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药剂学实验指导

动物药剂学实验指导

动物药剂学实验指导动物药剂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具有工艺学性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课占总学时数的二分之一。

实验教学以突出动物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用性、应用性为原则,把掌握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通过实验应使学生掌握药物配制的基本操作,会使用常见的衡器、量器及制剂设备,能制备常用的动物药物制剂,通过实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力工作的能力。

实验内容选编了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剂型的制备及质量评定、质量检查方法,介绍了动物药剂学实验中常用仪器和设备的应用。

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各项:1.实验前充分做好预习,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操作要点。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好实验服,准备好实验仪器药品,并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安静,以利实验进行。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别是称取或量取药品,在拿取、称量、放回时应进行三次认真核对,以免发生差错。

称量任何药品,在操作完毕后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凡已取出的药品不能任意倒回原瓶。

4.要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操作,如实验失败时,先要找出失败的原因,考虑如何改正,再征询指导老师意见,是否重做。

5.实验中要认真观察,联系所学理论,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

6.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包括:报损制度、赔偿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安全操作规则以及课堂纪律等。

7.要重视制品质量实验成品须按规定检查合格后,再由指导老师验收。

8.注意节约,爱护公物,尽力避免破损。

实验室的药品、器材、用具以及实验成品,一律不准擅自携出室外。

9.实验结束后,须将所用器材洗涤清洁,妥善安放保存。

值日生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安全检查工作,将水、电、门、窗关好,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得离开实验室。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液体药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溶液型液体药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直径在1nm以下)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液体药剂。

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有: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芳香水剂和醑剂等。

这些剂型是基于溶质和溶剂的差别而命名的。

从分散系统来看都属于低分子溶液(真溶液),从制备工艺上来看,这些剂型的制法虽然不完全相同,并各有其特点,但作为溶液的基本制法是溶解法。

其制备原则和操作步骤如下:1.药物的称量固体药物常以克为单位,根据药物量的多少,选用不同的架盘天平称重。

液体药物常以毫升为单位,选用不同的量杯或量筒进行量取。

用量较少的液体药物,也可采用滴管计滴数量取(标准滴管在20℃时,1mL水应为20滴),量取液体药物后,应用少许水洗涤量器,洗液并于容器中,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2.溶解及加入药物取处方配制量的1/2~3/4溶剂,加入药物搅拌溶解。

溶解度大的药物可直接加入溶解;对不易溶解的药物,应先研细,搅拌使溶,必要时可加热以促进其溶解;但对遇热易分解的药物则不宜加热溶解;小量药物(如毒药)或附加剂(如助溶剂、抗氧剂等)应先溶解;难溶性药物应先加入溶解,亦可采用增溶、助溶或选用混合溶剂等方法使之溶解;无防腐能力的药物应加防腐剂;易氧化不稳定的药物可加入抗氧剂、金属络合剂等稳定剂以及调节pH值等;浓配易发生变化的可分别稀配后再混合;醇性制剂如酊剂加至水溶液中时,加入速度要慢,且应边加边搅拌;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应最后加入。

3.过滤固体药物溶解后,一般都要过滤,可根据需要选用玻璃漏斗、布氏漏斗、垂熔玻璃漏斗等,滤材有脱脂棉、滤纸、纱布、绢布等。

4.质量检查成品应进行质量检查。

5.包装及贴标签质量检查合格后,定量分装于适当的洁净容器中,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

三、仪器与材料仪器:烧杯(50mL、250mL)、量筒、普通天平、玻棒、玻璃漏斗、电炉、酒精灯、具塞锥形瓶材料:碘、碘化钾、对乙酰氨基酚、丙二醇、甘油、乙醇、单糖浆、薄荷醑、纯化水、聚乙烯吡咯烷酮四、实验内容1. 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处方】碘 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100.0mL【制法】先将碘化钾溶于适量水中,使饱和溶液,再加入碘,待全部溶解后,添加水至足量、搅匀、即得。

【附注】(1)本品又称卢戈氏溶液。

(2)碘有腐蚀性、挥发性,称量、制备、贮存时应注意选择适当条件。

(3)碘在水中的溶解度1:2950,加入KI生成络盐,易溶于水,并增加其稳定性。

2. 碘伏溶液的制备【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聚乙烯吡咯烷酮20g蒸馏水1000mL3.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的制备【处方】对乙酰氨基酚24g丙二醇100mL甘油100mL乙醇100mL纯化水加至1000mL【鉴别】(1)取本品2mL,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放冷,加亚硝酸钠试液4mL,摇匀后,取2mL置白瓷皿中,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即产生沉淀,而溶液显红色。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Ⅳ A)测定,在257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检查】对氨基酚取本品1mL,加水20mL,摇匀后,加1%苯酚溶液1mL和次亚溴酸钠溶液[取0.5mol/L碳酸钠溶液20mL,加溴试液1mL,摇匀,临用新配制]3mL,摇匀。

如显色,与对照液(0.012%对氨基酚溶液1mL,加0.005%苋菜红溶液1mL,加水稀释至20mL,摇匀,加1%苯酚溶液1mL和次亚溴酸钠溶液3mL,摇匀)比较,不得更深(0.5%)。

其他应符合口服溶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Ⅳ A)。

【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振摇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2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Ⅳ A),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E)为715计算。

A = EC实验二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胶体药物的溶解特性和制备方法。

2.掌握胶体溶液与溶液的区别。

二、实验指导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按分散系统分类,包括两类:一类属于分子(或离子)分散体系的高分子溶液。

如羧甲基纤维素钠、西黄蓍胶、阿拉伯胶、琼脂、白芨胶等胶浆剂,以及胃蛋白酶、明胶等蛋白质溶液,另一类属于微粒(多分子聚集体)分散体系的胶体溶液。

如氧化银溶胶、氢氧化铁溶胶以及由表面活性剂作增溶剂的某些溶液(如甲酚皂溶液)等。

由于胶体质点介于真溶液与混悬剂二者之间,所以胶体溶液既具有溶液的某些性质,又具有混悬剂的部分性质;但胶体溶液既不同于真溶液,也不同于混悬剂,它有其独特的性质。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溶剂大多数是水,但也有乙醇、乙醚、丙酮等非水溶剂。

按胶体与溶剂之间亲和力不同,胶体可分亲液(或亲水)胶体和疏液(或疏水)胶体。

常用的多为亲水胶体溶液。

亲水胶体溶液的制备与溶液的制备基本相同。

唯溶解时要经过溶胀过程。

宜将胶体粉末分次撒在液面上,使其充分吸水自然膨胀而胶溶;或将胶体粉末置于干燥容器内,先加少量乙醇或甘油使其均匀润湿,然后加大量水振摇或搅拌使之胶溶。

如直接将水加到粉末中,往往黏结成团,使水难以透入团块中心,以致长时间不能制成均匀的胶体溶液。

操作时应加注意。

片状、块状原料(如明胶等),应加少量水放置,令其充分吸水膨胀,然后于水浴(60℃左右)加热使溶。

处方中需要加入电解质或高浓度醇、糖浆、甘油等具有脱水作用的液体时,应用溶剂稀释后再加入,且用量不宜过大。

胶体溶液如需滤过时,所用的滤材应与胶体溶液荷电性相同。

最好选用不带电荷的滤器,以免凝聚。

胶体溶液以新鲜配制为佳,以免发生陈化现象或污染微生物。

必要时可加适宜的防腐剂,以增加制剂的稳定性。

三、仪器与材料仪器:烧杯、量筒、天平、玻棒、水浴锅、电炉材料:甲酚、植物油、氢氧化钠、水、酚酞指示液、硫酸、标准硫酸钾溶液、四、实验内容(一)甲酚皂溶液的制备【处方】甲酚50.0mL植物油17.3g氢氧化钠 2.7g蒸馏水加至100.0mL【制法】取氢氧化钠加水10mL溶解后,加植物油于水溶上加热至皂化完全,取溶液1滴加水9滴无油滴析出,即为皂化完全,趁热加入甲酚搅拌使溶解澄清,再加水至量。

【附注】(1)处方中生成的钠皂可用钾皂代替。

(2)皂化过程中可加少量乙醇以加速皂化反应进行。

【思考题】(1)何谓增溶?以该处为例说明增溶机理?(2)写出皂化化学反应式,加速皂化反应的方法有哪些?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可以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保持系统的较高温度。

▪以物理方式不断搅拌溶液以增加分子碰撞的数量。

▪加入酒精,使混合得更充分。

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可以分离出脂肪酸钠,这一过程叫盐析。

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经填充剂处理可得块状肥皂。

(二)羧甲基纤维素钠胶浆的制备【处方】羧甲基纤维素钠 2.5 g甘油30 mL尼泊金乙酯溶液(5%) 2 mL纯化水加至100 mL【制法】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分次加入50 mL热纯化水中,轻加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入甘油、羟苯乙酯溶液(5%)、最后添加纯化水定容至100 mL,搅匀,即得【作用与用途】本品为润滑剂,用于腔道、器械检查或查肛时起润滑作用。

【用法与用量】取本品适量涂于器械表面或顶端。

【附注】(1)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白色纤维状粉末或颗粒,无臭,在冷、热水中均能溶解,但在冷水中溶解缓慢,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配制时,羧甲基纤维素钠如先用少量乙醇湿润,再按上法溶解则更为方便。

(2)羧甲基纤维素钠遇阳离子型药物及碱土金属、重金属盐能发生沉淀,故不能使用季铵盐类和汞类防腐剂。

(3)本品在pH值5~7时黏度最高,当pH值低于5或高于10时黏度迅速下降,一般选pH值为6~8。

(4)甘油可以起保湿、增稠和润滑作用。

(三)心电图导电胶的制备【处方】氯化钠18 g淀粉10 g甘油20 g羟苯乙酯溶液(5%)0.6mL纯化水加至100 mL【制法】取氯化钠溶于适量水中,加入羟苯乙酯溶液(5%)加热至沸;另取淀粉用少量冷水调匀,将上述氯化钠溶液趁热缓缓加入制成糊状,加入甘油,再加水使成100 mL,搅匀,分装,即得。

【作用与用途】供心电图及脑电图检查时电极导电用。

【用法与用量】局部涂擦。

【附注】本品为具流动性的无色黏稠液体。

应密闭保存。

实验三混悬剂的制备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混悬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熟悉混悬剂中附加剂的应用:助悬剂、(反)絮凝剂及润湿剂。

3了解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混悬剂系指固体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分散质点一般在0.1~10 μm之间,但有的可达50 μm或更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