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护理学 绪论

内科护理学 绪论

触诊可以补充视诊的某些不足。

触诊一般用手掌面或者其尺侧,掌指关节部掌面和手指指腹进行,先触健侧后触诊病侧,由浅入深。

体温低于35度为体温过低,高于37.5为体温过高。

速脉每分钟超过100次,见于发热贫血甲亢心功能不全周围循环衰竭心肌炎病人
缓脉每分钟低于60次,见于颅内压增高黄疸甲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
水冲脉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等使脉压增大的疾病
交替脉是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
奇脉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的病人。

不整脉见于房颤的病人。

计数脉搏时间至少要一分钟
呼吸大于24次为呼吸增快。

少于12次为呼吸减慢
潮式呼吸为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所造成。

比奥呼吸是呼吸中枢兴奋性显著降低的表现是病情危急的征象。

酸中毒大呼吸,即库氏呼吸,呼吸加深频率快,见于代酸。

呼吸浅快见于呼吸道阻塞,肺气肿,呼衰病人。

血液中还原性血红蛋白的绝对量超过50g/L可引起发绀。

粘液性水肿成为非凹陷性水肿。

瘀点直径不超过2mm,3-5mm为紫癜,直径超过5mm为瘀斑。

蜘蛛痣与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灭活减少有关。

扁桃体肿大一般分为三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1度,超过咽腭弓者为2度,扁桃体达咽后壁中线者为3度。

正常情况下浅表淋巴结不大,不易触及,表面光滑,质软,可活动,不与周围组织粘连
肺癌多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窝淋巴结群转移,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结核多发生在颈部,与周围组织粘连火相互粘连,晚期破溃形成溃疡。

全身淋巴结肿大见于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

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纵膈肿瘤可将气管推向健侧,如有广泛胸膜粘连肺不张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语颤减弱见于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膜腔积液气胸的病人。

语颤增强见于肺组织炎症或肺实变的病人。

叩诊肺部正常时清音。

过清音见于肺气肿的病人,浊音或实音见于肺炎、胸膜腔积液、肺部肿瘤的病人,鼓音见于气胸的病人。

肺泡呼吸音分布在前胸上部、腋下及肩胛区下部,吸气时间长于呼气时间
支气管呼吸音分布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6-7颈椎、第一胸椎附近,呼气时间长于吸气时间;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分布在胸骨角附近及肩胛区上部第3-4胸椎水平,呼气吸气时间相等。

湿罗音如局限于肺的某部提示该部有炎症,如发生在两侧肺底,见于肺下部炎症或肺淤血病人,如两肺布满湿罗音见于急性肺水肿的病人。

一侧胸膜腔积液或积气时,心尖搏动移向健侧,一侧肺不张时,心尖搏动移向患侧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是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征象之一。

颈动脉搏动常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甲亢及严重贫血。

多为病理性。

左心室肥大触诊常见抬举性搏动。

心包摩擦感提示心包膜有炎症。

心脏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区,即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区,第一听诊器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体下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处。

心音增强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发热,甲亢等病人;心音减弱常见于心肌炎、心梗、休克等病
人。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人板状腹。

结核性腹膜炎病人腹壁有揉面感,好发于青年女性。

脾脏轻度肿大即深吸气是脾下缘在左侧肋下不超过3cm; 中度肿大脾下缘在肋缘下3cm至脐水平线;高度肿大脾下缘超过脐水平线下。

腹部触诊明显鼓音可见于胃肠高度胀气,胃肠穿孔病人。

正常肝浊音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水平至右肋弓下缘,肝浊音界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病人,缩小见于肝硬化、急性肝坏死病人;消失见于急性胃肠道穿孔病人。

移动性浊音是腹腔内游离腹水超过1000ml,见于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病人。

正常人的肠鸣音每分钟4—5次,超过10次为肠鸣音亢进,见于急性肠炎;持续3—5分钟以上才听到一次货听不到肠鸣音,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有肠麻痹存在。

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巴比妥类,吗啡等药物中毒病人;散大多见于视神经萎缩,阿托品药物中毒及深昏迷的病人;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颅内病变,如颅内出血,脑肿瘤及脑疝等。

两侧瞳孔散大伴对光反射消失为濒死状态的表现。

腹壁反射消失见于胸髓病损,锥体束病损及昏迷病人。

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多为器质性病变,如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等下运动神经元病变;亢进见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脑膜刺激征三大表现:颈项强直,克尼格征,布鲁金斯基征。

血红蛋白HGB参考值是:男120--160g/L 女110--150 g/L
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
血小板参考值:(100~300)×109/L
正常尿量为1000-2000ml/d,小于400为少尿,小于100为无尿。

胆红素尿多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尿比重大多波动在1.015-1.025。

离心沉淀后尿沉渣每高倍视野3个以上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

5个以上白细胞称镜下脓尿。

正常人尿中不易见到上皮细胞,出现大量上皮细胞表示泌尿系统有炎症。

大便潜血试验三日内不得食用铁剂,维生素C,动物血,肝脏,绿叶蔬菜,瘦肉等。

内生肌酐清除率参考值109—148L/min,平均值128 L/24H
12小时夜间尿量不得超过750ml
正常人血蛋白总量为60—80g/L其中白蛋白(A)为40-55g/L,球蛋白(G)为20-30g/L,A/G 之比约为1.5-2.5 :1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1.7-17.1umol/L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大于80U/L以上有诊断价值。

ALT显著增高见于急性肝炎;中毒增高见于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炎;轻度增高见于胆道疾病,心肌炎,脑血管疾病等。

血清中钠的浓度,正常值是135-145mmol/L
血钾正常值:3.5-5.5mmol/L;(1)血清钾>5·5mmo1/L为高血钾,见于:
①钾排出减少,如肾功能衰竭少尿期,长期口服安体舒通、氨苯喋啶等利尿剂,肾小管排钾功能缺陷,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尿毒症。

②细胞内钾外移,如挤压伤、溶血等。

(2)血清钾<3·5mmo1/L为低血钾症,见于:
①钾丢失过多,如严重腹泻、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用排钾利尿剂。

②钾分布异常,如低钾性周期麻痹在发作时血清钾下降,可低至2·5mmol/L,但在发作间歇期血清钾可正常。

血清氯化物测定95-105mmol/L
CT具有无创伤,分辨率高,定位准确和安全迅速等优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