任务分工被弱化: 1.自动驾驶脱开后不 知所措。2.两名副驾驶在驾驶舱内(事件) 发生后情绪高度紧张,情绪管理很差。
计算机识别的空速不一致在驾驶舱缺乏清晰 的显示(指示)。
.
飞机爬升状态
但即使是增大攻角有助于增大飞机的上升力,但这种做法也不能 做为飞机的飞行常态
1飞机的油是宝贵的,尤其是这架AF447在出发前因为飞机重量 比较重,所以仅带了70吨的油。如果长时间的爬升,燃油的耗费 巨大的。
2飞机的飞行高度越高,空气的稀薄,一方面稀薄的空气造成燃 油燃烧不充分,推力F不足,另一方面稀薄的空气使得上升力L不 足
建议:要制定更详细的“替换机长”标准, 在增员配置的情况下确保良好(机组)任务 分工。
.
安全建议
3、 迎角测量的建议
在本次事故中,机组未能准确判断故障和驾驶舱内 缺乏直观迎角指示也有一定关系,(空客飞机)在巡 航阶段非正常法则下,正常迎角和触发失速警告的临 界迎角差异很小,在这些情况下,飞行员的人工操纵 很容易使飞机的迎角过大,因此在驾驶舱设置直观明 确的迎角指示有助于飞行员辨识飞机所处的空气动力 形式,从而采取相应的机动措施。
L本身就比F大,所以当攻角增大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 ,L不变L的水平分量也在增大,它会逐渐与水平推力 F平衡使得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飞机减速, 升力减小。当飞机的升力不足以平衡重力时,飞机发 出失速警报,这时候飞行员正确的做法就是降低机头 使得飞机重新获得升力. 。
俯冲状态
攻角向下,获得向前的加速度, 速度增加,升力增加。所以在获 得足够升力后要保持飞机稳定。 要知道,一般大型飞机进入失速 状态如果不及时调整就很难改变 这种失速状态,因为你要重新获 得速度是要有一定的时间。这也 正是机长在发现问题后依然坠机 的原因,因为已经没有足够的空 间和时间了。
.
影响因素
4.因为在超速情况下,也会出现抖振现 象,因此机组可能认为飞机超速(在速 度指示不可靠的情况下)。 5.在指引不对的情况下跟指引,造成机 组动作错误。 6.机组没有认识到也没有理解在备用法 则中飞机没有迎角保护。
.
安全建议
1、 操作建议 1.1 人工飞行训练
调查组发现两名副驾驶在驾驶舱的操纵表现薄 弱:在高空,PF操纵不正确,PNF也没有尽到 有效监控飞行轨迹并报出偏差的责任。两人都 没有注意到失速警告和抖振。
法航447事故调查分 析报告
周欢 13125127 研1313 徐佳佳 13120287 研1309
.
事故经过
AF447事故是由以下一系列连锁事件导 致的:
由于皮托管结冰,出现短时间的速度不一致, 导致自动驾驶断开,操纵法则转换为备用法 则。
飞行员操纵不正确造成飞行轨迹不稳定。 机组发出空速不正确喊话后没有执行相应的
3上升过程中L是在增大的,L的水平分量也在增大,它会逐渐与 水平推力F平衡使得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飞机减速,升 力减小。所以当飞机飞到一定高度时,飞行员降低机头,让飞机 再平衡,让飞机在一个更高的空间中保持均匀的速度。
.
Hale Waihona Puke 攻角(迎角)过大飞行员不仅长时间的拉杆,他还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 就是拉的杆使得攻角大于临界攻角最终导致飞机失速 。这个我们可以从维基百科中看到:飞机的爬升至 38,000尺,失速警告随之而触发,飞机稍后亦告失速 并开始下降。失速状态在飞机下降期间持续,维持了3 分30秒,失速期间机鼻持续向上,且攻角(迎角)上 升,并维持在约35度。(一般不超过18度)
程序; PNF指出飞行轨迹修正偏差的时机晚,PF没
有及时有效修正轨迹。 .
事故经过
AF447事故是由以下一系列连锁事件导 致的:
机组都没有意识到飞机接近失速,机组没有 立即反应,直到飞机脱离飞行包线;
机组未能判断出失速状态进而没有采取正确 的改出措施。
.
飞机起飞的原理
空气流到机翼前缘,分成上、下两股气流,分 别沿机翼上、下表面流过,在机翼后缘重新汇 合向后流去。机翼上表面比较凸出,流管较细 ,说明流速加快,压力降低。而机翼下表面, 气流受阻挡作用,流管变粗,流速减慢,压力 增大。于是机翼上、下表面出现了压力差,垂 直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压力差的总和就是机翼的 升力。这样重于空气的飞机借助机翼上获得的 升力克服自身因地球引力形成的重力,从而翱 翔在蓝天上了。
影响因素
以下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了上述的连锁 事件:
机组没有对失速警告采取任何措施,可能是 因为: 1.没能识别语音警告,暴露出来的问题是 针对失速现象,失速警告和抖振的训练不足。 2.有迹象表明在刚出现瞬间警告的时候, 机组认为是假警告。 3.当速度低于极限速度后,没有对应的目 视提示核实接近失速。
建议:将失速和接近失速练习(包括在高 空的情况下)人工操纵飞机作为常态化 专项练习和必考科目。
.
安全建议
2、 机长休息规定
AF447的机长在离开驾驶舱休息之前没有明 确指定一名PF为“替换机长”。在机长离 开后,由两名副驾驶组成的机组对飞行策略 茫然,再加上平时缺乏双副驾驶搭配任务分 配训练,造成驾驶舱的不安情绪被无形放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