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试卷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考试科目: 新闻采访写作
考试类型:(开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201230770201 姓名 安怡宣 年级专业 12金融数学
上课班(请选择): 周三班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阅读以下报道,按要求回答问题。

招聘会给“艺考热”泼凉水 艺术类毕业生供求矛盾尤为突出
本报济南3月5日讯(记者徐静 彭东) 一边正上演着如火如荼、争先恐后的“艺考
热”,另一边“艺术学子”却在今天省城举行的两场招聘会上被泼“冷水”,由于目
前社会上对艺术类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小,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比普通毕业
生还要大。

今天上午,西南师范大学学美术的林墨涵早早来到了山师大操场,参加该校的毕
业生供需见面会,可到了中午记者碰到他的时候,他手里还有五六份没送出的简历,
“要美术老师的学校太少了,偶尔有需求的学校,还要挑三拣四。

”不但小林感到沮
丧,山师大音乐系的一位同学也告诉记者,本来他想到济南的高中教书,可省实验中
学的价码已抬到了研究生层次,其他几所学校顶多要1个人,“都说大学生不好找工
作,没想到这钉子还真碰上了”。

在今天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毕业生双选会上,招聘艺术类考生的用人单位同
样是凤毛鳞角,这让不少兴冲冲赶来的艺术考生倍感失望。

山东曹县云龙木雕工艺公
司计划招聘美术设计人员1名,竟然引来了20多名艺术类毕业生前来应聘。

而原来许
多艺术类毕业生的用人大户,这次的招聘计划中却都没有一个艺术专业的名额,他们
表示,目前自己公司的艺术类专业人才已经趋于饱和。

一位参加山师招聘会的学校校
长表示,目前学校对音乐、美术和体育的需求不大。

例如,2000多人的一所中学,一
般只需要两名音乐老师,因为初三、高二、高三都没有音乐课,高一上的是音乐鉴赏
课,在其他年级,学生音乐课每周只有两节,老师要上满8个班才满工作量。

根据山师大提供的数据,艺术、体育等专业都不属于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但艺
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增幅却接近20%。

而该校对2004年5000余名毕业生就业签约情况
的统计中,以往属于招生热门的音乐、体育、美术,就业形势则较为严峻,当时签约
率都不超过45%。

这也使得每年为数不少的艺术类毕业生选择的是自谋职业的道路。

“对艺术类毕业人才,许多单位的用人原则都是宁缺勿滥。

”曹县宏远工艺品公
司的王朝锋经理说,学艺术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和灵感,即使凭着应试技巧被录取,如果没有这种天赋和灵感,对所学专业又不热爱,那么,最多只能成为没有创造力的“艺匠”,有时用人单位拥有一个有创意的人才就已经足够了。

回答以下问题:
1、(20分)以上消息中的标题是单一结构标题还是复合结构标题?
答:以上消息中的标题是复合结构标题。

2、(10分)以上消息中导语部分是:
答:
以上消息中的导语部分是:“一边正上演着如火如荼、争先恐后的“艺考热”,另一边“艺术学子”却在今天省城举行的两场招聘会上被泼“冷水”,由于目前社会上对艺术类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小,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比普通毕业生还要大。


3、(20分)请指出以上消息在新闻写作方面存在的2个问题。

答:
1)问题一:消息第二段中林同学的例子中,只说明“他手里还有五六份没送出的简历”,缺少对照比较,不能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出招聘会上相关单位对艺术类毕业生需求供大于求的现状,应补充说明林同学一共带了多少份简历。

2)问题二:作者将“艺术类考生”与“艺术类毕业生”的含义混淆。

本消息介绍的是有关招聘求职的情况,主体应为“艺术类毕业生”而不是“艺术类考生”。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任意选做其中一题。

50分)
1、试谈谈你对异地高考的看法。

2、请谈谈你对胡年春老师主讲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的看法。

胡年春老师主讲的《新闻采访写作》选修课以理论讲解、作品分析与影视资料播放为每周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介绍了采访前的策划、准备及方法;采访时对对象的选择、出镜提问的方式;采访后应如何运用恰当的新闻表达语法,文体进行消息、新闻通讯写作,并与我们讨论了有关新闻真实性的辩证话题。

在较少的课时之内教授给了学生大量相关的专业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

胡老师认真负责,一般尽心上满三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我们收获更多。

课堂中,老师将略为枯燥的专业知识与有趣的视频资料相结合,加以略带调侃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老师宽容仁慈,较少点名考勤,让偶尔偷懒的学生心怀感激;且期末考试形式灵活,既考察了课程内容,又巧妙地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出勤情况。

我们也不用应付地在网上随手粘贴3000字的虚伪论文,而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学到。

但是,我也借此机会向老师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因为《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比较偏文科,对于一些理科专业许久未接触文科的学生来说未免有些枯燥。

希望老师能够在课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理科生们不再专注于手中的专业课作业,而是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课程中来,这样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我留意到有个别同学在上完第一节课后,就趁课间休息悄悄溜走了。

这是对老师很不尊重的行为,希望老师以后可以在第三节课时抽点或让学生签到,以防止个别学生的侥幸逃课。

最后,我认为本课程偏重理论,而缺乏实际应用性。

我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也只是知道些许皮毛,还没有真正地进行过采访和写作的训练。

老师以后可以提高期末考试的难度,让学生们亲身体验采访,并尝试书写新闻消息,才更能锻炼提高我们的能力,也能更好地达到这门课程的教育目的。

感谢老师这一学期的辛勤教导,我虽身为数学系学生但从小热爱文学,我会继续关注人文类的选修课,希望还有机会听您的课!
最后,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我想出国读研,申请时,国外学校很看重本科期间的GPA(即平均绩点),其中,85到90是一档,75到80是一档,希望老师“高抬贵手”,给我高一点的分数,让我的留学之梦得以实现啊!十分感谢!
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