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临朐县九山初中刘世英【内容标准】1、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意义,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掌握谦让、分享、助人的方法。
【教学目标实施措施】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适当设计教学所需的视频、歌曲、教学图片等教学媒体。
同时我还采用小组讨论与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
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使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活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探究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收获平台——达标测评——拓展提升——布置作业【教学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教学难点】如何为社会做贡献【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搜集谦让的小故事及调查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网上搜索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今年是雷锋叔叔牺牲五十周年,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锋》的故事,感受一下雷锋叔叔带给我们的温暖。
播放视频《雷锋》片段并提问:1、视频中雷锋叔叔的哪些行为令你感动?2、这些行为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活动】学生欣赏视频,思考并回答【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归纳导入新课:雷锋的这些行为都是对社会和他人有利的行为,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作亲社会行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那么我们社会生活中应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养成亲社会行为,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养成亲社会行为【环节二】明确目标【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 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2. 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结合实际认识我们应该养成哪些亲社会行为,并能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3. 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掌握谦让、分享、助人的方法,学会为社会做贡献。
【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读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使全体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
【环节三】探究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让我们一起走进全国十佳少年崔若凡的事迹探究活动一----学会谦让【教师活动】教师课件展示崔若凡事迹一:崔若凡,李鹊镇黄丘中学学生。
从小父母体弱多病,家境的改变并没有影响他的健康成长,他性格开朗、活泼可爱、为人谦逊,礼貌待人。
在班里经常先人后己,他甚至把本属于自己的“市优秀三好学生“的荣誉让给了学习委员。
小小年纪,就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同学中的名人,校园里的风景线。
你认为在崔若凡身上体现了哪种美德?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或者小故事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活动】教师课件补充(六尺巷的故事和现实生活中让座、排队买饭、上车等)。
结合上面的故事和事例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提倡谦让?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谦让【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21,小组讨论交流,然后由小组长代表小组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归纳,课件展示答案并讲述: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在社会生活中谦让并不是无原则的。
也就是说,谦让应有一定的限度,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无理侵犯时要敢于说不,敢于抗争;谦让是建立在自尊自信基础上的,谦让不是自我贬低,学会谦让和敢于竞争并不矛盾。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与你共勉】谦让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对他人的尊重。
探究活动二-----学会分享【教师活动】生活中不仅需要谦让,还需要分享。
让我们继续走近崔若凡事迹二(课件展示)积极动脑、大胆发言是崔若凡上课时的突出表现。
正如老师所说“上课缺了崔若凡,课堂气氛上不来!”他遇事好问个为什么,喜欢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我。
课堂上有时为了一个问题或一种解题方法和老师、同学展开辩论。
对于后进同学,他更是热心帮助,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解难题、将自己总结的好学习方法讲给同学听,经常把自己认为对学习大有帮助的学习资料推荐给同学。
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同学的成绩得到了提高,他自己也收获了很多。
【教师活动】崔如凡的这种行为是怎样的一种行为?【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分享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和别人分享过,它可以是一件具体的物品、一条重要的信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份真挚的感情等。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的人生中有过哪些分享呢?与他人分享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把自己的欢乐与人分享,你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人分享,你会得到信任和友情;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你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
如果你尝试着把“我的”变成“我们的”,你就会拥有“我们的”。
那么分享有什么社会意义呢?【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2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总结答案。
社会是一个合作体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和劳动成果。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
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与你共勉】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探究活动三----学会助人【教师活动】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之外,更需要像雷锋、崔若凡这样无私奉献帮助别人的人,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崔若凡事迹三(课件展示)作为班干部,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他总是主动地帮助解决,对于后进同学,他更是热心帮助,他在班里成立了“帮困小组”,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同学建立“一帮一”对子,班级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并且在生活上总是谁遇到了困难他都伸出援助之手,学校倡议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时,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积攒的14元钱都捐了出来。
崔若凡的什么品质感动着你?你是否有帮助别人或接受过别人帮助的经历?你当时是什么感受?【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并对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帮助他人。
助人是件愉快的事,当看到自己的努力消除了他人的痛苦时,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
那么我们怎样帮助别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在下列情境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人呢?(课件展示)【设身处地,移情训练】填写表格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想法填写表格并发表感想。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学生的想法,课件展示答案。
【教你一招】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在帮助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注意自身的安全,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还要学会明辨是非,以免上当受骗。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与你共勉】帮助他人和得到他人的帮助收获的都是一种幸福。
探究活动四---我为社会做贡献【教师活动】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除了我们要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外,更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做贡献,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崔若凡的事迹四(课件展示)崔若凡热爱劳动,在学校大扫除,他一马当先,卷起裤卷拿起拖把,在卫生死角的地方,有的同学手捂嘴,他却用手去掏那些脏东西,他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
每次大扫除在他的带领下,就把教室及周围的环境整理得井井有条,让人走进教室,心旷神怡。
他经常读书看报了解国家大事,当他得知我国南方遭受雪灾,学校倡议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时,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积攒的14元钱都捐了出来。
他身边的谁遇到了困难他总是伸出援助之手。
材料中崔若凡身上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他是通过哪些方式为社会作贡献的呢?【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课件展示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走进生活】(1)你自己曾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自己有什么收获?(2)你知道近期我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请列举一两例?你是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的呢(3)请简要谈谈你对奉献的理解?【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P24—25,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让我们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积极献言献策,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人人献出一点爱,让我们的世界充满阳光。
(课件展示)【与你共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环节四】--收获平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我会做到____ 。
【环节五】达标测评【我来选择】1、“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
假如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个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就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
”对这句名言理解有误的是()A.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B. 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丰富C. 分享意味着失去,有思想要学会保留D. 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你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2、下列与“我为社会做贡献”这一观点相适应的是()①.小王积极参加珍爱生命,奉献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②.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于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③.小明不愿参加为西部贫困生募捐的活动④.黄伯云孜孜以求,攻坚克难,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不懈努力A ②③.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以团结互助为荣”是“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之一。
帮助他人你首先要做到()A. 注意帮助他人的方式B. 注意帮助他人的方法C. 注意被帮助者的心理感受D. 真诚4、“如果你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那么别人也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你”,这是舞蹈《千手观音》的主题。
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 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收获的是双份快乐B. 别人先要为我奉献,我才肯为别人奉献C. 我们要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D. 生活中,你报人以桃,别人会报你以李【环节六】拓展提升早在2004年,青岛一位神秘女士多次使用“微尘”的名字进行捐款,…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尘”时,一个又一个的“微尘”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