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暑降温防寒防冻安全管理办法1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直属、全资、控股火力发电企业防暑降温、防寒防冻安全管理的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直属、全资、控股火力发电企业防暑降温、防寒防冻安全管理工作。
2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件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5498-1995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构成和要求GL/T800-2001 电力行业标准编制规则DL/T600-2001 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50201—94 《防洪标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3 职责3.1 安监部门是防汛、防暑降温、防寒防冻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部门。
3.2 各有关部门是本部门所辖系统、设备、部件防汛、防暑降温、防寒防冻的主管部门,4 管理内容与要求4.1 防汛管理4.1.1 防汛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高效精干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年度防汛工作程序;使防汛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各级人员责任制和各项防汛措施的落实,确保发电设备安全渡汛。
4.1.2 防汛组织机构4.1.2.1 成立全厂防汛领导小组,由厂长任组长,主管生产的厂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行政正职为领导小组成员,成立全厂防汛抢险突击队。
每年应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对防汛领导小组和防汛抢险突击队员名单进行调整。
4.1.2.2 厂防汛领导小组负责全厂防汛工作,组织制订年度防汛工作目标计划;审批全厂防汛预案;组织检查防汛设施设备完好、防汛器材配备和防汛措施落实情况;指挥协调防汛抢险工作;对防汛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奖惩考核。
4.1.2.3 厂防汛领导小组下设防汛办公室,负责制订年度防汛工作目标计划和全厂防汛预案,统一管理全厂防汛器材;组织全厂防汛检查和全厂防汛演习;在汛期负责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系及协调厂内防汛工作日常事务;根据厂防汛领导小组的指令统一调度全厂性的防汛抢险工作;对全厂年度防汛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考核意见。
4.1.2.4 防汛抢险突击队负责本部门所辖区域的防汛工作并参与全厂性的防汛抢险工作。
防汛工作小组和防汛突击队名单应在5月底前报厂防汛办公室。
4.1.2.5 为应付突发性险情,应成立30人左右的厂防汛抢险突击队,由防汛办公室调度,负责紧急情况下的抢险救灾工作。
厂防汛突击队每年应视情况进行调整充实。
4.1.2.6 各部门防汛抢险突击队应服从厂防汛办公室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4.1.3 防汛准备和汛前检查4.1.3.1 每年4月初由厂防汛领导小组组织召开防汛工作准备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布置年度防汛工作的要求。
厂防汛办公室根据会议内容制订全厂年度防汛工作目标计划和全厂防汛预案。
各部门按所辖区域职责制订相应的防汛预案并落实有关技术措施。
要点是:4.1.3.2 各检修部门应全面检查器材和检修防汛排涝设施,确保安全可靠。
并制订和落实防汛抢险应急措施。
4.1.3.3 运行部门应落实汛期内保证循环水排水畅通、防江水倒灌、泵坑满水,以及防止开关室和电气小室满水、保证厂用电和排涝设备用电的运行措施。
4.1.3.4 燃料、生产技术部门应落实防止煤堆坍塌的措施和码头、引桥、江堤缺口处防止江(海)水漫溢的封堵工作。
4.1.3.5 有关部门应在5月底前对厂区主下水道系统及主厂房屋面天沟、阴井积灰、淤泥等进行检查清理,并落实汛期检查和防倒灌措施。
4.1.3.6 生活服务部门应在5月底前对全厂生活区域内下水道系统检查清理,并落实汛期检查措施。
4.1.3.7 信息部门应制定保证通信畅通的技术措施。
4.1.3.8 每年4月开始,有关单位应对各自管辖的防汛器材及排水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及检修,并将有关设备投入试运行,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予以消除。
以上工作应在5月前完成并将情况书面汇报厂防汛办公室。
4.1.3.9 每年5月初,由全厂防汛办公室组织、运行副总带队,进行全厂防汛检查。
检查范围包括:生产主厂房及相关区域;各排涝泵房;回水泵房等相应的设施和设备;沿江各排水口;江堤及灰库大坝。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由责任部门在6月初整改结束并经复查合格,同时纳入月度考核。
4.1.3.10 每年6月中旬,由厂防汛办公室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组织全厂防汛演习一次。
4.1.4 防汛器材管理和防汛设备管理4.1.4.1 各部门必须在汛期前备足备好防汛器材,并切实加强管理,建立防汛器材专管台帐及领用管理制度,保证随时调用。
各单位防汛器材配备情况5月下旬书面报厂防汛办公室。
各单位必须配备防汛器材的种类和数量由厂防汛办公室确定。
4.1.4.2 物资部门必须按照厂防汛办公室确定的数量,做好防汛物资的应急储备。
防汛物资只能用于防汛抢险,不能挪作它用。
在特殊情况下,由厂防汛领导小组正(副)组长下令调用,但事后必须尽快补足。
4.1.4.3 按照分工管理、统一调度的原则,各单位防汛器材在汛期应服从厂防汛办公室的统一调用。
4.1.4.4 全厂各有关部门应将各自管辖的固定防汛设施和设备纳入日常的运行、检修管理,以确保防汛排涝设施、设备的完善、可靠。
4.1.4.5 汛期全厂所有防汛排涝设施和设备应投入正常运行。
4.1.4.6 汛期过后,各部门要将防汛抢险临时用的水泵、器材等拆回,做好保养工作,以作备用。
4.1.5 防汛值班汛期内由厂总值班和各部门的生产值班兼防汛值班,在值班期间全面负责全厂和部门的防汛工作。
防汛值班应做好值班记录。
遇有重大情况,值班人员应及时汇报厂防汛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听取指示。
厂防汛抢险突击队在夜间和双休日由厂总值班指挥调度。
4.1.6 汛期巡查和汛情汇报4.1.6.1 汛期内有关部门应按照防汛预案和巡回检查规定的要求,加强对灰库大坝的检查。
重点是灰库水位及大坝是否有缺陷、渗水、漏水情况及回水泵房设备运行情况。
遇有暴雨时,应加强值班力量,增加检查次数,延长检查时间。
4.1.6.2 应严格执行汛期堤坝巡回检查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堤坝的巡回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险情,要立即组织力量抢险,并汇报厂防汛领导小组。
4.1.6.3 汛期内生活服务部门应分别对生产区域和生活区域的下水道系统进行定期巡查,及时消缺,确保汛期下水畅通。
4.1.6.4 各部门对管辖的沿江河湖海排水口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畅通。
4.1.6.5 运行部门应按照有关运行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汛期内的重点巡回检查工作。
4.1.6.6 汛期内厂防汛办公室应加强与地方防汛部门的联系,及时在生产调度会上通报江河湖海水位情况。
4.1.7 防汛与抢险4.1.7.1 汛期各有关部门要关心每天的汛情预报,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
4.1.7.2 在汛期,负责通讯的部门必须保证通讯、预报警报系统畅通,通信工具优先为防汛抗洪服务。
宣传部门应当根据防汛办公室提供的汛情,及时向职工发布防汛信息。
4.1.7.3 在有汛情的情况下,各有关部门在做好厂防汛办统一指挥下的工作外,还要根据自己部门管辖范围情况,做好防汛应做的工作。
4.1.7.4 在紧急防汛期,为了防汛抢险需要,防汛办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人力、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
因抢险需要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
事后应当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
4.1.7.5 在紧急防汛期,保卫部门应当按照防汛办的要求,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必要时依法实行陆地和水面交通管制。
4.1.7.6 在有紧急汛情的情况下,防汛领导小组组长必须亲自主持工作,组织动员全厂职工投入抗洪抢险。
考虑依靠内部力量无法控制灾情时,要提前及时向上级和社会求援,避免灾情扩大,造成更大损失。
4.1.7.7 在非常情况下,为保护重要设备和大局安全,必须做出局部牺牲时,在报经有管辖权的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防汛指挥部批准后,可以采取非常紧急措施。
4.2 防暑降温4.2.1 在每年高温季节来临以前,各生产部门领导必须指定专人按防暑降温措施和要求对所管辖设备的防暑降温设备、设施及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存在问题应整改落实。
4.2.3 防暑降温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均由使用部门负责。
夏季来临前,应对冷却水系统的滤网、管道进行清理。
确保冷却水系统畅通,流量充足。
4.2.4 检修人员进入温度较高t>40℃的室内工作,应开启通风装置,如冷却风机等,并有人监护。
4.2.5 进入炉膛前必须通风降温,温度高于60℃不准入内进行检修及清扫工作。
4.2.6 集控室、网控室、主控室空调、中央空调等,应于夏季来临前进行维护检查、测试、校验等,并由使用部门验收。
4.2.7 开关室,变压器室、电子设备间以及发电系统的生产场所的固定通风装置进行定期维护检查、校验、试运行合格后交设备主人验收,投入运行。
4.2.8 露天连续操作的机械设备,其操作的顶棚上面应采用隔热层或用遮阳的凉蓬,并加强通风。
露天作业使用的氧气、乙炔及易燃易爆物品应有避热措施,不得在高温下曝晒。
4.2.9 进入露天的金属容器内工作,入口处应设专人监护,并采取临时通风的措施。
4.2.10 保健措施:4.2.10.1 对高温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的健康检查。
凡患有不适合从事热力和机械工作病症的人员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4.2.10.2 厂医疗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发放防暑降温药品或高温营养费。
炎热时期厂医疗部门要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生产现场进行巡回医疗和防治工作。
4.2.10.3 夏季来临前应对全厂防暑降温设施进行全面检查,订出整改方案,交有关部门进行及时整改。
4.2.10.4 高温作业人员和夏季露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含盐饮料或清凉饮料。
4.2.10.5 人力资源部门应组织对职工进行中暑急救知识的培训。
4.3 防寒防冻4.3.1 各有关部门负责有关系统、设备的防寒防冻的工作。
4.3.2 防寒防冻工作由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结合冬季安全大检查一起进行并落实整治。
4.3.3 防寒防冻工作一般在11月中旬到次年3月中旬,根据气象预报室外温度在5℃以下执行。
4.3.4 主要区域及场所的防寒防冻4.3.4.1 容器1)锅炉在停止运行后,根据需要按规程规定进行保养。
2)当气温降至0℃时,室外压缩空气储气罐在运行时,应定期检查定时疏水装置是否的完好,否则应微开疏水门。
3)所有容器停止运行后,各放水门开足,放尽存水。
4.3.4.2 油系统1)备用设备、冷却油系统应正常投入打循环,机组停运时轻油系统应保持循环,设置电加热器的要投入。
2)全厂轻油系统保温应良好,室外的压力表、温度表、流量计等应充分考虑防冻措施。
3)停用或备用设备的润滑油系统(检修设备除外)必须保持循环。
4)运行中的备用冷油器应投入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