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3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2013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易错提示: 误区一:对世界某一部分(方面)的看法及观点就是世界观。 注意: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 本观点。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而客观世界又包括自 然界和人类社会。只对整个世界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的看法, 不能说是世界观。如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月亮围绕地球运转的 观点,不能说是世界观,只能说是自然观;如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 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或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吃喝玩乐的观点,也都不 是世界观,而是人生观。当然,世界观与自然观和人生观有着密切 的联系。世界观对自然观和人生观起着统帅和决定的作用。世界观 决定自然观和人生观,自然观和人生观反映或体现世界观。
易错提示: 误区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有本质的区别,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 学”,企图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哲学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十分 错误和有害的。 误区二:有不少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照 样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因此从事科学研究并不需要学习马克思 主义哲学。 注意:上述情况的确存在,但不能因此得出学不学马克思主义没有 关系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们的 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误区三: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思维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⑤____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 哲学与其他 ⑥________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 具体科学 学科的关系 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 美 供世界观和⑦______的指导 好 哲 方法论 生 学 活 是 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 的 什 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 向 么 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⑧____ 精华 导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指导 哲学的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⑨_____ 作用 作用 社会变革 哲学是⑩________的先导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研究 对象 整个世界 具体科学 某一特定领域
区 别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 的一般规律 的特殊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 ②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判断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 √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误区警示] ①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 哲学。②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 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 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 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 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论的关系及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总览知识体系
哲学与世界观:哲学是关于①______的学问, 美 世界观 好 哲 哲学 是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 生 学 与世 思想体系 是 界观 化、理论化而形成的②________ 活 的 什 和方 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决定③______, 方法论 向 么 法论 ④______体现着世界观 方法论 导
.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 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上述两点表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易错提示: 误区二:世界观就是哲学。 注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 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人人都有,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 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般人的世界观并不就是哲学,只 有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进行概括和总 结,把一般人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才 形成了哲学。所以认为哲学是世界观的观点是正确的,而认为世界 观就是哲学的观点则是错误的。 误区三: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注意: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 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错误 的哲学。
本书四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
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 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是什么(物质 ·意识 ·实践) 世界是怎样的(联系 ·发展 ·矛盾 ·创新)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历史 的真谛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复习哲学应掌握的基本要求:
能够根据概念定义明确指出“是什么”与“不是什 么”,即“划清界限”。如:事物现象间的联系、偶 然联系不是规律;规则、条文不是规律。 知道概念反映的对象“包括什么”。 如:学习物质概念,就必须明确自然现象是物质现象, 生产方式等社会现象也是物质现象。 理解一些概念间的联系。 如:“认识”与“真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2013高考一轮复习
2013年8月26日星期W
《生活与哲学》复习指南
【全书基本框架】
1、前言(致同学们)和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 (1)什么是哲学?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4、5课) (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7-10课)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 (第6课) 3、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历史观。(第11课) (2)价值观。(第12课) (3)人生观。(第12课)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联 ②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 系 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注意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 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 成为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全书主题的确立)
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 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 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 —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课 美好 生活的向导 第二课 百舸 争流的思想
• (2010高考全国卷第 20小题)“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 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 合理性在于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 括 •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 得进展 •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 论的指导作用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 第三课 时代 的精神上的精华 精神的精华 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综合探究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知识结构
哲学就在我身边(产生)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导
生活与哲学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的艺术 (功能)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什么哲学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 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 区 学问 别 ②主体不同:世界观自发形成,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 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哲学家) ③特点: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 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有序、逻辑和完整的 体系
(2)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 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 法论的世界观。
3.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 的学问。
易错提示: 误区一:哲学都是科学的、正确的。 注意:哲学也有正确和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误区二:任何哲学都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注意: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客 观世界的反映所形成的哲学内容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用错误的哲学 内容,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去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就不可能 给人们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人们也就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因此,只有真正的哲学,即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 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
• (2009· 上海)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 • 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 A.民间的“实惠”思想 • B.《老子》的思想 • C.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思想 • D.《本草纲目》的思想
解析 民间的“实惠”思想不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A 不选;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和《本草纲目》的思想 不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故C、D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