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洪山区旅游资源评价一、洪山区旅游资源概况洪山区位于长江之畔,东湖之滨,是武汉市以城带郊的中心城区。
全区自西向东呈半圆形,东抵鄂州市,南与江夏区接壤,西与武昌、青山两区相邻,北与黄陂区、新洲区隔江相望,是武汉的东大门。
全区版图面积5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2.6万,常住人口超过100万,辖8个街道6个乡镇。
洪山区人文特色浓郁,科教智力密集,交通发达便捷,山水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是创业、居住的理想之地。
1.1——地理环境与物产资源:洪山区属亚热带季同湿润区,光能充足,雨量充沛,为生物资源提供良好条件。
境内磨山、桂子山、喻家山、九峰山、马鞍山等四季常青。
树荫成行,花卉繁多。
成片的校风光、田园风光和道路景观在武汉市内形成鲜明特色。
区内树种72种以上。
用材林有松、栋、枫香、柏、苦惊、刺槐、柳等八种乡土树及泡桐、池杉、水杉、杉林、落羽松、湿地松、川柏等七种引进树:经济林有油桐、板栗、批把、桃、李、梨、枣、桑等八种乡土树及油菜、核桃、苹果、柑桔、山植、猕猴桃、草毒、茶叶等八种引进树。
此外,还有丰富的园林绿化树种、花卉、竹类和草皮。
在偏远的垄岗深处,有野生块根植物和野生果及药材,有可食用的野菜:地米菜、野克菜、野韭菜、首稽、马齿克等。
在湖边沼泽地,有黎蒿、野蒿芭、芦苇。
在湖面上有浮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湖内有野藕、野菱角、鸡头包等。
1.2——气候特征:洪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长,适宜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和渔牧业的养殖。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0~2050小时,太阳幅射总量为106~110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平均为240~20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150~1190毫米,并与光热同季,主要集中在农作物需水的4-8月。
光、热、水资源丰富,并且具有组合优势,为农业、渔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但是,区内光、热、水分布不均匀,变化较大,冬、夏季日照相差约一倍,一年中气温变化大,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9°C左右,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气温4°C,存在着夏季高温,冬季冷冻等弊端。
降雨量一般集中在4-8月,通常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在季节上分布不匀,春季阴雨连绵,夏季大暴雨,突发性强,日降雨量最多达248毫米,秋冬降雨较缓和,冬季时有干旱发生。
洪山地区年均气温16.3°C,农业界限温度高于5°C者为283天,高于10°C者235天,高于20°C者136天,无霜期236天,年均日照时数2087时,年均降雨量1163mm。
加上长江环绕全区东北西三面湖泊星罗棋布,地势略有起伏。
故湖泊效应、垄岗效应、城市效应明显。
这些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为洪山区蔬菜生产创造了优越条件。
1.3——地质水文洪山区的地层属于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80%以上,基岩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
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为冲积层、湖积层、湖冲积层。
主要分布在天兴洲、和平、建设、青菱等Ⅰ、Ⅱ级阶地处。
洪山区珞南街、关山街、狮子山街、洪山乡南湖一带等为新生界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粘土层,属三级阶地,厚度10一40粘米。
九峰山、马鞍山、南望山、喻家山、狮子山等低山处为志留、泥盆、石炭、二迭系砂岩、页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等。
1.4——矿藏现已探明洪山区内矿产类有玻璃石英矿、建筑石材、砖瓦粘土、水泥粘土、还有矿泉水。
玻璃石英矿在九峰大长山一带,约800万立方。
建筑石材分布在花山、九峰、左岭。
砖瓦粘土在花山、九峰、左岭、建设、洪山等乡镇。
水泥粘土在九峰、和平和建设乡,都未开采。
马鞍山森林公园有一矿泉井,储量较大,正准备开发。
左岭镇泉井村也有一口矿泉井,是一地下喷泉,储量较大,也在开发之中。
湖北省商业专科学校操场和洪山乡幸福村这两个地方有地热。
商业专科学校操场地热在37.5℃--23℃之间。
1.5——山地资源洪山区地貌以平原为主,有山有水,水阔地宽,西北略低,东南略高。
全区93%的土地低于海拔40米,平均高程为海拔25.3米,最高点为九峰乡与江夏区交界处的丁管山,海拔201米,最低处为北港村17.3米。
按地貌成因类型可分为低山丘陵、剥蚀堆积平原及堆积平原三个类型1.5.1——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区内花山、九峰乡及左岭镇、关山街,由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花山、白浒山、马驿山等多个低山丘组成,呈近东西向断续展布。
低山坡角较缓,为10一35°,海拔高程一般在80-120米。
全区最高点为九峰乡的马驿山,海拔177.05米。
1.5.2——剥蚀堆积平原区主要分布在区内珞南街、狮子山街、关山街、洪山乡一带,相当于长江三级阶地,主要由中更新统、洪冲积层粘土、粘土夹砂砾石组成。
海拔高程一般25-45米左右。
其上沟谷发育,呈垄岗波状地形特征。
1.5.3——堆积平原区主要分布于区内长江岸边,如建设、和平、青菱、洪山乡、天兴洲一带。
由全新统(Q4)冲积亚粘土、亚砂土及湖积、湖冲积的淤泥、淤泥质粘土、亚粘土组成。
相当于长江的一级阶地及河漫滩,海拔20-22米,高出长江水面1-7米,地势平坦、开阔、微向江心倾斜。
1.6——水资源主要湖泊:南湖、晒胡、野芷湖、杨春湖、东湖、严西湖、严东湖、汤逊湖(跨江夏区)、野湖、王家湖、竹子湖、青潭湖、青菱湖、北湖、车墩湖、五加湖、黄家湖(跨江夏区)1.6.1——地表水洪山区地表水资源非常丰富。
长江从洪山区西南流人,从洪山区东北出境,流程75公里,水位通常在14.57~20.05米。
除长江外,还有巡司河,它发源于汤逊湖,经武太闸流入长江,全长16公里。
湖泊塘堰在区内星罗棋布,是著名的“江汉湖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大小湖泊14座,常年水面面积113km²,可蓄水2.46亿方。
按自然特征可分水系包括汤孙湖水系(汤孙湖、黄家湖、青菱湖、野湖),东沙湖水系(东湖、沙湖),北湖水系(严西湖、清潭湖、严东湖),天兴水系(长江中一个孤立的江心洲)。
全区水面积19.9万亩,占洪山区总面积的23.3%,在全国大城市区域中居首位。
1.6.2——地下水1.6.3——古井街道口一带的四眼井,井径0.5米,深40米,井下有4个天然水眼,20世纪50一60年代以前是当地居民汲水处。
该井在修建烙瑜路时遭毁弃。
优虎山的卓刀泉有一泉井,马鞍山村及左岭各有一泉井。
1.7——土特产武昌鱼、保丰绿茶、洪山菜薹、天兴韭黄、青菱莲藕、天兴洲西瓜二、洪山区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1、山水资源丰富洪山因山而得名,其山水资源非常丰富。
山体在武汉主城区中所占比例达70%以上,水面所占比例更高,达83.2%。
拥有山峰122座,面积4万余亩,其中洪山、九峰山、珞珈山、伏虎山、白浒山、花山、狮子山、桂子山、喻家山等众多山峰,高耸云宵,挺立闹市。
东湖、南湖、严东湖、严西湖、晒湖、汤逊湖、野芷湖、黄家湖等10多个湖泊安家洪山。
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为洪山实施“环境优区”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业,打造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生态园林城区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洪山的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为武汉市主城区之最,成为城市绿肺,天然氧吧。
目前,洪山已获得市级“山水园林城区”称号,正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2、交通发达武汉市城区现有和在建的6座长江大桥中,二桥、阳逻、天兴、白沙洲等4座大桥联通洪山;武汉市4大环线均通过洪山;沪蓉、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316国道、京广、武大和规划建设中的武广、武京高速客运专线以及武汉2号、4号轨道交通均穿越洪山;珞喻路、珞狮路、雄楚大道、南湖大道、徐东大道、迎宾大道、友谊大道等六条城市主干线横贯东西南北,白沙洲以及正在兴建之中的街道口、卓刀泉、岳家嘴四大立交桥成为东西贯通、南北交融、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天兴汽渡、左岭白浒码头成为水上交通与运输的纽带。
便捷的交通,为洪山仓储、物流、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交通一直是旅游业中得首要问题,洪山区的交通优势自然是打造洪山区旅游的首要利器。
3、人文气息浓厚洪山作为独立行政区虽然时间不长,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从西周直到新中国成立,洪山均属历史上的武昌县(今江夏区)管辖。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吸引着历代的精英人物,耸立着历史上众多特色建筑。
在这里,有南望山上西汉时期的蛮王冢;有在东湖风景区为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建的行吟阁;有洪山上的施洋烈士陵园;有光谷广场上的李四光等著名科学家的雕塑群像等。
这里还有建于南朝的宝通寺;建于唐代的北洋桥;建于元代的无影塔;建于明代的洪山宝塔、莲溪寺。
近几年来得到修复并开放的卓刀泉古寺,位于伏虎山麓。
相传东汉末年,关羽曾驻兵于此,因天旱无水,兵干马渴,关羽一急之下,卓刀于地,顿时水涌成泉,是为“卓刀泉”。
另外,洪山区相对集中的高校资源也为洪山区的旅游业再添一笔。
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6所部属、省属高等院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
“两院”院士28人,兴旺繁华的科技一条街横贯东西,闻名遐迩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坐落其间。
三、洪山区旅游资源特色评价1、线路明确,参与性高洪山区针对其下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线路的划分,主要分为科教旅游和乡村休闲游。
其中科教旅游资源集中,有武汉东湖海洋世界、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武汉九峰森林动物园、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等。
2、有独特的面对学生群体的高校旅游资源洪山区高校旅游资源丰富,犹以武大樱花为最,同时学生群体多而集中,有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3、水乡特色浓厚,旅游功能多样洪山丰富的山水、路桥、科教及历史人文等资源,为发展旅游休闲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已经形成以东湖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为核心的大东湖自然景观线路。
比西湖面积大5倍的东湖,水面面积34平方公里,沿岸被34座山峰环绕,山下有湖,水中有山。
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浓郁的荆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以及环汤逊湖严西湖青菱湖黄家湖周边的乡村休闲旅游线路。
汤逊湖拥有水面1.5万亩,已建和在建的有三大区域:农家乐园区、水上运动游乐区、避暑休闲区。
还有张公山休闲娱乐度假区、黄家湖休闲观光风景带等等,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绝佳去处。
四、洪山区开发问题与建议1、缺乏标志性旅游宣传物2、一味发展以光谷为中心的商业旅游资源,对山水旅游资源的关注度不够3、以政府主导为主,应适当邀请“土专家”及相关旅游人才参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