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 下列四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氢气燃烧B.食盐溶解C.空气液化D.汽车爆胎2. 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海水C.硬水D.蒸馏水3. 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醋B.蔗糖C.花生油D.食盐4.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A.取出NaClB.称量NaClC.量取水D.溶解NaCl6. 泉城济南,山清水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B.严禁麦收后焚烧小麦秸秆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D.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7.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B.20C.H2D.Al 8. 在下列结构示意图中与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 B. C. D.9. “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10.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CO2B.SO2C.NO2D.CO11. 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A.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12. 某物质经分析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则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是混合物D.一定不是单质13.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14.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13B.它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相对原子质量是13g15.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止确的是()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能力C.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溶液中溶质只能是一种16. 一定温度下,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17.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下图示表示单质的是()A. B.C. D.18. 某同学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来液体体积是()A.一定大于8mLB.一定等于8mLC.一定小于8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mL 19. 向右图所示的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A.硝酸铵B.食盐C.活性炭D.氢氧化钠20. 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A.80 gB.100 gC.200 gD.280 g二、填空题(21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计28分)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______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__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________.(5)某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是一种.实例:________.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写出符号表示的意义。

(1)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

(3)两个镁离子________。

(4)2N表示________。

(5)Cl表示①________,②________。

用下列选项填空:A.反应B.溶解C.乳化D过滤(1)洗涤剂对油污有________作用(填字母,下同)。

(2)小刚认为,汽油也能除去油污,但去污原理不同,汽油可以________油污。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请回答:(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________变化(填“化学”或“物理”).(3)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有()(填选项字母).A.二氧化碳B.可吸入颗粒物C.一氧化碳D.稀有气体(4)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26分)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B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________g;若称量时错把氯化钠放到了右盘(1g以下用游码),其他过程没有误差,则实际称取的NaCl的质量是________。

(3)所需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应为________(填“10mL”或50mL”)(4)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5)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F操作中溶液洒落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已知:铜+氧气→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________,②________.四、计算题(共计6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蒸干了50g某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固体4g,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明从试剂商店购得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若要配置600g5%的双氧水,需30%的双氧水的质量为多少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9-2020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答案】A【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氢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食盐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空气液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汽车爆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答案】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解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B、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1)C、硬水中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2)D、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3)故选:D。

3.【答案】C【考点】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解析】根据溶液的定义来判断本题,知道溶液的特点,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解答】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放多长时间也不会有物质析出,醋、蔗糖、食盐都属于均一、稳定的溶液,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

4.【答案】B。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解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5.【答案】B,C【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解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正确取用方法分析即可,取固体粉末时用药匙,取固体颗粒时可以用镊子,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C、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D、溶解溶质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加速其溶解。

【解答】A:取氯化钠时应该用药匙,故正确,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和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盘上,故错误,C: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于所需要的液体体积,故错误,D、溶解溶质时为了加速其溶解,可以用玻璃棒搅拌,故正确,6.【答案】D【考点】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解析】A、污水处理后排放不会对河流造成水污染;B、焚烧小麦秸秆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C、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D、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容易发生火灾,造成环境污染.【解答】A、污水处理后排放不会对河流造成水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A正确;B、焚烧小麦秸秆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严禁麦收后焚烧小麦秸秆,利于环境保护,故B正确;C、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故C正确;D、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容易发生火灾,造成环境污染,故D错误。

7.【答案】D【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答】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N表示氮元素,表示1个氮原子,不能表示氮气,故错误;B.20仅能表示2个氧原子,故错误;C.该符号是氢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错误;D.Al是一种金属元素,该符号既能表示铝元素,还能表示1个铝原子,还能表示铝这种单质,故正确。

8.【答案】D【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故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结合常见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