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常数》导学案(第3课时)高二班第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课标要求】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难点重点】1、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2、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新课导学】三、化学平衡常数阅读教材28—29页,分析29页表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 K=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越大,它向正反应进行的越大,即该反应进行的越完全,越大。
讨论:K受什么因素影响?阅读教材例1、例2完成练习。
【练习】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 Fe(s)+C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O2)/c(CO),已知1100℃时K=0.263。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平衡常数K 值。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 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 v逆,其原因是:此时c(CO2)/c(CO)<0.263因温度不变,K值不变,为增大c(CO2)/c(CO)到比值需v正> v逆.例9.某温度下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是50,在这个温度下使H2与I2(g)发生反应,反应开始时,碘蒸气的浓度是1mol/L,当达到平衡时c(HI)=0.9mol/L,求H2的转化率。
【及时训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①PCl5(g)PCl3(g)+Cl2(g)②2HI(g) H2(g)+I2(g)③CaCO3(s) CaO(s)+CO2(g)④Fe3O4(s)+4H2(g) 3Fe(s)+4H2O(g) 【过关检测】1、已知在450℃时,反应H2(g)+I2(g) 2HI(g)的K为50,由此推断出在450℃时,反应2HI(g)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A、50B、0.02 C100 D无法确定2、 x、y、z都是气体,反应前x、y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测得反应物总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物总的物质的量,则平衡时x的转化率()A.80%B.20%C.40%D.60%3、在恒温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能充分说明反应 2NO+O22NO2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反应容器中的气体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B. 生成O2的速率与生成NO2的速率相等C. NO、O2、NO2各浓度之比为2:1:2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一定4、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D. 1个N≡N键形成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C. A的物质的量浓度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6、对于反应2X + Y 2Z(ΔH<0),若升高温度则能使()A.反应速率不变,Z的产量减少B.反应速率增大,Z的产量减少C.反应速率增大,Y的转化率升高D.反应速率减小,Z的产量增大7、反应 2A(g) + B(g) 2C(g);△H > 0 。
下列有利于生成C的是()A. 低温、低压B. 低温、高压C. 高温、高压D. 高温、低压8、化学反应2A+B2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C增加,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B、没有显著热量变化C、吸热反应D、原平衡没有移动9、对已达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反应A(g)+3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 (g )bB (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70%,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少了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 .a>b1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 (g )+CO(g )=21N 2(g )+CO 2(g );ΔH =-373.2 kJ / mol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13、可逆反应:A+ B(s) C,达到平衡后,无论加压或降温,B 的转化率都增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为气体,C 为固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A 为固体,C 为气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A 为气体,C 为固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A 、C 均为气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4、对于mA(气)+nB(气)pC(气)+qD(气)的平衡体系,当L 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从16.5变成16.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p+q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m+n<p+q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C .m+n>p+q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 .m+n<p+q ,逆反应是吸热反应15、恒温条件下,把NO 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 2(g) N 2O 4(g),达到平衡后,慢慢压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体积减半,则压强为原来的两倍B. 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一定会变浅C. 体积减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2倍D. 平衡向左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 16、N 2 +3H 22NH 3平衡时,N 2 、H 2、NH 3的物质的量各为1mol 、3 mol 、2mol①若温度、容积一定,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N 2,平衡向 移动②若温度、容积一定,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N 2、3 mol 、2mol 平衡向 移动。
③若温度、容积一定,向容器内充入1 molHe,平衡向 移动。
④若温度、压强一定,向容器内充入1 molHe,平衡向 移动。
17、Fe 3+和I -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I -+2Fe3+2Fe 2++I 2(水溶液)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 4萃取I 2,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不)。
18、固定体积密闭容器内,加入2mol A 、1mol B ,发生反应:A(气)+B(气)2C(气)达到平衡时,C 的质量分数为W 。
在相同条件下,按下列情况充入物质达到平衡时C 的质量分数仍为W 的是( )A.2mol CB.3mol CC.4mol A 、2mol BD.1mol A 、1mol C19、在一个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 和1molB ,发生反应:2A(气)+B(气)气)+D(气),达平衡时,C 的浓度为W mol/l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 mol/L 的是( )A.4molA+2molBB.2molA+1molB+3molC+1molDC.3molC+1molB+1molDD.3molC+2molD 20、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2Q(g)+n R(g)。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少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 值是( )A.4B.5C.6D.721、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中,加入mmolA 、nmolB ,发生如下反应:mA(气)+nB(气)pC(气)。
平衡时,C 的浓度为Wmol /L 。
若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起始时加入amolA 、bmolB 、cmolC ,使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mol /L ,则a 、b 、c 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 A.a:b:c=m:n:p B.a:b=m:n ap/m+c=pC.mc/p+a=m,nc/p+b=nD.a=m/3,b=n/3,c=2p/32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g )+H 2(g)CO (g )+H 2O (g ),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中 c (CO )不变(c)v正(H2)= v逆(H2O)(d)c(CO2)= c(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