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1.1 地理环境1.1.1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

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

西起97º12´E,东至126º04´E,横跨经度28º52´,直线距离2400km;南起37º24´N,北至53º23´N,纵占纬度15º59´,直线距离1700km;全区总面积1.18×106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3位。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21km(图1.1)。

东部距海较近,西部则深居内陆。

从东向西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由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由冷到热的纬度地带性与由湿到干的经度地带性的纵横交织,相互作用,结合地貌条件,形成了内蒙古三大景观类型——草原景观、森林景观和荒漠景观。

三大景观类型中,以草原占优势,是我国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兴安岭林区,是内蒙古最冷最湿的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林基地。

西部荒漠地带辽阔,戈壁和沙漠分布很广,气候异常干旱。

图1.1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图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海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因此具有温带高原半干旱、干旱气候的特点。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温热,春温骤升,秋温剧降。

冬春多大风,降水稀少;夏秋多雨;年、日温差大等。

内蒙古地区大小河流很多,较大的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等,其余多为流量不大的山川沟溪和季节性河流。

黄河由宁夏的惠农进大内蒙古境内,经拉僧庙、磴口、包头、托克托至准格尔旗榆树湾出境,在内蒙古境内河流呈“几”字型。

额尔古纳河上游称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古利牙山山麓,河流自东而西横贯呼伦贝尔高原中部,且全部在内蒙古境内,至嵯岗西边折向东北流去,至大司洛夫卡河口这一段称为额尔古纳河。

嫩河系松花江的北源,南北纵贯呼伦贝尔市,及兴安盟东部边缘,是内蒙古东部的最大河流。

西辽河在通辽市,其上游有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三大水系。

内蒙古天然湖泊星罗棋布,是一些主要牧区的天然供水源。

内蒙古比较大的湖泊有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的呼伦湖和贝尔湖(一部分),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北部的达来诺尔,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诲,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岱海,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的黄旗海,位于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阿巴嘎旗的查干诺尔,位于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盟(简称阿盟)额济纳旗的嘎顺诺尔和苏古诺尔以及阿拉善左旗以北的吉兰泰盐池等。

西部沙漠区申还有许多淡水湖泊,可供人畜饮水。

内蒙古东部河网密集,西部河流稀疏,分布极不均匀。

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现有耕地约1.2亿亩,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天然草场有13.2亿亩。

牲畜种类较多,良种资源丰富,牲畜数量居全国之首位,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墓地。

林地面积为2.64亿亩,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3.9%,森林资源丰富。

水资源总量为6.68×1010m3,为全国总水量的2%。

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多,许多鸟兽、名贵特产驰名国内外。

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煤、铁、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和天然碱等。

1.1.2 山脉走向内蒙古的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从东北向西南延伸3000km,地势由南向北、西向东缓缓倾斜。

一般地区海拔1000~1500m。

内蒙古高原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阿拉善、巴彦淖尔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

高原上分布着辽阔的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还分布着一部分沙漠。

高原边缘的山峦,主要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

这些山脉的位置和走向,构成一条牧业区与农业区的分界线。

高原的外沿,分布着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辽嫩平原。

这三个地区,除鄂尔多斯高原土质较差和比较干旱以外,其他两个地区均为肥土沃野,是自治区的主要农耕地带。

大兴安岭山脉又称内兴安岭、西兴安岭。

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

东北~西南走向,为中国的著名山地。

东北起自黑龙江南岸和额尔古纳河,南止于赤峰市境内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

长达1400km,宽约200km,海拔1000~1600m,最高可达2000m。

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以及内、外流水系的重要分界线,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稳定生态平衡,保证山地两侧农牧业生产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

山岭东部陡峻险要,阶梯地形显著,西部和缓,逐渐没入内蒙古高原。

山体比较浑圆,山脊不够明显,山顶缓平。

山地中有面积较大的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山间冲积一洪积平原、河谷平原等。

山地降水较多,蒸发量小,常年保持湿润,利于森林的发育。

有兴安落叶松为主的针叶林带和白桦为主的阔叶林带,是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素有“绿色宝库”之称。

大兴安岭以兴安盟境内洮儿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段。

北段长约770km,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是以兴安落叶松占优势的针叶林地区,山地东西两侧是嫩江右岸支流和额尔古纳河水系的发源地。

南段又称苏克斜鲁山,长约600km,是一个中等山地,由森林草原植被占据。

西南部山体高而窄。

在大板、林东、鲁北、乌兰哈达一线以东的低山带,坡缓谷宽,宽阔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交错,水草丰美,是优良草牧场。

伊勒呼里山伊勒呼里为满语,意为松子。

大兴安岭支脉。

横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呼玛县。

西与大兴安岭主脉相连,东南与小兴安岭相接,整个山脉呈弧形,由东西走向转为东南走向。

全长约260km,海拔700~1300m,主峰大白山,海拔1528.7m。

以齐齐哈尔~古莲铁路为界,分为两部分。

东部山区海拔700~1000m,西部山区海拔1000~1300m。

北侧倾斜平缓,南侧陡峻,成为伊勒呼里高地,是嫩江上游和黑龙江支流呼玛河的分水岭。

宝格达山宝格达为蒙古语,意为圣山。

大兴安岭支脉。

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和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交界处,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主峰海拔1504.4m。

是乌拉盖河、色也勒吉河、海拉斯台河、哈拉哈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产桦、杨、柳、山榆、松等树木,还生长蕨菜、口蘑、木耳、黄花等土特产品和白芍、赤芍、参等贵重草药。

山林深处有驼鹿、野猪等野生动物。

努鲁尔虎山燕山山脉东段。

位于辽宁省和内蒙古接界处,东北西南走向,海拔均在1000m以上。

从辽宁省建平县进入赤峰市敖汉旗。

在敖汉旗境内长90km,主峰有大黑山、大青山、平顶山等。

为西辽河上游老哈河与大凌河的分水岭,山势雄伟。

矿藏有金、铁、铜、钨、铅、煤、萤石、石灰石等。

七老图山属燕山山脉支脉。

位于赤峰市西部与河北省交界处,为断块山地。

西北东南走向。

西北起自白岔山,东南接努鲁儿虎山。

老哈河、滦河分水岭。

海拔1000~1200m。

主峰平顶山在河北省隆化县境内。

最高峰是座落在赤峰市郊区西北部的大光顶子山,海拔2067m,也是郊区与克什克腾旗、河北省围场县的界山。

大光顶子山长约3km,宽约2.5km,东北和西南坡陡峭险峻,北坡较为平缓,山上植物茂盛,产有多种野生药材。

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中部,内蒙古高原南缘。

东西走向,长约1200km,宽50~100km。

西部为狼山、色尔腾山、乌拉山,中部为大青山(狭义阴山),东部以熔岩盆地、低山丘陵止于滦河与西拉木伦河的分水岭。

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1500~2000m,最高峰为狼山呼和巴什格山,海拔2364m。

阴山与自然景观与农牧业生产的一条天然分界线。

南侧山势陡峭,与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截然分开;北坡较平缓,逐渐没于高原之中。

山地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水热重新分配。

在构造体系上,属东西向构造带,在新生代时期喜马拉雅运动过程中,山地南麓翘起上升,山前断陷沉降,山间盆地凹陷,地貌组合主要由块状的侵蚀剥蚀中低山、山间盆地和丘陵组成。

隋唐时称秦山、大斤山。

近代至今称现名。

山地中有金、银、铜、硫铁、石墨、石英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和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

集宁、蜈蚣坝、昆都仑沟、乌布浪口等山间哑口,不仅是山地南北交通要道,而且是国防战略要地。

山地中有秦、汉、北魏长城遗迹,有著名的阴山岩画。

许多山峰和沟口林木茂密,水草丰美,风光秀丽,山势雄伟,为旅游胜地。

灰腾梁亦称灰腾锡勒。

灰腾系蒙古语,意为寒冷,锡勒系蒙古语,意为梁。

属阴山山脉中段。

东西走向,西接大青山,东接大马群山,横亘于卓资县、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和察哈尔右翼前旗4旗县。

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20km。

海拔1500m以上,主峰海拔2113m。

冬季寒冷,极端气温在-38℃左右,地广人稀,村庄较少。

但水草丰美,是天然的优良牧场。

黄金、石棉和建材等矿产资源丰富。

察哈尔右翼中旗灰腾梁地区已开辟了旅游点,是夏季旅游和避暑胜地。

大青山大青山,在古代称作阴山。

据《古丰识略》书大青山的抿子最早出现个在明代嘉靖年间,到了清代,就经常见于史传了。

大青山蒙古语名为漠喀喇,黑山之意。

属阴山山脉中段,即狭义阴山。

东西走向。

位于土默川平原之北,东接灰腾梁,西隔昆都仑河与乌拉山相接。

长约250km,宽50~100km。

海拔一般在1500~1800m,主峰在土默特右旗萨拉齐北,海拔2337.7m。

古代称黑山。

明代嘉靖年间称青山,清代称大青山。

山势西高东低,南侧断层陷落。

巍峨陡峭,北侧则倾斜和缓,没入乌兰察布高原。

南北两侧热量、降水量都有明显差异,为自然地理和农牧业生产天然分界线。

山地内有桦、松、杨、柳、榆树等天然林。

矿产资源有煤、铁、金、银、铜、石墨、石棉、石灰石、磷石、石英石、云母、煤炭等。

动物资源有雕鹰、青羊、盘羊、黄羊、狍子等。

蛮汉山蛮汉相传为蒙古族部落首领名。

又名钟山、九峰山。

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西北部,属大青山南支,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梁组成。

自东北向西南绵延70km,东西宽约15km。

主峰位于凉城县东十号乡境内,海拔2304.5m。

山体宏伟,风景秀丽。

山上有林地10万多亩,其中天然林8万亩。

野生药资源和动物资源丰富。

现为旅游圣地。

白云鄂博山又作白音敖包山。

均为蒙古语的不同音译,意为富饶的神山。

位于乌兰察布草原西南部。

南距包头钢铁稀土公司厂区150km,北距中蒙边界90km。

东西长18km,南北宽23km,面积约48km2。

平均海拔1605m,主峰白音敖包,海拔1783.9m,呈椭圆形。

白云鄂博山为含铁、铝、稀土三大资源为主的综合矿床,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以储量大、品种全、质量优而闻名中外。

矿山是包头钢铁稀土公司的主要原料基地,被誉为“世界稀土之乡”。

矿区归包头市管辖。

乌拉山蒙古语为木尼乌拉。

木尼是喇嘛教中一山神,乌拉是山意。

属阴山山脉西段南支。

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东南部和包头市西北部。

东至包头昆都仑河,南侧迫临黄河,西至西山嘴,北接明安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