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题一、选择题1.(D)是消除成员国在贸易及生产要素等方面的障碍,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的一体化方式。
P59A.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C.自由贸易区D.经济一体化2. 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将(B)引入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一成员提供给第三方的优惠(优待、特权、豁免)均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方。
P165A.国民待遇原则 B 最惠国待遇原则C.互惠互利原则D.透明度原则3.甲国生产手表需要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劳动日,乙国生产手表需要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A.甲国出口手表和自行车B.乙国进口手表和自行车C.甲国出口手表,乙国出口自行车D.甲国出口自行车,乙国出口手表4.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与地区间所组成的一体化是(B)。
A.垂直经济一体化B.水平经济一体化C.部门经济一体化D.全盘经济一体化5..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缔约国对方的特权、优惠及豁免待遇,应与缔约方给予( D )。
A.任何第三国的待遇相同B.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C.第三国或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D.其参加的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的待遇相同6.( B )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
P45A.技术差距理论B.需求偏好相似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7.假定一国以2000年为基期,2004年出口价格指数为70,进口价格指数为120,那么该国2004年的贸易条件为( C )。
A.36B.50C.58.3D.171.48.关税按照征税的目的可分为( A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B.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C.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制D.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和选择税9. 外贸企业实施( D ),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外贸公司与外贸生产企业、供货基地之间存在的相互分离、信息隔绝状态,为寻求更为合理的外贸生产、营销组织形式而实行的战略。
P111-124 A. “实业化”战略 B. “集团化”战略C. “国际化”战略D. “股份化”战略10.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是( C )A. 规模经济B. 需求偏好的相似性C. D. 产品流向的双向性产品的差异性11 . 根据关税同盟效应的基本理论依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P60A.当成员国生产部门重叠并竞争激烈的时候贸易创造效应更显著B.关税同盟包括的成员国越多、在世界生产和贸易中所占比重越大,贸易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C.建立关税同盟之前各国的关税水平越低,建立同盟后的贸易创造效应越大D.各成员国地理差距越小,贸易创造效果越好12. 下列( D )机构的设置不是WTO的组织制度创新的表现。
P74A.服务贸易理事会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理事会C.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委员会D.收支平衡委员会13.里昂惕夫最开始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美国的进出口情况是为了验证( A )P43 A.H-O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新贸易理论D.绝对优势理论14.根据H-O理论,在两国贸易模式下,一国稀缺资源要素价格将因贸易而(),该要素所有者(P42-43 。
)A B.下降、利益受损 A.上升、获益获益上升、利益受损 D.下降、C.P126-127 15.以下不属于经纪人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是(D)。
A.无抵押采购商品贷款。
.货物单据抵押贷款。
B C.承兑出口商汇票。
.预付款D 16.A 产业内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是()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B.需求偏好的相似性 A.规模经济产品流向的双向性D. C.产品的差异性P186-187 )做法是不应该提倡的。
D17. 在应对贸易摩擦时,企业的(企业应当是应对贸易摩擦的主导力量A. 企业要熟悉贸易救济措施的有关规定,协调出口策略B. 企业要积极应诉,利用规则,寻求保护自身权益C. ”出口转内销战略巧妙规避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D.实施“P147 B 18. ,()主要指服务的提供者在本国的国境内向另一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跨境交付 B. 商业存在A.自然人流动D. 境外消费C.二、名词解释P231.机会成本所谓的机会成本,是指一国特定有限的资源用于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商品时的选择成本,即一种资源用于生产某种商品时,等于牺牲了用同一资源生产另外种类商品的机会。
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因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不得不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量或价值。
P682.外贸体制所谓外贸体制,就是外贸直接生产性与非直接生产性组织制度的总和。
3.购并—又称吸收合并,即两种不同事物,因 Acquisition)。
兼并并购的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兼并(Merger)和收购(故合并成一体。
4.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是指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外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遵循“两优取重,两弊取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则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5.贸易条件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指一国单位出口商品价格和单位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P1286.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为了支持及扩大本国出口,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产品出口,加强国际竞争能力,在国家或政府利息补贴、信贷担保等政策扶持下,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品商(或其银行)提供的利率较低,期限较长(一年以上)的贷款。
它是外贸企业通过融资,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形式。
、简答题三简述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精品文档.精品文档P422.H-O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关于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1. 关于国际贸易的影响2. 关于国际贸易造成的各国收益增长3. 3.中国运用经济调控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意义何在?)经济调控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管理的主要手段(1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宏观调控方式,应当是以经济杠杆为重要手段,让市场机制居于调节的中枢。
)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要求(2以世贸组织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主要是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基础,外贸宏观调控方式要求间接化,即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外贸企业的经济活动,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
五、计算题亿美158006万亿美元,出口贸易额约为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1. 14000元,进口额约为亿美。
(1)什么是外贸依存度?计算公式是什么?P10所谓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依赖对外贸易的程度,或者说,是外贸进出口活动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外贸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X100%外贸依存度=(进口+出口)/国内生产总额X100%出口(进口)依存度:即一国出口总额(进口)/其国内生产总值X100%(2)计算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
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15800+14000)/60000X100%=49.67%中国的进口依存度=14000/60000X100%=23.33%中国的出口依存度=15800/60000X100%=26.33%2.已知某国某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1)居民消费6054亿元(2)政府消费2000亿元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总投资2546亿元(4)出口2100亿元(5)进口2300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要求计算:(1)什么是GDP?“吸收法”GDP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的提供劳务的市场价格的总值。
GDP = C + I + G +(X-M)GDP = 消费+ 投资+ 政府支出+ 出口-进口(2)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计算该国的GDP。
GDP =6054+2000+2546+2100-2300=10400亿元(3)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有哪些积极作用?1、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最基本的作用来说,它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必要补充环节,完成价值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良性运行,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社会生产要素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才能顺利运行,简单的社会再生产才能得以实现。
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包括国内生产、国际消费和国际生产、国内消费量几个基本方面),转换使用价值形态,满足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比例(包括物质的和价值的)关系,对国民经济起着补充、调剂、促进和推动的杠杆作用。
根据凯恩斯的“吸收法”(absorption approach): Y=C+I+G+(X-M)。
其中Y为国民收入总额,C为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X为出口,M为进口。
假定其他项为A,则进出口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与其他项目之间的差额具有平衡作用。
即:Y-A=X-M。
由于相对而言,进出口贸易比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活动更加具备弹性或可调节性,因而对外贸易在满足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比例关系方面,能够起到补充、调剂、促进和推动的杠杆作用。
2、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扩大作用对外贸易具有创立效应,对外贸易使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进行销售,扩大了本国产品的需求量,同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节约国内劳动成本,进而实现价值的增殖。
贸易的创立效应又由于内部作用机制和外部作用机制两种因素得以加强。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内部作用机制,即对外贸易乘数作用,是指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关系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加倍效果。
由于对外贸易扩大了本国产品的市场,它对于拉动国内需求,扩大产业规模经营和成本节约,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溢出效应”,即他国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各部门收入和消费对本国产生的拉动本国出口需求和增加本国出口额的作用过程:①无储蓄、投资的均衡开放经济状态时:△Y=△X K,K=1∕MPM②有储蓄、投资的均衡开放经济状态时:),K=1∕(MPS+MPM△Y=(△X+△I) 1∕(MPS+MPM)是边MPSMPM是边际进口倾向,其中:△Y为国民收入增量,△X为出口增量,△M指进口增量,△I指投资增量,为对外贸易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