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阅读
辨异 比较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 整体把握,前提是读懂诗词:
读诗题(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
注意注解(了解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
抓关键词语(直接或间接表达出喜怒哀乐) 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读标题,解要素 看注释,推主旨 品语句,体情感 细辨析,找异同
求同
辨异
课堂演练 常见考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万里
暮热游荷池上
杨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1、比较修辞手法 求“同” 恨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愁 背 拟人 低面 藏
2、比较情感
辨“异” 回首
都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杜诗凄怨低沉。“绿荷”有“恨” 而“背西风”,含有诗人感伤迟暮之恨,表露作者伤感不平之情。 杨诗活泼有趣。“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 “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课堂演练 常见考题:
阅读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 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 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考题示例 【比较内容情感】(2016年新课标Ⅲ卷 )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④。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注】 ①曹翰( ①曹翰(923 923~ ~992 992),宋初名将, ),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 ②六韬:古代兵 书。 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 之意。 之意。 9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 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 6分) 分) 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 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 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求“同”关键词
寻“异”关键
大部分的比较类诗词都可以借助关键词来更好地分析 异同。关键词可能是描述意象的名词、形容词,可能是直 接或间接表明情感的动词等,当然也有的找不出具体的词, 要结合诗词的整体内容去理解。
考题示例 【比较语言】(炼字)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 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 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 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 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以自己化身千万置身每 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个峰头这一奇妙的想象来收束全篇,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强烈怀念。
西村 游山西村 乱山深处小桃源, 莫笑农家腊酒浑, 往岁求浆忆叩门。 丰年留客足鸡豚。 高柳簇桥初转马, 山重水复疑无路, 数家临水自成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 箫鼓追随春社近, 坏壁苔侵醉墨痕。 衣冠简朴古风存。 一首清诗记今夕, 从今若许闲乘月, 细云新月耿黄昏。 拄杖无时夜叩门。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 相同点: 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特点 2、同一诗
人作品的
比较
1、比较形象 2、比较语言
3、比较表达技巧 4、比较内容情感
北京卷) 高考链接 (201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 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 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 《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阅读
明确考纲要求
(考什么) 鉴赏评价D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1、不同诗
命题
人作品的 比较
(2015 · 北京卷)第19题 (2015 ·湖南卷)第10(2) 题 (2016 ·全国卷Ⅲ)第9题 (2016 ·浙江卷)第22题 (2014 ·山东卷) (2015 ·全国I)第8题 (2015 ·浙江卷)第21题 (2016 ·北京卷)第17题
考题示例 【比较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 声和月到帘栊。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 衣砧上拂还来。 9.张若虚诗“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与李煜词的末 尾两句“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都是 表现了人物 借月 的情感,它们表现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李煜词采用视听结合、声色交融的方式,写出秋月的清光和断 续的捣衣声共同触动了词人内心孤独的心弦,引发了他的满怀愁情。 张若虚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月”。闺中思妇睹月生愁,但月 光多情相依,卷不走也拂不掉,生动地表现了思妇内心无法摆脱的 愁苦和迷惘。
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崔融 杜审言①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坐觉②烟尘扫,秋风古北平③。 [注]①崔融:杜审言的友人,时任节度使书记官。杜审言: (645-708),湖北襄阳人,官修文馆直学士。杜甫祖父。② 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③北平:郡名,此处泛指北方边 地。 (1)、“笳吹夜边声”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四面边声 连角起”都写了“边声”,二者各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5分) (2)、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6 分)
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两首李贺的诗,完成后面的题。 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 若个③书生万户侯?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④, 快走踏清秋。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 同,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 (5分)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各具特 色,试加以说明。(6分)
不同点: 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 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②《游山西村》还体现 出深刻的哲理。
比较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比较鉴赏,即“求同辨异”。比较阅读与单篇诗 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 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比 较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步骤。 比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