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识字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感悟言语中包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1、在读中感悟谚语的意思,并联系实际深化对谚语的理解。
2、鼓励学生永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2、懂得与人团结合作。
教学重点:在熟读谚语的基础上,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积累谚语。
教学难点:感悟谚语所包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自主预习,有效内化)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熟读谚语,积累谚语;自主识记生字,理解谚语,感悟谚语中包含的道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趣诱思)二、自主探究(检测预习,发现问题)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带拼音生字,小老师领读。
3、去拼音,自由读,开火车读。
4、记住字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三、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分层提高)1、自读谚语:想想每个谚语的意思。
2、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个谚语的理解,3、选择你喜欢的一条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条谚语?4、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5、师生、生生对读:体会谚语前半句和后半句的对应关系。
6、全班齐读。
四、写字指导,掌握结构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8个字。
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2.师范写,生书空。
3.生描红练习,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写的字:4.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五、总结评价(总结全文,升华感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背诵谚语;正确书写生字。
一、复习导入二、自主探究(检测预习,发现问题)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
2、齐读课本中的谚语。
三、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分层提高)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出示春天的画面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4.四、拓展提升(适度提升,有效延伸)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五、总结评价(总结全文,升华感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8.称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刺猬、板凳、糙、但、镑、椅、瞧、留等10个生字,学写板和椅两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角色,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预习(自主预习,有效内化)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刺猬、板凳”等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板、椅”等4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的朗读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趣诱思)二、自主探究(检测预习,发现问题)1.自由轻声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观察文中插图,标注自然段。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生字,小老师领读。
(2)、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自由读,开火车读。
三、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分层提高)1、交流识字方法,组词说句。
2、班内汇报,领读。
3、识字游戏。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布置朗读任务: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咱们把它们请出来,谁来跟它们打声招呼. 故事中谁称赞谁?2.小刺猬是怎么称赞小獾的,小獾又是怎么称赞小刺猬的?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找。
3.我们已经了解了他们是怎么称赞的,谁能把故事的大致内容讲一讲。
可以再读读课文,想一想。
五、写字指导1、认读“板、椅、采、背”4个字,全班交流,掌握字的结构。
2、教师在学生的提示下范写,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六、课堂小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刺猬和小獾之间真诚的称赞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复习导入二、细读课文1.复习导入:朗读课文,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2.看第一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品读第二自然段。
3.看第二、三幅图:想象一下小刺猬和小獾在说些什么?分角色读第三、四自然段。
4.看第四幅图:从小刺猬和猬的表情和动作中感觉到了什么?(互相欣赏,互相称赞,心情愉快)5.想想假设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6.读了这个故事,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要学会发现人的优点。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指导朗读2、练读四、开心写字1、出示“清、消”。
可让学生参与指导范写。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提升(适度拓展,有效延伸)1.谈生活经历: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那时你心情怎样?2.学习称赞别人。
六、总结评价(总结全文,升华感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9.蓝色的树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会用10个字。
初步理解新词在本课中的意思。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教学重点:1.用喜欢的识记生字词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细读课文,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预习(自主预习,有效内化)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用一定的方法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趣诱思)三、自主探究(检测预习,发现问题)1.自由轻声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观察文中插图,标注自然段。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生字,小老师领读。
(2)、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自由读,开火车读。
三、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分层提高)1、交流识字方法,组词说句。
2、班内汇报,领读。
3、识字游戏。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同学们,如果给你一片树叶,请你为它涂上颜色,你会涂什么颜色,为什么?2.今天,我们课文中的主人公李丽画了一片蓝树叶这是为什么呢。
3.齐读课题《蓝树叶》,整体感知: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李丽是怎样向林圆圆借绿铅笔的?五、写字指导1、认读“课、拿、笔、景、铅”5个字,全班交流,掌握字的结构。
2、教师在学生的提示下范写,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六、课堂小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林园园和李丽的各自心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一、复习导入二、细读课文(一)朗读课文,说一说:林园园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理由。
(二)观察第一幅图,想象一下他们说了些什么。
1、读一读课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体会说了什么?2、角色读对话:读出语气。
(三)观察第二幅图。
1、自由读课文:课文哪部分写的是图的内容?2、李丽和林园园他们分别在做什么?3、他们可能在想些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4、分角色读第三、四自然段:读出语气。
(四)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些什么?(结合课文内容,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指导朗读2、练读四、开心写字1、出示“清、消”。
可让学生参与指导范写。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提升(适度拓展,有效延伸)1.讨论林园园脸红的原因。
她会怎么想,还会怎么做?2.发挥你的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过了几天,上数学课时,林圆圆忘了带尺,李丽看见了———六、总结评价(总结全文,升华感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0.纸船和风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过程与方法:图文对照,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小熊和松鼠之间“友好-----吵架-----和好”的过程,并联系实际受到思想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松鼠和小熊之间的真挚的友谊。
教学重点:1.用喜欢的识记生字词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细读课文,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松鼠和小熊之间的真挚的友谊。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预习(自主预习,有效内化)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8个生字。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趣诱思)四、自主探究(检测预习,发现问题)1.自由轻声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观察文中插图,标注自然段。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生字,小老师领读。
(2)、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自由读,开火车读。
三、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分层提高)1、交流识字方法,组词说句。
2、班内汇报,领读。
3、识字游戏。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小熊第一次拿起纸船,心里可能怎么想。
2、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后来小松鼠放了一只纸船,如果是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3.举行朗读比赛。
先小组比赛,一人读,其他成员做评委。
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
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五、写字指导1、认读“坏、松、扎、抓”4个字,全班交流,掌握字的结构。
2、教师在学生的提示下范写,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六、课堂小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朋友之间应真诚、友好相处。
一、复习导入二、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一)朗读全文,回顾课文大意。
(二)1、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看看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使它们成为好朋友的。
2、学习第3自然段。
那咱们来看看小熊收到纸船时表情是怎样的?(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你们有“乐坏了”的时候吗?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小熊的快乐。
3、还有谁也乐坏了?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4、理解“飘”和“漂”。
看黑板上的图,风筝是怎样上去的?纸船又是怎样下来的?5、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6、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分层提高)小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令你记忆深刻,读读相应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