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图版(上海)第二册第六篇专题19城市的空间结构同步练习题

中图版(上海)第二册第六篇专题19城市的空间结构同步练习题

中图版(上海)第二册第六篇专题19城市的空间结构同步练习一、单选题
1.以下各组城市的排序,符合交通一宗教一资源原因而形成的顺序的是
A.株洲→大庆→拉萨B.伯明翰→郑州→麦加
C.石家庄→麦加→克拉玛依D.宝鸡→大同→洛阳
2.下列首都属于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是
A.华盛顿B.东京
C.巴黎D.伦敦
下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该城镇可能位于
A.我国东南沿海B.印度半岛境内
C.我国西南地区D.西欧平原上
4.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B.东南
C.东北D.西南
5.下列城市中分别以石油、煤矿和铁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是
A.玉门、匹兹堡、伯明翰B.匹兹堡、大冶、包头
C.阿伯丁、鹤岗、平顶山D.大庆、抚顺、攀枝花
6.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
A.平原地区B.山区或丘陵地区
C.内陆地区D.湿润的气候区
7.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功能用地B.住宅区功能用地
C.工业区功能用地D.文化区功能用地
8.下列不属于促进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
A.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
B.拥有发达的铁路网
C.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势平坦
D.能源矿产丰富
9.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这是出于下列哪些原因()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②为了寻求交通方便的地方
③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④为了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是()
A.工业区B.居民区
C.旅游区D.中心商务区
等时线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最远空间范围的连线。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市内交通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地区的等时线在西部和西北部出现明显的“外凸”现象,影响其的因素最可能是
A.交通B.地形
C.降水D.人口
12.从方便工作和生活角度考虑,该市未来兴建城外的住宅区应选择的方位是
A.东南部B.西北部
C.东北部D.西南部
13.下列不属于农业用地范畴的是()
A.林地B.耕地C.水域D.道路
14.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


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①地价便宜②人流量大③接近货源地④道路通达性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5.下图为城市规划示意图,其中布局合理的是()
A.B.C.D.
16.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为普通服装店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星级宾馆
B.甲为面包店乙为汽车销售店丙为家用电器商场
C.甲为珠宝行乙为家具商店丙为面包店
D.甲为星级宾馆乙为珠宝行丙为面包店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为著名的金融贸易区,白天人来车往,可一到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B.建筑物高大稠密
C.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D.内部分区明显
18.与“不夜城”相比,“空心城”没有发挥中心商务区的哪一项功能( )
A.商业活动B.金融贸易
C.通信联络D.休闲、娱乐
19.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
①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
②高楼林立,地价便宜
③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④中心商务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向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0.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21.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_________)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 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_________)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__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故租金最_______。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_区,因这里靠近_______,既有利于_______,又方便_______。

(5)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_区。

(6)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

22.下图是亚洲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分布工业较为合理,则流经该市河流的流向是,理由
是。

(2)A工业区是,理由是。

(3)城市道路分布明显不合理的是,带来的影响是。

(4)钢铁工业应布局在图中A、B、C、D四地当中的,原因是该
地、、。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图所示地区气候干旱。

近年来,因石油资源枯竭,M城日渐衰落,政府计划将M城整体搬迁至N城。

(1)读图1,M、N两城相比,M城有利区位条件主要是____,N城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

(2)读图2,在A、B两个功能区中,住宅区是______,有可能出现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

(3)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是_____,图中直接反映城市化过程的信息是城市用地规模_____。

2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前列,2009年武汉东湖开发区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甲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对武汉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C2.A3.A4.C5.D6.B7.B8.D9.C10.D11.A12.B13.D14.D15.A16.B 17.C18.D19.B20.D
21.C B A 商业区消费人群高住宅区市中心上
下班购物工业区 A
22.(1)西南流向东北自来水厂应该位于河流上游
(2)高速公路穿越老城区加大城市内部交通压力;带来噪音污染。

(3)D 靠近铁矿(原料);交通便利;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大气污染较少。

23.有石油资源(只填资源丰富不得分)水源多交通便利 B A 社会经济发展(或生产力水平提高)扩大
24.(1)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该市(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百万学生集中
在武汉市)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城市第三
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