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指导药剂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具有工艺学性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课占总学时数的二分之一。
实验教学以突出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用性、应用性为原则,把掌握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通过实验应使学生掌握药物配制的基本操作,会使用常见的衡器、量器及制剂设备,能制备常用的药物制剂,通过实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力工作的能力。
实验内容选编了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剂型的制备及质量评定、质量检查方法,介绍了药剂学实验中常用仪器和设备的应用。
实验内容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适当调整增删。
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各项:1.实验前充分做好预习,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操作要点。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好实验服,准备好实验仪器药品,并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安静,以利实验进行。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别是称取或量取药品,在拿取、称量、放回时应进行三次认真核对,以免发生差错。
称量任何药品,在操作完毕后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凡已取出的药品不能任意倒回原瓶。
4.要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操作,如实验失败时,先要找出失败的原因,考虑如何改正,再征询指导老师意见,是否重做。
5.实验中要认真观察,联系所学理论,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
6.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包括:报损制度、赔偿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安全操作规则以及课堂纪律等。
7.要重视制品质量实验成品须按规定检查合格后,再由指导老师验收。
8.注意节约,爱护公物,尽力避免破损。
实验室的药品、器材、用具以及实验成品,一律不准擅自携出室外。
9.实验结束后,须将所用器材洗涤清洁,妥善安放保存。
值日生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安全检查工作,将水、电、门、窗关好,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得离开实验室。
实验1学习查阅中国药典的方法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的要求。
2. 熟悉和管理好基本实验仪器。
3. 通过查阅《中国药典》中有关项目和内容的练习,熟悉药典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听讲实验室要求后,认真阅读。
2. 清点、洗刷基本仪器,熟悉排放秩序。
[附注]每次实验前必须阅读实验要求,直到每条均已习惯为止。
3. 按照下列各项要求,查阅药典,记录查阅结果并写出所在页数。
顺序查阅项目药典页数查阅结果1甘油栓贮存法部页2甘油的相对密度部页3注射用水质量检查项目部页4滴眼剂质量检查项目部页5葡萄糖注射液规格部页6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部页7青霉素V钾片溶出度检查方法部页8盐酸吗啡类别部页9热原检查法部页10密闭、密封、冷处、阴凉处的含义部页11甘草性状部页12甘遂鉴别部页13甘草浸膏制备方法部页14丸剂重量差异检查方法部页15流浸膏剂制备方法部页16益母草流浸膏乙醇量部页17细粉部页18易溶、略溶的含义部页二、思考题1. 学习实验室要求,有什么意见?2•《中国药典》二部中溶液百分比浓度表示方法有哪几种?3•《中国药典》各部共收载了几种剂型?4•我国药品质量标准有那些?实验2称量操作的练习一、实验目的1. 熟悉架盘天平、电子天平的结构、性能,掌握两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称重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2•掌握各种量器的使用方法及1ml以下液体的量取方法。
二、实验指导1 •使用量筒和量杯时,要保持垂直,眼睛与所需刻度成水平,读数以液体凹面为准。
小量器一般操作姿势为用左手拇指与食指垂直平稳持量器下半部并以中指垫底部。
右手持瓶倒液,瓶签必须向上或向两侧,瓶盖可夹于小指与无名指间,倒出后立即盖好,放回原处。
2 •药液注入量器,应将瓶口紧靠量器边缘,沿其内壁徐徐注入,以防止药液溅溢器外。
量取黏稠性液体如甘油、糖浆等,不论在注入或倾出时,均须以充分时间使其按刻度流尽,以保证容量的准确。
3 •量过的量器,需洗净沥干后再量其他的液体,必要时还需烘干再用。
4•量取某些用量1ml以下的溶液或酊剂,需以滴作单位。
如无标准滴管时,可用普通滴管,即先以该滴管测定所量液体1ml的滴数,再凭此折算所需滴数。
5 •称取药物时要求瓶盖不离手,以左手拇指与食指拿瓶盖,中指与无名指夹瓶颈,右手拿牛角匙。
6・根据称重药物的性质,选择称量纸或适当容器。
根据所称药物的重量,选择天平。
一般称取1克以下, 0.1g 以上重量的药物,可选用扭力天平。
三、实验内容1 .称重操作称取下列药物:药物所称重量(g)药物性质选用天平碳酸氢钠0. 3碘化钾 1.4凡士林5液状石蜡10碘0.72. 量取操作量取下列药物:药品名称量取容积(ml)药物性质选用量器纯化水250.5乙醇80.3甘油20.4液状石蜡50.8同组两人互相检查所选天平,量器是否正确,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四、思考题1 •什么是天平的相对误差?要称取0.1g的药物,按照规定,其误差范围不得超过土10%。
应该使用分度值(感量)为若干的天平来称取?2 •要称取甘油30g,如以量取法代替,应量取几毫升?(甘油的相对密度为 1.25),在量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 3 散剂、胶囊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散剂制备工艺过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
2 .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硬胶囊剂的手工填充方法。
5.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
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
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
操作要点:(1)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2)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
要求学生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3)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4)混合:混合均匀度是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含少量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的散剂,为保证混合均匀,应采用等量递加法(配研法)。
对含有少量挥发油及共熔成分的散剂,可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再与其他成分混合。
(5)包装:学会分剂量散剂包五角包、四角包、长方包等包装方法。
(6)质量检查:根据药典规定进行。
三、实验内容(一)药物的粉碎与分剂量1. 用玻璃乳钵粉碎硼砂10g过80目筛后,称取3g按目测法分成10包,包成长方包。
2. 用固定的药匙分取药粉10 包,包五角包,连同以上长方包用张大纸包好,写上班次姓名,留作差异限度检查。
3. 用加液研磨法粉碎樟脑1g。
4. 用切药刀将甘草50g 切细,再用铁研船磨粉,全部过20 目筛,称重,计算收得率。
[ 思考题]1. 为什么使用同样工具,同样操作方法,而收得率却不一样。
(二)含普通固体药物及毒剧药散剂的制备1 .碳酸氢钠、氧化镁散(西皮氏散I 号)的制备[ 处方]碳酸氢钠60g氧化镁60g[ 制法]将碳酸氢钠与氧化镁分别研细过筛后,将硫酸氢钠加至氧化镁,研合均匀,分成100 包,每包 1.2g 即得。
[ 附注]( 1 )本品可与西皮氏散II 号交替使用以纠正氧化镁致泻的缺点,按病情也可以单独服用。
(2)氧化镁露置空气中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份,形成碳酸镁,降低制酸力,故贮存时应注意防潮。
2.碳酸氢钠、次碳酸铋散(西皮氏散II 号)的制备[ 处方]碳酸氢钠180g次碳酸铋30g[ 制法]将碳酸氢钠置乳钵内研细,然后按等量递加法与次碳酸铋混合均匀,分成10 包,每包 2.1g 即得。
[ 附注]本品可与西皮氏散I 号交替使用,以纠正次碳酸铋所引起的便秘的缺点,按病情也可单独使用。
次碳酸铋可用沉降碳酸钙代替。
3. 解毒散的制备[ 处方]药用炭 5.0g氧化镁 2.5g鞣酸 2.5g 混合制成散剂[ 制法] 取氧化镁先单独研细,加鞣酸混和,再加药用炭研和至色泽一致,无颗粒为止。
[ 附注](1)用玻璃乳钵(2)用放大镜观察均匀度4. 健胃散的制备[ 处方] 复方龙胆酊2ml 碳酸氢钠3g 混合作成散剂分成六包[ 附注] 这是含酊剂的散剂,考虑一下,如何制备才能达到干燥疏松?5. 复方乙酰水杨酸散的制备[ 处方]乙酰水杨酸 2.3g 非那西汀 1.6g 咖啡因0.35g 混合作成散剂[ 制法] 按等量递加法进行混合,研匀,分成10 包。
[ 附注] 乙酰水杨酸在潮湿空气中水解,带酸味不能供内服用。
[ 思考题] 何谓等量递加法。
这种方法有何优点?6. 硫酸阿托品散剂的制备[ 处方] 硫酸阿托品0.0005g 乳糖适量给与同量10 包标记:需要时服一包[ 制法] 取乳糖0.5g ,置于玻璃乳钵中研磨,再称取1:100 硫酸阿托品倍散0.5g 与乳糖研磨至混合均匀,分成包即得。
[ 附注](1)称微量药物应选用1%感量的天平。
由于主药属于毒性药品,剂量要求严格,故需用重量法分剂量。
(2)用玻璃纸称取。
(3)用玻璃乳钵研和,先用少许赋形剂饱和乳钵表面自由能,再将其科赋形剂与主药按等量递加稀释法加研和均匀。
(4)用放大镜检查,要求色泽均匀。
(5)乳钵用后,充分洗净,以免残留污染其它药品。
[ 思考题](1)在药房工作中,为何往往将毒剧药预先配成倍散?(2)怎样配备胭脂红乳糖?1%甲基(3)要配每包含5mg的三氧化二砷散剂100包(每包重0.3g )试计算用2%三氧化二砷倍散若干?兰乳糖若干?(4)含医疗用毒性药品散剂的配制要点有哪些?7.复方枸橼酸钠散的制备[ 处方]氯化钠 3.5g氯化钾 1.5g枸橼酸钠 2.9g葡萄糖22g[ 制法] 取以上四种药物,分别研细,混合均匀,制成一包即得。
[ 作用与用途] 用于补充体内电解质和水分。
[用法与用量] 取1 包加1000ml 温开水,溶解后口服。
[ 附注] 本品可用于腹泻呕吐等引起的轻度或中度脱水。
本品中氯化钠、氯化钾可补充体液内电解质;枸橼酸钠可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10(三)含共熔及引湿性、浸膏、中药散剂的制备1 .痱子粉的制备[ 处方]薄荷脑 6.0g樟脑 6.0g麝香草酚 6.0ml薄荷油 6.0ml水杨酸11.4g硼酸85.0g升华硫40.0g氧化锌60.0g淀粉100.0g滑石粉加至1000.0g[ 制法] 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研磨至全部液化,并与薄荷油混合。
另将升华硫、水杨酸、硼酸、氧化锌、淀粉、滑石粉研磨混合均匀,过 1 20目筛。
然后将共溶混合物与混合的细粉研磨混匀或将共熔混合物喷入细粉中,过筛,即得。
将25g痱子粉用目测法分成10包,用四角包包装。
[ 附注]( 1 )处方中成分较多,应按处方药品顺序将药品称好。
(2)处方中麝香草酚、薄荷脑、樟脑为共熔组分,研磨混合时形成共熔混合物并产生液化现象。
共熔成分在全部液化后,再用混合粉末或滑石粉吸收,并通过筛2-3 次,检查均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