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局部阻力的计算与管路计算(共用)

局部阻力的计算与管路计算(共用)


作业 长学时: 短学时:
第五节 管路计算
第一部分 概述
化工生产中的管路
(据连接方式不同)
简单管路 复杂管路
设计型问题
管路计算
(包括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
操作型问题
(1)操作型问题
管路系统已定,考察操作条件(如阀门开度)改变时对流动参数(如流量、 压力)的影响,或核算某项技术指标(如泵的扬程、轴功率是否够用)。
+

ζ
⎟⎟⎠⎞
u2 2
(J/kg)
管子出口处出口阻力损失,1
管子进口的进口阻力损失,0.5
小管中平均流速
∑ ∑ ∑ Σh f = h f + h′f = ⎜⎜⎝⎛ λ ⋅
li + d
le +
ζ
i
+
ζ
c
+
ζ
e
⎟⎟⎠⎞

u2 2
管路系统中全部管件与阀门的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法或阻力系数法可任选。 (与管件与阀门不同,管子进、出口阻力一般只用阻力系数法,不用当量长度法)
使用柏努力方程计算时遇到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截面选在管口内侧时: 没有出口阻力损失。 流速为管内截面上平均速度。 静压强近似计算可取管外空间的压强:若管子处于水下则为水下的静压,
若喷在空气中则为大气压。
●截面选在管口外侧时: 不要忘记出口阻力。 静压强为管外空间的压强 流速不好确定,因为流通截面积不知道。近似计算可取为0 (流通截面突
(当流体从管路流入截面较大的容器或流体从管路排放到大气时,也是属于流通截面突然 扩大)
损失产生的原因:
以从小截面流向突然扩大的大截面管道为例,由于流体质点有 惯性,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按照管道的形状突然转弯扩大, 即整个流体在离开小截面管后只能向前继续流动,逐渐扩大,这样 在管壁拐角处流体与管壁脱离形成旋涡区。
使总费用最小的平均流速称优化流速,是一个最优化问题,其值需通过经济核算确定:建立数 学模型,以总费用(设备费与操作费之和)作为目标函数,写出约束条件。采用数学规划的方法求出 最小经济费用时的流速,用其算出管径,最后根据管子规格(长P357;短P381 )进行圆整。实际
上,管道直径的确定方法常常不通过优化计算。因为,
惯性(inertia):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流通截面)突然缩小
当流体由大管流入小管 时,流股突然缩小,此后,由 于流动惯性,流股将继续缩 小。直到截面A-A处,流股截 面缩到最小,称为缩脉。
经过缩脉之后,流股开 始逐渐扩大,直至重新充满整 个管截面。在缩脉之前,管内 压力逐渐减小,而在缩脉之 后,流通截面逐渐扩大,会产 生边界层分离和涡流。
∑ ∑ 或
Σ∆p f
= ∆p f
+
∆p
' f
= ⎜⎜⎝⎛ λ ⋅ l + d
le +
ζ
⎟⎟⎠⎞ ⋅
ρu 2
2
(J/m3,Pa)

∑ ∑ ΣH f
=
Hf
+
H
' f
= ⎜⎜⎝⎛ λ ⋅ l + d
le +
ζ
⎟⎟⎠⎞ ⋅
u2 2g
(J/N,m)
实际流体在从上游到下游的流动过程中,机械能是不守衡的。 流动阻力(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如阀门)不断消耗流体自身的机 械能,使其沿着流动方向不断降低。
流体流动时动量传递造成内摩擦力的产生。在旋涡区,流体质点剧烈的碰 撞、混合,动量传递剧烈,流体内摩擦力↑,损耗流体的机械能。
另一方面,旋涡的存在会强化流体内部的相对运动,而相对运动时产生内摩 擦(①有速度差, ②有粘性),消耗机械能。
局部阻力=流体流经这些部件时的摩擦阻力损失+尾流区的形体阻力损失(涡流损失)。
如果做成直角(红色),流通截面从 大截面突然减小,
ζ
= 0.5⎜⎜⎝⎛1−
A小 A大
⎟⎟⎠⎞2
如果做成喇叭口(黑色),流通截面从大截面渐变至A小
ζ
'=
0.5⎜⎜⎝⎛1 −
A小 A中
⎟⎟⎠⎞2
故 ζ '<ζ
2、当量长度法
流体流过某一部件的局部阻力,等价于流过直径相同一定长度的直管阻力
h′f
= λ ⋅ le
第二部分 管路计算
一、简单管路
流体自进口至出口始终在一条管路中流动,没有分支或汇合的管路。往往由 若干段直径不同的管子串联而成。
1、特点(即质量衡算和能量衡算)
①通过各段的质量流量不变,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则简化为体积流量不变
Vs,1 = Vs,2 = LVs,n = cons tan t
②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机械能的损失)为各段管子上阻力损失(机械能的损 失)之和
流体流经特殊形状的固体 表面时,由于流道的急剧变 化,流体的流速和流动方向突 然发生变化,产生边界层分 离,导致涡流的产生。
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 可简单地理解为,因为流体 在这些部位产生了旋涡引起。
分离区
分离区
突然扩大
分离区
三通汇流
分离区
分离区
突然缩小
管道弯头
分离区
闸阀
分离区
管道进口
流通截面突然缩小的那个图,有些教材没画粗管中的有涡流,只有细管中示意了涡流。
三、局部阻力的计算方法
1、阻力系数法
局部阻力损失表示为动能的倍数。
h′f

⋅ u2 2

H
' f

⋅ u2 2g

∆p
' f

⋅ ρu2
2
ζ——局部阻力系数,无量纲。一般由实验测定,收录进手册。 u——与该局部阻力部件连通的两根管子,其中小管中的平均线速度。
①管件与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ζ
查有关手册。短P43表1-2。
②流通截面突然变化的局部阻力系数ζ
特殊情况,不用通过实验测定,可导出理论公式:
●流通截面突然扩大的ζ
ζ
= ⎜⎜⎝⎛1−
A1 A2
⎟⎟⎠⎞2
exit
对于管子出口, A1 ≈ 0, A2
ζe =1
1 2
(出口:流体自管子进入容器或排放到 管外空间)
●流通截面突然缩小的ζ
ζ
= 0.5⎜⎜⎝⎛1−
A2 A1
∑ ↑ We
=
∆z
+
∆(u2 2
)
+
∆p
ρ
+

hf
给定输送任务(如流量m3/s)的情况下,输送机械的功率↑
Ne=ρVs.We,故操作费↑。 而且,流体输送机械提供的的外加机械能相当一部分转化为对
流动无益的热量,输送机械能量的有效利用率低,不经济。
费 用
总费用
操作费
设备费
u opt
平均流速u
Vs一定: 若选定的u ↑,操作费↑ ;但d ↓ ,设备费↓。 若选定的u↓,操作费↓;但d↑,设备费↑。
∑ ∑ ∑ ∑ hf = hf ,1 + hf ,2 +L hf ,n
管口内侧流体的机械能:动能、
位能、 静压能按管外空间压强
管口外侧流体的机械能:动能按0、 位能、 静压能为管外空间压强
动能消失了(变为0):全部用于出口阻力损失
实际可观察u3并不等于0,只是因为流通截面积A3比A2大很多,故u3<<u2,可从右式中忽略掉。u22 2
=
u32 2
+ςe
u22 2
截面选在管口内侧和外侧时柏努力方程都成立,计算结果相 同。天大:P66例1-24,P57,P134习题3。短: P64例1-31
工程上依据经验总结,已有某些流体经济流速的大致范围 (p17表1-1;短p50表1-3 )。
故已知输送任务流量, 在设计管路输送系统时,参考那个表:
●查表(长p26表1-1,短p50表1-3 ),确定各种流体在管内合 适的流速;
●根据输送体积流量计算管径,圆整;查管子的国家标准 (P314;短P381 ) ,选规格;再核算是否符合经济流速。
当量直径:4倍的流通截面积与润湿周边长之比,即
de
=
4A Π
润湿周边长度:指流通截面上,固体壁面被流体润湿的总长度。
矩形管润湿周边长度=4个边长度和
同心套管润湿周边长度=内管的外圆周长+外管的内圆周长
当量直径的定义是经验性的,并无理论根据。据此计算的非规则管中的流动 阻力与实际有一定偏差。
②湍流时的λ查moody图;层流时需要对摩擦系数公式矫正
(2)设计型问题
给定输送任务(如流量Vs),要求设计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管路。关键在于 确定优化的管径。
管子中的平均线速度: u = Vs A
流通截面积:A = π d 2
4

d = 4Vs
πu
Vs一定:u ↑,d ↓
对于给定的流量,输送流体的平均流速(或管径)不是任意选都可以,影响 设备费和操作费。
获取途径:
①湍流情况下: 管件、阀门的le见 长P43图1-26;短P43表1-2。
② le/d查有关手册。
各种管件、阀门结构及 制造精度相差很大,手册中 查到的当量长度和局部阻力 系数只是约略值。故
局部阻力的计算只是 一种估算。
四、管子出口截面的选取
近似计算:取管外空间压强p3
取在管口内侧:
gz1 +
λ(Re) ⋅ l
d
⋅ u2 2
=
32µl
d2
u
∝ u (层流)
hf
=λ⋅ l
d
⋅ u2 2
λ(Re, ε ) ⋅ l ⋅ u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