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9课《清末新政》4 华东师大版第五册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9课《清末新政》4 华东师大版第五册
——资料来源:杜恂诚《清季历年设立民用工矿企业经营性质分类》
纺织业新增82家,缫丝业新增70家
29696 10492
8800
,矿冶业新增73家,新建铁路里程
422公里,新增轮船航运业138家, 国1外900贸年 易递增19率0岁5入年7(0万%两以)上19。11年
年份
——数据来源于金—冲—及资料、整胡理绳自武:《张辛海亥鹏革《命中国史近稿代》通史·第五卷》
攻坚之年
1908年8月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
叶宣赫那统拉帝·杏溥贞仪(1835-1908)
爱新皇觉父罗摄·政载王湉(载18沣71-1908)
新政改革 成效显著 问题不小
攻坚之年
重启之年
关键之年
推进之年
转向之年
广东省 谘议局旧址
(今广州中山三路 烈士陵园内)
谘议局代表多由地方士绅组
成,必须年满25周岁男性, 并包括如下条件之一:
皇族内阁 官心相背 中国首届内阁成员合影(1911)
改 革 开 始
1901
革 命 持 续
宪
预
政
备
编
立
查
宪
馆
设 成皇
颁 布 宪
立 谘 议
立族
资 政
内
法 局 院阁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吴
萍
惠浙 上
广
黄
樾
浏
州皖 司安
刺
醴
起起 起庆
杀 事 件
起 义
义
钦 州 起 义
“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 路已绝,将如之何?……近来读书一事人 皆视之甚轻,……则人心何以正,天下何 以安。(1905年10月23日)”
山西乡绅 刘大鹏
科举尽废 ——材料节选自《退想斋日记》
士心浮动
从晚190清1-财191政1年状民况族资本主义工矿企
财政 业增加(6159000家-19,11)资本总额1.4亿元, 这10年是此前40余年的两倍多。
晚清财政状况11)
4169
行政费用
33865
财(政庚子赔款)遍摊于十八省,民间已有
烦言。近则新政所需,无不用其摊派。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各种杂税,省省 不同,府府不同
10000 8800
3000
土药捐、肉捐、骡马捐、茶碗捐、茶摊 1200
捐、剃发捐、妓女捐、粪捐、果捐等六
义
镇 南 关 起 义
义
河 口 起 义
起 义
州 起
花 岗
武
义 起昌
义起
义
“清末新政是中国社会变革 可贵的开端,……蕴藏着足以启 迪后人的东西。”
——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他的著作 《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有这样一句名 言,他说:“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 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 刻。”结合本课内容和所学知识,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有举贡生员以上出身者; 本国或外国中学以上毕业; 本省拥有5000元不动产者;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
各地谘议局代表,30多万人签字 联名信,血书若干,断指若干
各地谘议局代表,2万多
驱散请愿 人签字联名信 各地谘议局代
绅心游离 表55人 资料整理自:侯宜杰《清末立宪运动史》
摄政王 载沣
指陈通省利病 筹计地方治安
——资料来源:张振鶴《清末民变年表》
革命派报刊 《民呼日报》(1909)
1901年
1905年
拉
决
开 新政改革 定
改 革
成效显著
实 行
帷 问题不小 预
幕
备
立
重启之年
宪
转向之年
立专—宪制—政《体论为中亡国国前灭途立种有宪之可毒望。之机》
立宪 立宪 立宪
立宪 立宪
专制国与—自—由《国新优民劣丛之报试》验第场62立。号宪
——资料整理自:楚双志《袁世凯集团与清末新政》
科举一日不废,则学校一日不能大 兴,士子永无实在之学,国家永无 救时之才,中国永无富强之日。
——袁世凯、张之洞联名:《奏请递减科举折》(1903)
废除科举是一项革命性的法令
——时任北洋大学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家立语(1905)
一个传统乡绅日记里的“废科举”
论采用西法 以政务革新为主
湖 广 总 督
张之洞
两 江 总 督
刘坤一
保定陆军军官学堂(1906)
滦州煤矿(1906)
唐山细棉土厂(1902 )
劝业铁工厂(1906)
北洋工艺局(1903)
教育品制造厂(1905)
直隶总督 袁世凯 1902-1906 在任
北洋巡警学堂(1903)
直隶高等工业学堂(1904)
考察26国 访问100多座 历时8个月 行程12万里
1906年 在芝加哥考察
皇位永固 外患渐轻
1905年,赴欧洲考察大臣在罗马
内乱可弥
1901年
1905年 1906年
拉
决
开 新政改革 定
改 革
成效显著
实 行
帷 问题不小 预
幕
备
立
重启之年
宪
设 立 宪 政 编 查 馆
关键之年
转向之年
1908年
颁 布 宪 法
清末新政
采秫粃秆与皇帝共嚼,略 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 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 贴背共坐。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变 巨额代价
巨大教训
在路上(在逃跑)
各武始如因治如中情各 举备裕何人兴何西形就 所始如度才如因政参现 知修何支出何势要酌在
慈禧画像
论育才兴学 以教育改革为主 论致富致强 以变通成法为主
十来种捐税。
——《论近日民变之多》(1904)
29696
13492 10492
,县县不同,名
目不下百数十。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 (1904)
1900年
1905年
1911年
年份
岁入(万两)
岁出(万两)
赤字(万两)
——数据来源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
杂外债税赔款日及增 民一心切捐丧税 失
从1902年到1911年,全国各 地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 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