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

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

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一.一个社会,三个内容:世界近代史从1640午英国资产阶级革争开始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止,约277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讲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

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工人运动史):讲的是无产阶级从产生、发展、壮大以及登上政治舞台,进行夺权斗争,最后取得部分胜利的历史。

③民族解放斗争史:讲的是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英勇斗争的情况。

二.两个时期,三个特点:世界近代史以1871年巴黎公社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至l870年普法战争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即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其特点是:①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资产阶级专政代替封建专制,在欧、美、亚产生了资本主义国家。

西欧是资本主义发源地,随后资本主义就从西欧发展列美、亚洲。

如: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随后美、法也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突破了西欧发展到亚洲和东欧。

如: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进行明治维新,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②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普遍建立起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如: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列19世纪上半期完成;其后,法美也进行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岌展了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增强。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代替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无产阶由形成、发展到壮大,由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斗争,由捣毁机器发展科独立工人运动,登上政治舞台:以致于产生科学共产主义,建立起国际工人组织。

2.从187l年巴黎公社到“一战”结束,是资本主义衰落时期,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

其特点是:①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逐渐出现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出现金融寡头,建立起大资产阶级专政,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如: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出现,“一战”的爆发。

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就是电气化时期,如发电机、电灯、内燃机、电话、电报的发明,使得在科学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工业发展又有巨大的长进,由于生产规模愈来愈大,因而集中程度也就愈来愈高,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从而产生了垄断,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时期。

③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力量更加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深入群众,因而无产阶级就要起来推翻资产阶炙统治,建立无产阶故专政,巴黎公社就是划时代的革命。

巴黎公社失败后,各国建立无产阶饭政党,在此基础上,1889年建立起第二国际,1903年产生了列宁主义,使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三条线索,四个转折点:(一)三条线索:1.资本主义这条线,讲的是资末主义产生、发展、衰落,进入帝国主义。

①17世纪中期是资来主义制度产生时期,标志是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世纪英国处在封建关系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中。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大西洋沿岸,对英国工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毛纺织业成为全国性工业,建立起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阻碍,于是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在革命中新贵族与资产阶级联合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开辟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

②18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制度开始建立,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

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解放了生产力,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使英国首先产生工业革命,第一个建立起以机器生产为主的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大机器生产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确立。

③18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美洲建立,标志是1775一1783年的北美独立战争。

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发展,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其发展,于是产生了独立战争,建立起美利坚合众国。

资本主义制度在美洲建立。

④18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进一步确立,标志是1789一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的统治。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由于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三次推动和挽救了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统治,是世界史上一次资产阶级完全战胜封建贵族的革命,后来拿破仑对欧洲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削弱了当地的封建势力,使欧洲许多国家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动。

⑤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标志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大、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根本矛盾日益暴露,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⑥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体系在世界范围内胜利和确立时期,标志是186l —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以及70年代德、意的统一,他们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在欧、美、亚洲确立起来。

⑦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开始衰落,标志是巴黎公社的建立。

巴黎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

⑧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开姑向帝国主义过渡,最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标志是世界上主要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德、俄、日等)进入帝国主义后,为瓜分世界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⑨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危机的开始,标志是1914年一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大战中,德国爆发了革命,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世界近代史结束。

2.无产阶级这条线,讲无产阶级的形成,壮大和独立登上历史舞台及夺权斗争。

①19世纪30—40年代是欧洲独立工人运动兴起和登上政治舞台时期,标志是183l、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②19世纪40年代是科学共产主义诞生时期,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同时法国工人举行六月起义,这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③19世纪60年代是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加强,标志是1864年第一国际的建立。

④19世纪70年代是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标志是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

⑤19世纪80年代是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是在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的基础上产生了第二国际。

⑥19世纪90年代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泛滥,恩格斯逝世后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产生了修正主义。

⑦20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列宁高举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大旗。

3、民族解放运动这条线,讲的是亚、非、拉美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英勇斗争情况。

①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特点:a.从任务看一反对最早的殖民主义统治者;b.从性质看一属独立战争,主要力量是奴隶,最后都获得独立;c.从作用看一摧毁西班牙、葡萄矛的殖民枷锁,建立了一系列独立国家。

②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特点:a.从任务看一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斗争,主要是反英;b.从性质看一是农民起义,基本力量是农民、手工业者,以农民战争形式出现,并且蒂有宗教色彩。

c.从作用看一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打击了封建主义和殖民统治者。

尤其是英国。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特点:a.从任务看~反帝反封建;b.从性质看—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c.从作用看一在亚洲掀起了第二次革命高潮,在非洲打击了英、意帝国主义,在墨西哥推翻了迪亚新反动政权,打击了美国;d.工人阶级作为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如:1908牛印度孟买工人总罢工,1914年墨西哥工人组织“红色大队”。

(二)四个转折点:1.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西欧从封建社会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是自由资本主义由上升时期开始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它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使资本主义开始衰落。

3.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自由资本主义进人帝国主义的转折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日益发展,集中程度愈来愈高,于是产生了垄断。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它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改变了世界历史方向,划分了整个历史时代。

四、四对矛盾:1.资产阶级、人民群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因为封建专制主义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贵族剥削人民,尤其是农民,因此就有这对矛盾,这对矛盾表现为资产阶级革命尤其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如: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对革命起了领导作用,人民群众起了很大作用。

2.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因为资产阶级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必然有矛盾,这对矛盾表现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在大机器轰鸣声中,生产力迅速提高,欧美各国率先步入工业社会,但大机器生产的结果,又孕育了资产阶级的天敌一工业无产阶级。

工业化过程中无产阶级的悲惨际遇,导致各国逐步形成了无产阶级的早期反抗斗争(捣毁机器等),当无产阶级在严峻现实面前渐渐意识到上述幼稚的举动并不能根本改变自己的命运时,为了寻求自身的解放,便开始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标志着无产阶级有能力推翻资产阶级,其后,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无产阶级便充当了一革龠的主要动力,以自己的行动,要求和影响了这次革命,使其深深打上了无产阶级的烙印,促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出现了一种正比例效应:工业革命愈深入,无产阶级的队伍便愈壮大;无产阶级的队伍愈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便愈广泛;马克思主义传播愈广泛,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便愈尖锐复杂,资产阶级把无产阶级当作主要敌人的结果,导致其革命性的逐渐衰失,开妊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妥协的道路。

无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则产生了1864年的第一国际,最终又推出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出现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具有推翻资产阶级的实力,表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巳发展到社会主义发生的地步。

此后便进入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尝试时期,并终于在1917年产生了十月革命,推出了社会主义的苏俄。

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殖民主义者的矛盾因为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掠夺剥削,人民必然起来反抗,这对矛盾表现为被压迫民族要起来斗争,进行民族解放运动,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推动,又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和市场问题日趋紧张,作为一个世界性运动的资本主义发展大趋势,促使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巨额利润,匆匆奔走于世界各地,以廉价的工业品和“船坚炮利”的物质文明打开亚、非、拉各国的门户,换取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市场,在撞击和破坏亚非拉旧有经济体系的同时,也给这些地区注入了新的生产因素,但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又干方百计阻挠这些因素的正常发展,迫使这些地区先后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样一来,又产生了世界近代史的一大矛盾——先进民族与落后民族、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矛盾,民族解放运动遂应运而生,以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为开端,到19世纪中期,则出现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全面高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