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级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6级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农业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 开课单位:理学院 考试方式:闭卷适用专业 :农林、动科、林化 等考试日期:2017年1月13 日 试卷时间 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计成绩,试卷与答题纸分开交。

(2)可以使用计算器。

(3)已知的原子量:C=12.0 O=16.0 H=1.0N=14.0 S=32.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0.1mol·kg -1的下列物质的溶液渗透压大小顺序正确的是(B )。

A .NaCl >ZnCl 2>AlCl 3B .AlCl 3>ZnCl 2>NaClC .NaCl >AlCl 3>ZnCl 2D .NaCl =ZnCl 2=AlCl 32. 向某系统加100kJ 的热,系统对环境做50kJ 的功,则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为(A )。

A . 50kJB . 150kJC .-50kJD .-150kJ 3. 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 r H θm 与生成物Δ f H θm 相同的是(A )。

A . 2H 2(g) + O 2 (g) 2H 2O (l)B .NO(g) +21O 2(g)NO 2 (g) C.H 2(g)+S(s)+2O 2(g)H 2SO 4(l)D .1/2H 2(g)+1/2I 2(g) HI(g) 4. 下列反应热效应:2H 2(g) +O 2 (g) 2H 2O(g)θm(1)H r ∆ 2H 2O(g) 2H 2(g) +O 2 (g) θm(2)H r ∆θm(1)H r ∆与θm(2)H r ∆的关系为( C )。

A .θm(1)H r ∆ =θm(2)H r ∆B . 2θm(1)H r ∆=θm(2)H r ∆ C .-θm(1)H r ∆ =θm(2)H r ∆ D .θm(1)H r ∆=-2θm(2)H r ∆5. 反应MgO(s)+SO 3(g) MgSO 4(s)只在低温时自发,此反应的∆H 和∆S 符号为( )D 。

A .∆H >0 , ∆S >0B .∆H >0 , ∆S <0C .∆H <0 , ∆S >0D .∆H <0 , ∆S <06. 某反应在973K 时θK 为2.92×10-2,1173K 时θK 为1.04,此反应为( A )。

A .放热反应B .吸热反应C .无热效应D .无法判断7.二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 )D 。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序号): 装 订 线A .s -1B .mol·L -1C .mol·L -1·s -1D .mol -1·L·s -1 8. 反应C(s)+O 2(g) → CO 2 (g)为放热反应,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中无用的是B( )。

A .增加氧的分压 B.减少CO 2 的分压 C.使用催化剂 D.升高温度9. 当反应A 2+B 2→ 2AB 的速率方程为υ=k c (A 2)c ( B 2)时,则此反应( C )。

A. 一定是基元反应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C. 不能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D. 反应为一级反应10.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在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越大的是( C)。

A . Δr H θm 越负B . Δr S θm 越正C . Δr G θm 越负D . 活化能越小11. 反应 2NO 2(g) 2NO(g) + O 2(g) Δr H θm >0,当此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可以( B )。

A .升温加压B .升温降压C .降温升压D .降温降压12. 对于反应HPO 42-+H 2O H 2PO 4-+OH -来说,按照酸碱质子理论,其中是酸的有( A )。

A .H 2O 和H 2PO 4-B .HPO 42-和H 2OC .HPO 42-和OH -D .HPO 42-和H 2PO 413.23CO -的水溶液的θ1b K 等于( D )。

A .1a 1K ΘB .2a 1K ΘC .1Wa K K ΘΘD .2W a K K ΘΘ14.在0.1 mol·L -1H 2S 溶液中,各物种浓度大小的次序为( A )。

(已知K θa 1(H 2S)=1.3⨯10-7 、K θa 2(H 2S)=7.1⨯10-15 ) A.H 2S >H +> OH -> S 2- B. H 2S>H +> S 2->HS - C. H +> H 2S > HS - > S 2 D. H 2S>H +> S 2->OH -15. 在HAc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会使溶液的酸度增大但HAc 的解离度减小( C )。

A . NaAc 溶液B .KNO 3溶液C .HClD . 纯水16. 配制pH=5的缓冲溶液时,应选择的缓冲对是(C )。

已知θa K (HAc)=1.8×10-5;。

θbK (NH 3)= 1.8×10-5;。

H 2CO 31a K Θ=4.2×10-7,2a K Θ=5.6×10-11;。

H 3PO 4:1a K Θ=7.5×10-3;2a K Θ=6.2×10-8;3a K Θ=2.2×10-13 A .NaH 2P O 4 -Na 2HPO 4 B .NH 3-NH 4Cl C .HAc-NaAc D .NaHCO 3-Na 2CO 317. 向[Cu(NH 3)4]2+水溶液中通入氨气,则( A )。

A .θ)Cu(NH f,243+K 增大 B .θ)Cu(NH f,243+K 减小 C .c (Cu 2+)增大 D .c (Cu 2+)减小18. 已知φӨ(Fe 3+/ Fe 2+)= +0.77V , φӨ(Cl 2/ Cl -)= +1.36V , 若组成原电池,其电池符号正确的是( )。

A .(-) Fe 2+(1 mol·L -1) | Fe 3+ (1 mol·L -1)|| Cl -(1 mol·L -1)| Cl 2(100kPa) (+)B .(-) Pt | Fe 2+ (1 mol·L -1) | Fe 3+(1 mol·L -1) || Cl -(1 mol·L -1) ,Cl 2 (100kPa) | Pt (+)C .(-) Pt | Fe 2+(1 mol·L -1) , Fe 3+(1 mol·L -1) || Cl -(1 mol·L -1) | Cl 2 (100kPa) | Pt (+)D .(-) Pt | Fe 2+(1 mol·L -1) | Fe 3+(1 mol·L -1)|| Cl 2 (100kPa) | Cl-(1 mol·L -1)| Pt (+)19.在电极反应中,其他条件不变,离子的浓度减小一半,ϕ值不变的是( )。

A .Cu 2++2e =CuB . Cu 2++e =Cu +C . 2H ++2e =H 2D . Br 2+2e =2 Br - 20.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φƟ值最大的是( )。

[已知K sp Ɵ (AgCl)> K sp Ɵ (AgBr)> K sp Ɵ (AgI)] A .Ag +/Ag B . AgCl/Ag C .AgBr/Ag D .AgI/Ag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1. 某容器中含有O 2与N 2气体的混合物。

在25℃时取样分析后,得知其中2O n = 0.4 mol ,2N n = 0.6 mol 。

混合气体的总压为100kPa ,O 2 的分压为40kpa ,N 2 的分压为 60kpa 。

2. 已知水的K f =1.86K·kg·mol -1, K b =0.512K·kg·mol -1,某难挥发非电解质水溶液的沸点为100.56℃,则此溶液的凝固点为 ℃。

3. 将20 mL0.02 1mol L -⋅KI 溶液和20 mL 0.011mol L -⋅AgNO 3溶液混合以制备AgI 溶胶,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 ;ZnSO 4,KCl ,AlCl 3对该溶胶的聚沉能力的由大到小次序为 。

4. 某反应在298.15K 时速率常数k 1为3.4×10-5 s -1,在328.15K 时速率常数k 2为1.5×10-3 s -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的正确式子为kJ·mol -1。

5. 已知在2273.15K 时,反应N 2(g)+O 2(g)=2NO(g)的θK =0.100;若p (N 2)= p (O 2)=10kPa ,p (NO)=100kPa ,反应商Q =___________,反应向______方向自发6. 在298.15K 反应BaCl 2·H 2O(s) BaCl 2(s)+H 2O(g)达平衡时,p (H 2O)=0.33kPa,则该反应的m r G ∆等于 kJ·mol -1。

7. 将40 mL 0.2 mol·L -1HAc 溶液与20mL0.2 mol·L -1 NaOH 溶液混合后的pH 为___________。

(已知θa K (HAc)=1.75×10-5 , p θa K (HAc)=4.75 ) 8.在Ca 3(PO 4)2的饱和溶液中,已知eq c (Ca 2+)=2.0⨯10-6mol·L -1,eq c(34PO -)=1.58⨯10-6mol·L -1,则Ca 3(PO 4)2的K sp Θ为___________。

9. 已知反应PbCrO 4(s) + S 2- PbS(s) + CrO 42-,其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

[已知spK Θ(PbCrO 4) = 1.78×10-14;spK Θ(PbS) = 2.5×10-27]10.在同浓度的NaCl 和K 2CrO 4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先产生沉淀,后产生 沉淀。

[已知θspK (AgCl)=1.77×10-10θsp K (Ag 2CrO 4)=1.12 ×10-12]11. [Cr(C 2O 4)(H 2O)2 (en)]Cl 的名称为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