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及启示

浅析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及启示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析德国鲁尔区工业旅游的模式及启示课程名称:国际旅游案例分析考查学期: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名:***学号: **********院系专业: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成绩:指导教师:***2014年月日浅析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及启示摘要:工业旅游分为工业生产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两大类。

我国主要发展的是工业生产旅游,而国外是从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开始的。

德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典范—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有工业博物馆模式、景观公园模式、商品集散地模式、政府整体规划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等模式。

在我国,发展工业遗产旅游。

关键词: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模式;启示。

工业旅游分为工业生产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两大类。

我国主要发展的是工业生产旅游,而国外是从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开始的。

德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典范—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有工业博物馆模式、景观公园模式、商品集散地模式、政府整体规划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等模式。

在我国,发展工业遗产旅游要注意分析目标市场,产品不能雷同要有创新,打造工业旅游带,发展为镶嵌在城市中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明珠。

工业旅游分为工业生产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两大类。

工业生产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以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企业的文化等为依托而开展的游览、学习的体验活动。

而工业遗旅游是从工业化到逆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

具体而言,就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改造成为一种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观光、休闲旅游的新形式。

工业生产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的关系如何?中国主要发展的是工业生产旅游,而国外是从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开始的。

我国国内的工业生产旅游大多数为工业生产仍在进行,而工业旅游并非这些企业的主业,是为了宣传本企业产品而为之。

国内发展工业生产旅游比较成功的例子有青岛海尔、上海宝钢等;而国外的工业遗产旅游多数是在废弃的工厂上所运营的一种循环经济。

国外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最典型的例子是德国的鲁尔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深刻的历史背景一、鲁尔区是德国中部最重要的工业区,它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

第一次是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产业结构从煤炭、钢铁占绝对优势向煤炭、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四个门类为主转化。

第二次转型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目前仍在继续,欲形成以机械制造、专门化工、汽车配件、能源技术、旅游等12 个门类为主的多样化的产业结构。

随着鲁尔区煤炭钢铁企业的破产、倒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 工人失业、人口外迁而引发区域内人口下降、工业污染、区域形象恶化等。

如何对待这些废弃不用的厂房及一系列出现的问题,鲁尔区采取了这样一些方法: 对区域内植被和大气环境恶化、矸石堆积成山、污水和塌陷坑这些环境的破坏进行了治理; 净化了污水; 烟囱建立自动报警系统;回收有害气体及尘装装置;购地出让给企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

鲁尔区主要是在区域内大力开展工业遗产旅游路线。

二、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在世界上大多数炼钢厂、煤矿停业和闲置的情况下,鲁尔区巧妙地将许多“工业大教堂”改建成颇具吸引力的多功能空间,由此达到利用自身遗产的目的,从而来开展工业遗产旅游。

鲁尔区的工业遗址由30 个环绕该地区的游览线路相连接,这条线路包含了一些大城市里的景点,这些大城市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波鸿、哈根、哈廷根等。

其它的工业遗址也各具特色:波鸿的德国矿业博物馆是鲁尔区工业遗产线路的一部分。

游客可随导游到达地下的工作面,这里还重点体现出妇女在采矿中发挥的作用。

人们还可以登上68 米的塔楼俯瞰波鸿的城市风光。

波鸿的铁路博物馆展示了大约180 台蒸汽机车、电动机车、客运车厢、货运车厢,游客每个月都可以参加穿越鲁尔河谷的“蒸汽火车游行”。

多特蒙德的工业博物馆也是工业遗产线路的一部分。

有颇具创意的展览,记载了矿工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其中还有许多互动节目和儿童娱乐项目。

杜伊斯堡的工业遗产线路的一部分即杜伊斯堡风景公园。

在这里人们可以攀岩,在贮气罐里可以游泳和参加跳水训练,还可以爬到鼓风楼的顶端远眺城市风光,还可以参观小农场,还可以在大片的绿地上散步、野餐,还有定期的术家的表演,届时会将几座鼓风炉完全照亮。

三、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对我们的启示我国的工业旅游多为工业生产旅游,当今结合我国的工业及资源现状,我们更应该重视工业遗产旅游。

2009 年中国确定的资源枯竭城市共有32 个,其中有9 个地级市:枣庄、黄石市、淮北市、铜陵市、七台河市、重庆市万盛区、抚顺市、铜川市、景德镇市,此外还有17 个县级市和6 个市辖区。

山西省的孝义市成为列入其中的山西省内第一个资源枯竭城市。

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开始大力发展旅游等新兴产业。

河南焦作、新疆克拉玛依等资源型城市都在发展工业遗产旅游。

具体做法例如可以在工业遗址区开展商业、娱乐业、会展业、博物馆、科技馆、餐饮、电影业、主题公园等。

工业遗产旅游有很高的价值:有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美学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精神价值等。

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就业、吸引投资、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们应该从德国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中得到方法和启示,并结合我国工业及资源的现状适当发展工业遗产旅游。

要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就要对区域内的工业遗产进行清理,查点出地区内有哪些工业遗产遗存。

这项工作必须加快进行,因为有些工业遗产正面临被拆毁,要及时抢救。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现状1. 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兴起的背景大部分人认为,工业遗产旅游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因此,人们将工业废弃地彻底清除,以便吸引新的工业和新的发展机会。

但彻底清除工业废弃地是一个成本高昂的工程,需要有特别的技术方案。

严峻的衰退现实逼迫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和评价工业遗产旅游的概念,英国、美国、瑞典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逐渐促使人们接受了工业遗产旅游。

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真正标志是“工业遗产旅游之路”的策划。

这一策划使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从零星景点的独立开发,走向了一个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开发。

2. 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国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可以从两个层次去分析,从整个区域来看,属于一个由区域综合整治计划所带动的区域性统一开发模式,区域性一体化模式,从各个独立的工业遗产旅游地点来看,又大致存在3 种具体而不同的开发模式。

(1)馆模式。

该模式以“亨利”钢铁厂、“措伦”采煤厂和“关税同盟”煤炭焦化厂最为典型。

亨利钢铁厂位于哈廷根。

该厂建于1854 年,于1987 年倒闭。

目前该废弃钢铁厂已经变成一个露天博物馆,其最大特色是儿童可以参与并在其中的工业设施中开展各种活动,从而大大吸引了亲子家庭旅游者。

导游人员由原厂工人志愿者承担,增添了旅游区的真实感和历史感,同时也激发了社区参与感和认同感,使其具有一种生态博物馆的氛围。

措伦采煤厂位于多特蒙德市,规模较小,厂房建筑保存得比较好,厂房和办公楼的古典风格得到了展现,使这个地方看起来不像工厂,而更像是一座很有历史的大学。

利用废旧的火车皮改装成的园内游览工具,也十分有吸引力。

“关税同盟”煤炭- 焦化厂位于埃森市。

1847 年开始运行,一度拥有欧洲最大的煤井,世界第二大钢铁公司。

1986 年12 月煤井停产,被当地政府列入历史文化纪念地名单。

目前,“关税同盟”煤矿区已变成博物馆并对公众开放。

该矿区内部的废弃铁路和旧火车车皮被用作举办社区儿童艺术学校的表演场地。

焦炭厂基本保留下来,部分被改造成餐厅、儿童游泳池,也可举办会议和节日活动,其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还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和设计公司,成为他们的办场所和作品展览场地。

(2) 公共游憩空间模式。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原为著名的蒂森钢铁公司所在地,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于1985 年停产。

现在被改造为一个以煤- 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面积约2. 3 平方公里,其废旧的储气罐被改造成潜水俱乐部的训练池,用来堆放铁矿砂的混凝土料场,已经成为青少年活动场地,墙体被改造成攀岩者乐园,一些仓库和厂房被改造成迪厅和音乐厅。

投资上百万的艺术灯光工程,更使这个景观公园的夜晚充满了独特的吸引力。

位于盖尔森基兴的“北极星公园”也属于一种大型公共游憩空间的开发模式。

公园入口处高高的煤井架表明了这个公园建立在一个煤矿废弃地上,该地视野开阔,可以举办各种大型的户外活动。

(3) 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位于奥伯豪森的中心购物区。

奥伯豪森是一个富含锌和金属矿的工业城市,1758 年这里就建立了整个鲁尔区第一家铁器铸造厂。

现在奥伯豪森成功地将购物旅游与工业遗产旅游结合起来,在工厂废弃地上新建了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开辟了一个工业博物馆,并保留了一个高117米、直径达67 米的巨型储气罐。

购物中心配套建有咖啡馆、酒吧和美食文化街、儿童游乐园、网球和体育中心、多媒体和影视娱乐中心及由废弃矿坑改造的人工湖,巨型储气罐也成为一个可以举办各种别开生面的展览的实践场所。

鲁尔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经验(1)统一规划、整合开发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建筑展计划,简称为IBA 计划这个计划始于1989 年,由鲁尔区的区域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的长达十年,该计划对鲁尔区工业结构转型旧工业建筑和废弃地的改造和重新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就业和住房等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等等,给予了系统的考虑和规划。

IBA 计划以项目分解和国际竞赛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创意源泉。

正是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计划的实施和推动,促进了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

在对工业旅游遗产的开发上, IBA 计划强调区域性的旅游路线、市场营销与推广、景点规划与组合的一体化。

KVR 作为一个执行IBA 计划的区域规划机构,从1998 年开始,制定了一条区域性的工业遗产旅游路线,从而将全区主要的工业遗产旅游景点整合为著名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RI) 。

该路线包含19 个工业遗产旅游景点、6 个国家级的工业技术和社会史博物馆、12 个典型的工业聚落及9个利用废弃的工业设施改造而成的了望塔。

设立了3 个游客中心,规划设计了覆盖整个鲁尔区、包含500 个地点的25 条专题游线,建立了RI 独特的符号标志———斜插在工业遗产旅游景区的黄色针形柱,与此配套的是若干立式黑色铸铁的旅游信息说明牌。

鲁尔区的经验说明,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区域一体化整合开发,采用对外统一的区域宣传形象促进了其工业遗产旅游的快速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