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NK常见硬件故障判断处理

MNK常见硬件故障判断处理


485通讯
模拟量称重信号
— 26 —
数字量输入信号
四、系统配件应用故障判定-主板
低电压输 入信号
电源/通讯信号
模拟量输 入信号
编码器信号 并联群控
通讯信号
Never Stop Improving
强电检测
— 27 —
开关量输出信号
四、配件应用故障判定-主板
Never Stop Improving
— 28 —
Never Stop Improving
— 21 —
三、变频器应用故障判定
故障举例:欠压,过压(E5/6/7/9)
变频器电压等级 220V 380V 480V 690V 欠压点 200V 350V 350V 650V
变频器电压等级 220V
380V 480V 690V 1140V
过压点 400V
810V 890V 1350V 2000V
用数字万用表的红表笔对母线负端(-),黑表笔依次对应RST,UVW, PB测得下桥。测完以后在交换表笔,黑表笔对正母线端(+),红表笔 依次测量RST,UVW,PB,测得上桥,正常情况下会有一定的压降。导通 或无穷大均视为损坏。测得哪个桥有问题就对应那个桥坏了。
Never Stop Improving
Never Stop Improving
— 9—
二、变频器基本结构-滤波电路
交流电源输入 输入滤波 整流单元
J1 R1 直流滤波 D1 D2 D3 上电缓冲 C1 VT1 VT2 VT3
储能滤波
逆变单元
电流检测
PB
U V

制动单元 D4 D5 D6 C2 VT4 VT5 VT6
M
3~
W
UI
UDC
UO
Never Stop Improving
— 19 —
三、变频器应用故障判定
过电流E02、E03,肿么 办?大家在现场遇到该 故障一般都如果处理?
Never Stop Improving
— 20 —
三、变频器应用故障判定
原因: VF控制时加速过快,负载突变,矢量时电流环发散,硬件信号被干扰 等。 解决方法: 增大加减速时间,VF下使用过流抑制。矢量时调节电流环增益等。 如果是误报,需要检查接地或者接地阻抗是否过大,屏蔽周围的干扰源等。 一般空载报过流的都是机器损坏所致,拿到机器以后测量一下接地连续 性(电抗器与散热器以及PE端,看是否导通,不通应该把螺丝换成破漆螺 丝),一般都是下桥驱动报出来的,就要对下桥驱动做全面的检测了。 如果是整机上电带载测试报过流,可以先将参数恢复出厂值,可能参数 加减速时间没有设置好报过流,如果还是如此,换块控制板和电容板试试。 如果现象还是如此,那真的是驱动板有问题了,机器空载不报过流只要一带 载就报过流,可以试着测量下桥驱动电源部分的电容C104,C90如果容值偏离 实际的容值很大,电机会发出很大的噪音,同时机器会报过流。到此如果还 是有问题可以确定DSP板坏了。
轿内指令板
称重感应器
Never Stop Improving
— 3—
二、变频器基本结构
3000new变频器=控制板+驱动板
=
+
Never Stop Improving
— 4—
二、变频器基本结构-控制板
CN1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 X13 X14 X15 X16
1140V
1350V
运行状态时,当母线电压过低, 影响开关电源正常工作时,提示 欠压并停机。
电机发电运行,能量回馈, 引起母线电压升高,输入电压异 常,也可能导致过压。
Never Stop Improving
— 22 —
三、变频器应用故障判定
故障举例: 变频器过热(E14) 通过热敏电阻,检测模块内部温度或者散热器温度,不同功率等 级,检测点不一致,因此允许的温度上限不同。 检测模块内部温度时,过温点93度;检测散热器温度时,过温点 85度;1140V,允许的温度上限70度。 由于无法直接测量硅片温度,测温点通常不能反应IGBT的最高温 度点,因此为了避免器件损坏,应该先报过载。当出现散热不好, 环温偏高,或者其它一些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时,也可能报过温。
— 18 —
三、变频器应用故障判定
测量三相输出是否平衡: 1.用万用表的交流档去测量输出UVW两两之间的交流电压,不同的 机器和FF-01(功率等级)的不同会影响输出的交流电压大小,不过只要 两两之间的电压近似相等就可以了。 2.用万用表的直流档,测量正母线(+)或者负母线(-)与UVW之间的 直流电压,可能会略有偏差,一般偏差在10V以内(母线电压的2%)属 于正常范围。如果波动较大,改动F1-04=50HZ,F0-02改为最大便可消 除波动。
Never Stop Improving — 15 —
三、变频器应用故障判定
Never Stop Improving
— 16 —
三、变频器应用故障判定
一体机不工作了,电梯 动不了,哪里坏了?
Never Stop Improving
— 17 —
三、变频器应用故障判定
测量主回路 对于主回路的测量,我们只要用万用表的二级管档进行检测就可以 了(因为模块内部整流桥部分是由六个二级管组成的,很容易测量,逆 变与制动部分都带有续流二级管和制动二级管也很容易测量)切记对于 逆变和制动我们只是测了续流二级管和制动二级管,当我们用万用表测 出来好的时候,并不能代表它就没有炸机(模块损坏)。
Never Stop Improving
— 29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流电路:六只二极管组成三相整流桥,将电源的三相交流全波整流成直流。 若电源的线电压为UL,则整流后平均直流电压UD的大小为: UD=1.35×UL 我国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故全波整流后的平均电压: UD=1.35×380V=513V(有效值) 经整流桥整流过的直流电压波形如下图所示。由于在一个周期之内有6个直 流脉动电压波形,整流过程又称为六脉动整流。
Never Stop Improving — 8—
二、变频器基本结构-缓冲电路
缓冲电路: 在变频器上电的瞬间,滤波电容C1、C2上的充电电流比较大。 过大的冲击电流将可能导致三相整流桥损坏;同时使输入电源电压瞬间 下降而畸变。为了减小冲击电流,在变频器刚接通电源的一段时间里, 电路内串入缓冲电阻R1,形成RC电路,以使电容器C1、C2上的冲击电流 得到缓冲。当滤波电容器C1、C2充电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80%),令 J1接通,将R1短路掉。(继电器问题会导致欠压)
CN1 CN9
CN9
X17 X18 X19 X20 X21 X22 X23 X24 M Ai
CN4 CN3
CN3
CN2
CN7
CN4 (CAN2通讯) CAN2+ CAN2- GND
24V COM MOD+ MOD- CAN+ CANCN2 (高压输入端子) X25 X26 X27 XCM CN7 Y1 M1 Y2 M2 Y3 M3 Y4 M4 Y5 M5 Y6 M6
Never Stop Improving
— 11 —
二、变频器基本结构-防雷电路
防雷电路: 由一个压敏电阻和一个气体放电管组成,串联在R相输入回路中, 当有大的电压串入输入主回路时,就会通过防雷电路把电压通过地给 释放掉,减少对变频器的损坏。
— 12 —
Never Stop Improving
二、变频器基本结构-逆变电路
IR
滤波电路: 三相整流桥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属直流脉冲电压和电流。为了减小直流电压和 电流的波动,直流滤波电路起到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滤波的作用。直流滤波 电路的大容量铝电解电容,通常是由若干个电容器串联和并联构成电容器组, 以得到所需的耐压值和容量。另外,因为电解电容器容量有较大的离散性,这 将使它们随的电压不相等。因此,电容器要各并联一个阻值等相的匀压电阻, 消除离散性的影响。
— 10 —
Never Stop Improving
二、变频器基本结构-制动电路
制动电路: 电动机在再生制动区域使用时(转差率为负),再生能量存于平波回 路电容器中,使直流电压升高。一般说来,由机械系统(含电动机)惯量 积累的能量比电容能储存的能量大,需要快速制动时,可用可逆变流 器向电源反馈或设置制动回路(开关和电阻)把再生功率消耗掉,以免直 流母线电压上升。
主处理芯片
显示驱 动芯片
上行输入
下行输入
Never Stop Improving
— 24 —
四、系统配件应用故障判定-指令板
Never Stop Improving
— 25 —
四、系统配件应用故障判定-轿顶板
继电器常开信 号输出
继电器常闭输出
指令通讯
CAN通讯
Never Stop Improving
电梯市场部
2014年9月14日
——焦庆帅
— 1—

一 二 三

MNK系统配件介绍 变频器基本结构 变频器应用故障判定

配件应用故障判定
— 2—
Never Stop Improving
一、MNK系统配件介绍
NICE3000 NEW
段码操 作器
液晶操 作器
厅外显示板
轿顶板
轿内显示板
门机变频器
语音报站器
Never Stop Improving
— 5—
二、变频器基本结构-驱动板
开关电源部分
逆变上桥驱动
逆变上桥驱动
缓冲电阻
电流检 测部分 防雷电 路部分
驱动电路 包括: 整流电路、 缓冲电路、 滤波电路、 制动电路、 防雷电路、 逆变电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