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8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在我们身边。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B.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C.法律为人们生活服务D.不违法犯罪就与法律没有关系2.法律与人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它伴随着人生的整个历程,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上,在生命的每一刻都不能完全脱离法律。

这是因为( )①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②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③法律是生活中的唯一准则④法律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法治与人治的主要区别在于( )A.国家是否存在法律制度 B.是否重视立法和法律的真正实施C.是否重视道德建设 D.个人意志与法律权威孰高孰低4.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下列不属于我国推进法治建设举措的是( ) A.修改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B.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C.对于刑事冤假错案有错必纠,并给予补偿D.评选2016十大“法治人物”并颁奖5.法律和道德同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其作用表现在( )①约束人们的行为②惩治犯罪③维护社会秩序④调整社会关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2016,徐州)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这表明法律( )A.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7.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的约束力C.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8.结合右边漫画,它所突出的法律作用是( )A.保护、保障B.规范、引导C.评价、预测D.制裁、打击9.未成年人的权利容易受到侵害,是因为(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②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差③未成年人阅历不丰富,经验不足④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0.(2016,贵港)2016年4月19日,贵港市港南区八塘工业园路口发生一起悲剧,一名3岁男童爬到一辆停放在公路边的电动三轮车上玩耍,三轮车突然启动冲上公路,与一辆正常行驶的重型车发生碰撞,男童被碾当场身亡。

发生此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该男童缺失了(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自由权 D.生存权11.我国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场所都向中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这体现了( )A.家庭保护的基本要求 B.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C.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 D.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12.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的研究表明,64.7%的未成年人在犯罪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由此可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首要的应该是( )A.未成年人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B.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C.强化家庭保护和司法保护D.依法制裁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13.下列行为中,属于依法办事的是( )A.有人打我,我就打他 B.城建机关依法处理拆迁中的“钉子户”C.为了增加收入,尽量少交税 D.在自由市场上欺行霸市14.“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的是( ) A.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公民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C.国家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 D.国家建立齐全的执法机关15.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青少年要( )①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增强守法的自觉性②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③严格执法,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④积极参与、推动法治建设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2分)阅读漫画和图片,回答:(1)上述漫画和图片体现了法律的哪些作用? (4分)(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4分)(3)在法治社会,我们该如何学会依法办事?(4分)17.(10分)材料: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派出所给我们上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熟悉和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2)有的同学认为法律与道德没有什么区别,你的观点呢?为什么?(4分)(3)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又是什么?(4分)18.(2016,黄山中考改编)(15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离乡外出打工,未成年子女留守在家乡原籍,日常生活学习主要由年迈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各项权利亟待有效保障。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对未成年人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特殊保护?(3分)(2)为什么要关爱保护留守儿童?(3分)(3)国家对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什么?并请列举。

(3分)(4)面对父母的远离,在校读书的留守儿童自身应该怎么办?(3分)(5)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意义是什么?(3分)19.(18分)当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

从发生在校园的种种安全事故看,校园内易发生的危险有以下几种:一是安全不完备的校园设施和危险建筑倒塌引起的伤害;二是学校管理不力,忽视安全教育,导致学校缺乏安全意识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三是火灾、爆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四是校外侵害;五是校外暴力伤害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让他们安全健康成长,是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

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就有15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追根溯源】(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的理由。

(6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校园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人身权利,特别是生命健康权。

有关校园安全的立法,有利于加强对学校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校园文明建设【现象列举】(2)想一想,你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列举两条。

(4分)【出谋划策】(3)除了加强立法,保障校园安全还需多方面的努力,请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谈谈如何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6分)【感受提炼】(4)某校要在校园外墙上张贴安全警示语,请你设计两条。

(2分)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在我们身边。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D ) A.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B.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C.法律为人们生活服务D.不违法犯罪就与法律没有关系2.法律与人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它伴随着人生的整个历程,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上,在生命的每一刻都不能完全脱离法律。

这是因为( D )①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②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③法律是生活中的唯一准则④法律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法治与人治的主要区别在于( D )A.国家是否存在法律制度 B.是否重视立法和法律的真正实施C.是否重视道德建设 D.个人意志与法律权威孰高孰低4.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下列不属于我国推进法治建设举措的是( D ) A.修改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B.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C.对于刑事冤假错案有错必纠,并给予补偿D.评选2016十大“法治人物”并颁奖5.法律和道德同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其作用表现在( B )①约束人们的行为②惩治犯罪③维护社会秩序④调整社会关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2016,徐州)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这表明法律( B )A.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7.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D )A.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的约束力C.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8.结合右边漫画,它所突出的法律作用是( D )A.保护、保障B.规范、引导C.评价、预测D.制裁、打击9.未成年人的权利容易受到侵害,是因为( D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②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差③未成年人阅历不丰富,经验不足④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0.(2016,贵港)2016年4月19日,贵港市港南区八塘工业园路口发生一起悲剧,一名3岁男童爬到一辆停放在公路边的电动三轮车上玩耍,三轮车突然启动冲上公路,与一辆正常行驶的重型车发生碰撞,男童被碾当场身亡。

发生此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该男童缺失了( A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自由权 D.生存权11.我国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场所都向中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这体现了( B )A.家庭保护的基本要求 B.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C.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 D.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12.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的研究表明,64.7%的未成年人在犯罪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由此可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首要的应该是( A )A.未成年人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B.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C.强化家庭保护和司法保护D.依法制裁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13.下列行为中,属于依法办事的是( B )A.有人打我,我就打他 B.城建机关依法处理拆迁中的“钉子户”C.为了增加收入,尽量少交税 D.在自由市场上欺行霸市14.“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的是( B ) A.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公民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C.国家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 D.国家建立齐全的执法机关15.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青少年要( B )①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增强守法的自觉性②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③严格执法,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④积极参与、推动法治建设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2分)阅读漫画和图片,回答:(1)上述漫画和图片体现了法律的哪些作用? (4分)①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