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摸底试题

高三语文摸底试题

高三语文摸底试题注意: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蓝牙”,全新的通信技术①你是否设想过,家庭装修的时候能够除去无数杂乱的电线;开车时能够轻松拉听电话而无须拿着手机;上班打卡无须排长队;用电话接收E-mail无须连线;在更大的范围内,电冰箱、微波炉和其他家用电器可以与计算机网络连接,实现智能化操作……这些设想现在都可能实现,因为有了全新的“蓝牙”技术。

2007年全球销售的手机中13%具备蓝牙功能。

而到2008年这一比例将攀升到53%。

②那么,什么是“蓝牙”技术呢?它实际上是指一种短距离(一般在10米之内的)无线通信技术。

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等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雄蕊地简化以上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说得通俗一点,这产蓝牙技术使得现代一些轻便易携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无线上互联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和汽车等,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计划将位于中关村的中电信息大楼装备支持蓝牙技术的住处系统,它的建成将是我国国内第一个支持蓝牙无线功能的“蓝牙大楼”。

③说起“蓝牙”的得名,还有一个故事呢!“蓝牙”(Bluetooth),本是公元10世纪丹麦国王Viking的绰号。

那时候,北欧诸侯争霸,战乱频繁。

丹麦国王挺身而出,经过不懈努力,血腥的战争被制止了,各方诸侯都坐到了谈判桌前。

通过互相沟通,诸侯们终于冰释前嫌,成为朋友。

由于丹麦国王爱吃蓝莓,以至于牙齿都被染成了蓝色,人称蓝牙国王,后来,“蓝牙”就成了沟通的代名词。

一千年后的今天,当新的沟通手段——无线通信技术出台时,人们启用“蓝牙”命名,既新颖夺目,又富文化蕴涵。

另外,用蓝牙国王的“蓝牙”来命名这种新技术标准,还含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的意思。

④1995年,爱立信公司最先提出“蓝牙”概念。

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十分可喜的应用前景,几年后五家世界顶级的通信和计算机公司——爱立信、诺基亚、东芝、IBM和英特尔,联合成立了蓝牙共同利益集团,加速开发“蓝牙”技术,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蓝牙”热潮,蓝牙技术呈现出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标示着21世纪将迎来波澜壮阔的全球通信浪潮。

⑤蓝牙技术是网络中各种外围设备接口的统一的桥梁,借助于它,就可以消除设备之间的连线,取而代之以无线连接。

可以相信,它的广泛应用,将使我们的生活无比轻松,无比惬意。

1.下列对“蓝牙”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蓝牙”是将家用电器与计算机网络连接,实现智能化操作的全面通信技术。

B.“蓝牙”是一般在10米之内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

C.“蓝牙”是起源于10世纪丹麦,便于沟通的无线通信技术。

D.“蓝牙”是由爱立信公司最早提出,极具应用前景的全新通信技术。

2.下列就蓝牙技术运用功能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运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电脑、移动电话等设备之间的通信,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B.“蓝牙”技术能使电脑、移动电话等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传输更为高效。

C.运用“蓝牙”技术,能使所有的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不必凭借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无线上互联网。

D.“蓝牙”技术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甚至汽车等,从而将我们的生活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因有“蓝牙”技术,很多家用电器都可以与计算机网络连接,从而实现智能化操作。

B.2007年便于销售的手机中具备“蓝牙”功能的有13%,而到2008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53%。

C.由于世界顶级通信和计算机公司的加速开发,全球范围内将掀起一股“蓝牙”热潮。

D.“蓝牙”技术的广泛运用,将使全世界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从而完全可以实现世界和谐大同的人类梦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①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

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

识者壮之。

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

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

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雚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②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

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

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

③帝初崩,外庭多未知。

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

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

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

”瑞曰:“信然乎?”即大恸,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终夜哭不绝声。

既释,复故官。

俄改兵部。

擢尚宝丞,调大理。

④隆庆元年,徐阶为御史刘康所劾,瑞言:“阶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威保位,诚亦有之。

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

康乃甘心鹰犬,捕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

”人韪其言。

⑤历两京左、右通政。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

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有势家硃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宫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瑞锐意兴革,请浚吴淞、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

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

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

又裁节邮传冗费。

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搢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瑞抚吴甫半岁。

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

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⑥瑞无子。

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

因泣下,醵金为敛。

小民罢市。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署.南平教谕暑:代理B.畏威保位,诚.亦有之诚:的确C.按问其家无少贷.贷:贷款D.宜以清秩.处之秩:职位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昨闻海令为.母寿疱丁为.文惠君解牛B.识者壮之.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金C.其罪又浮于.高拱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墨者.多免去吾妻这美我者.,私我也6.下列各项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海瑞为官清廉,任淳安知县时穿布袍吃糙米,让老仆种菜,为母亲祝寿才买了两斤肉。

B.海瑞是个忠臣。

听到皇上驾崩的消息,海瑞在狱中痛哭倒地,以至将所吃的东西全部呕出。

C.海瑞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时,摧豪强,扶穷弱,裁冗费,遭到都给事中舒化弹劾。

D.海瑞死讯传出,百姓罢市。

海瑞的灵柩运回海南时,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7.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10分)(1)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3分)(2)有势家硃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3分)(3)瑞抚吴甫半岁。

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

(4分)(二)诗词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木兰花已卯吴兴寒食张先(宋)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抬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8.上片描写了什么场面?(4分)9.(1)简析“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在全词中的作用。

(4分)(2)全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下列横线上的空缺句。

(4题任选3题)(6分)(1)斯是陋室,______。

________。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2)______,_____。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4)______,_______。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选考题]请从以下三、四大题中选一大题作答,不得跨大题选作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说树吴冠中①“夏木荫凉”,这是三十年代我投考江苏省立常州高中时的作文试题。

当时感到这题目太深奥,很难发挥。

因之我每见到浓荫的树木,总会联系到那试题,想从中悟出点什么道理来,一直到学习艺术后,才深深体会到树木之美,其浓荫之迷人,但并未思索其哲学含蕴。

②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

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

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③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桶树荫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

“抖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

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

不少人沉洒于人间丰胰,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

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④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

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

黄山松背幸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呵,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

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水洞间穿行。

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

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

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姿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

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

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着两只手攀着树枝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不意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