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汉字
教学目标
1、积累、梳理汉字的魅力、起源、 形体、构成、文化等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弘扬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汉字的魅力
• 1.汉字的意境美
• 例如:“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
• 例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容若《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五、 “河图洛书”传说
• 文字是上帝的恩赐,这可能是独立发展的 文字所共有的说法。汉字的传说中也保留 着一点神赐的影子。河出图、洛出书,只 是初民的神话,它可能反映文字或先于文 字的某种符号最先发生在河洛一带,并不 反映文字的真实起源。
六、关于汉字的“起一成文”说
• 提出这种说法的人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 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来的,他 的唯一根据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百 四十个部首“始一终亥”的排列顺序,即 第一个部首是“一”字,第五百四十个部 首是“亥”字。因此,郑樵在《通志•六书 略》中提出“一”字可做五种变化,用以 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四、仓颉造字说
• 相传上古黄帝时期,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 兽足迹等自然现象创造了汉字。仓颉造字,这种 说法影响很大,古代典籍多有记载。其实,文字 并不是一人所独创。正如《荀子•解弊》所说: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作为记 录语言符号系统的文字,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 劳动中不断创造,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各朝代都 有新字,后一朝代的字数比前一朝代的字数逐渐 有所增多,就足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氢、氧、 氟、氮、钨、硅”等字,就是近世才产生的。
1、最古老的汉字是公元前13世 纪至公元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 文” 2、甲骨文字大约有4500个,其 中三分之一以上现在还可以认读
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
• 一、结绳造字说
• 结绳记事的说法首次《易经· 系辞》:“上古结绳 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后来《庄 子· 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 氏、栗陆氏、骊留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 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 用之。” 又有《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 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 考,亦足以相治也。” 人们结绳的可区别性
草书 张旭:古诗四帖
草书 陆机:平复帖
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碑
行 书
• 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 较草书易辨认和书写。
行书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楷
书
• 也叫正楷、真书。字行方正 严整,有撇、捺和硬钩,波 势减少,笔画也趋于平易圆 转,更便于书写。
楷 书
• 楷书 柳公权:神策军碑
三、汉字的构成——构字法
较低,只能用大结小结来标记大事小事。
二、契刻传说
• 这是与结绳说相提并论的传说。在 竹、木等材料上刻上各种痕迹、记 号来记事,即是契刻。这也是古代 广泛地使用过的方法。
三、八卦造字说
• 八卦,《易经》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由整线“—” (代表阳)和中断线“- -”(代表阴)组成。八卦 是上古巫人用作吉凶占卜的一种特殊符号。宋•郑 樵在其《通志•六书略•论便从(纵)》中认为, 由于八卦符号的纵横变化,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 汉字。这种看法很难令人相信。有限的卦爻符号, 不管是八卦,还是八八六十四卦,是难以演化出 众多的原始汉字的。不过,我们不能排除汉字构 形与八卦爻象在文化方面的某些联系。
二、汉字的形体
• 汉字形体变化:
• • • • 甲骨文 大篆 隶书 草书 金文 小篆 楷书 行书
甲 骨 文 • 象形程度高,字体方向不 稳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的文字。
金 文
•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象形 程度仍比较高,但已有了线条 化、平直化的趋势。
大 篆 • 也叫籀文,上承金文,下启小 篆。
• • •
象形 会意 转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指事 形声 假借
• 象形 • 简化了事物的图形,也是 最早造出来的汉字符号。 • 比如:“木”就画成树的 样子,“火”就是火苗的 样子。
• 象形字加上符号构成新字。抽 象的事物无法描绘,就要借助 符号表示。 • 比如:上和下无形可象,就在 一条长线的上下分别画一条短 线来表示。 • 又如:在木下加一条短线来表 示树根。
小 篆
• 秦统一六国以后,小篆成 为全国通行的文字。小篆 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 简化,相成程度进一步降 低。
秦小篆 琅琊台刻石
秦小篆 泰山刻石
隶 书
• 形体偏方而规整,较长的横 画略呈微波起伏之势,向右 下的斜笔带有捺脚。
草 书
• 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 运用连笔,书写快捷,难 以辨认,具有艺术审美价 值。
指 事
会 意 •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 和会意字拼合在一起且把它 们的意义结合成一个新的意 义的造字方法。
形 声
• 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 合起来,构成的字就是形声 字。 • 上形下声 上声下形 • 左形右声 左声右形 • 内形外声 内声外形
形声
上形下声:露、花、草、笠、芳、景、箱 下形上声:烈、忘、警、恭、堡、贷、盒 左形右声:松、城、渔、狸、描、帽、纺 右形左声:领、战、郊、放、鸭、飘、歌 内形外声:闻、闷、辫、辩、问 外形内声:圆、阁、衷、病、赶、厅、近
2.汉字的形体美
• 草书 • 行书
3.汉字的表意美
4.汉字历史悠久
• 在秦始皇的烽烟滚滚中,汉字没有被 毁掉;在侵略者的生灵涂炭中,汉字 没有被毁掉;在西方列强的奴化政策 下,汉字没有被毁掉。汉字以它的方 正之气傲立于华夏大地。
一、汉字的起源
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 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 慧的结晶。但以仓颉为杰出代表的汉文字 创造者,终于终结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开 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后世誉之为“文字 初祖”,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实乃当 之无愧。
四、汉字的文化
•1、音美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汉字讲究声韵铿锵有力、 音节和谐、抑扬顿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淘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