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我国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6.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课标解读课程标准要求我国地理第一个学习的内容是了解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增强国土意识”。

这一单元课标明确:(1)了解我国的范围,从世界的角度了解我国的辽阔疆域。

(2)了解国土面积和邻国、濒临的海洋,进而了解我国漫长的陆地国界线和海岸线。

(3)了解行政区划通过我国的行政区划。

通过以上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土意识,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本章是学生学习我国地理的开篇之作。

要认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特征和发展变化,了解区域的特征、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理解我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首先要认识我国的空间位置、空间范围、行政区划、人口组成和特征以及民族。

本章内容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知道自己祖国的大小、边界起止点,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邻国,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

在初步了解祖国概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行政区划再进行详细学习。

这部分是学生以后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

教材接着从人文地理的视角对我国的人口特征、分布、存在着的问题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了解我国的民族组成、各个民族的分布、民俗、民族的分布特征以及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章的第三节对这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去年已经进行了每一周两课时一个学年的系统学习,已经具有了世界的洲洋组成、各个大洲和大洲分区的基础知识,已经具有了有关世界的人口分布、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学生在学习地球和地图中已经会在地图上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利用地图上的颜色变化分析地形和地势的变化。

学生已经具有学习本章内容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基础知识还比较差,技能还比较薄弱。

教学策略本章教学内容比较碎,尤其是我国的行政区划这部分内容。

所以在教学和学习的时候需要大量使用我国地图并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和导学案相结合进行教学。

教师采用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对简单的知识进行速读,教材、知识的提取和记忆。

对深层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现实生活经验设置“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发挥小组内集体的力量来理解和解决问题,对易错易混点设置“疑难反馈”,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强调和点拨,加深印象。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式学习、启发式、举一反三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问题式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共5课时)第一节疆域2课时第二节人口1课时第三节民族1课时第一单元测试与评讲1课时第一节疆域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课标解读1.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四端)、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对于我国的经纬度位置通过学习我国最东、最西、最南、最北四个端点完成对经纬度的认识。

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广是南北太阳的辐射、气候、自然和人文景观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国东西跨经度很广,造成东西的时差、气候、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

总而言之我国东西南北跨度大疆域辽阔,造成自然景观的差异。

2.我国的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漫长的海岸线、有四大临海;有较多的岛屿和半岛。

3.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领土面积广大的国家。

具有十分独特和优越的海陆位置。

我国海陆位置的特征决定其对气候、河流、以及经济具有较大的优势。

4.我国面积辽阔,具有较多的陆上邻国,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有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有利于国际交流和发展经济贸易。

学情分析对于我国的领土面积、面积在世界上的地位、四大临海以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等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影视节目或者新闻中知道和掌握了一些,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结合生活灵活设计和组织课堂。

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两部分内容。

教材有正文,以流畅的文字系统地做了详细的介绍。

教材大量运用地图、活动和图片,运用比较的手段,有利于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

教材中没有介绍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方法,但是通过活动题目的完成,学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分析和学习的方法。

在分析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时候,教材采用比较的方法设计了大量的活动,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濒临的海洋,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四至点,知道领海、内海和国家管辖的海域,记住疆界长度,记住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分布。

3.知道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在知道我国是陆地大国的基础上,明确海洋大国的概念。

4.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读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从跨纬度广理解我国南北气候的差异,以及东西跨经度广带来的时间差异。

2.学会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我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媒体与教具课件、投影仪、红蓝圆珠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教师要求:快速阅读教材p.2~p.5,在教材上用红笔画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地理位置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半球;我国位于亚洲部、洋西岸(海陆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带,南部小部分位于带。

教师要求:在p.2图1.1上找出赤道。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哪一个半球?在图中画出20°W和160°E。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哪一个半球?我国位于五带中的什么部位?2.我国的四至领土的四端点: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最西端位于,东西相距多千米,跨个时区(东5区到东9区);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最南端为(海南省),南北相距约50个纬度、多千米。

教师要求:(1)根据p.3图1.2,找出我国的四至点,算一算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约多少度?根据时区的划分,我国东、西跨多少个时区?(2)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大致跨多少度?3.濒临的海洋(1)面积:我国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居位。

(2)临海、内海和岛屿: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陆自北向南依次濒临的海洋有,台湾岛东面直接濒临。

海南岛和大陆之间的。

(3)海峡及内海我国的内海有。

我国主要的岛屿有台湾岛(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崇明岛等。

4.相邻的国家教师要求:读p.4的图1.3,找出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我国陆上邻国共14个:等;隔海相望的国家有等。

(二)解疑释惑教师指导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内进行交流答案。

如果答案不统一,组长带领进行组内讨论。

(三)读图析图1.五带中的位置教师展示教材p.3图1.2和地球上的五带划分图,指导学生分析我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什么带?2.我国主要的临海教师展示教材p.4图1.3,指导学生读图找出我国濒临的四个海,并找出两大内海。

(四)合作探究教师展示教材p.4图1.4,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冬季黑龙江省是冰天雪地,此时西沙群岛却是草木郁郁葱葱、天气炎热的景象。

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先独自思考,再组内交流分析总结。

(五)疑难反馈教师展示教材p.5图1.5,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却繁星满天,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先独自思考再组内交流分析总结。

(六)高效记忆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用问题的方式展示主要知识点,指导学生高效记忆。

(七)课堂小结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知识树,指导学生对照知识树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然后同桌二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八)达标测试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南北、东西不同省区的风光和民俗图片或者视频导入。

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一快速阅读教材p.6~7页,在教材中用红笔画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2)三级行政区划的数量?2.自主学习二在教材p.7图1.7中找出并记住我国主要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相邻的省区。

3.自主学习三教师要求:快速阅读教材p.7~8完成下列问题。

(1)省级行政单位和简称有两个的有哪些?(2)用省级行政名称中的一个字做简称的有哪些?(3)用古代国名做简称的有哪些?(4)用河流、山脉做简称的有哪些?(二)疑难反馈教师出示一张轮廓图,让学生在教材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然后教师展示各个省区的轮廓图。

(三)动手活动每个学生拿一张老师自制的8开大的空白“我国政区图”,三人一组用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在空白图上涂上颜色,省用黄色,自治区用绿色,直辖市用粉色,特别行政区用橘黄色。

也可以用剪刀剪出单个省区政区的轮廓。

看哪个小组最快。

班级内选出最巧手。

(四)技巧记忆简称三字经:黑吉辽京津沪晋陕甘冀鲁豫青新宁内蒙古藏琼台港澳渝苏浙皖湘鄂赣桂粤闽川黔滇爱祖国好河山(五)合作探究教师展示彩色“我国政区图”挂图,指导学生二人一组找出沿海的省区,长江、黄河流经的省区,有陆上邻国的省区。

找到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内进行交流。

(六)课堂小结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彩色“我国政区图”挂图,指导学生对照知识树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然后同桌二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