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有完整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和产生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分化:指细胞、组织、器官或整株植物从分生组织或幼小状态发育为成熟状态的过程,并在生理、形态上发生的变化。
其最大的特征是失去分裂能力。
3.脱分化:植物离休的器官、组织、细胞在人工培养基上,经过多次细胞分裂而失去原来的分化状态,形成无结构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使其回复到胚性细胞的状态。
其特征是已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重新获得了分裂能力。
4.再分化:指由脱分化的细胞再度分化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最终再生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
5.试管苗:指在无菌离体条件下,对植物组织、细胞、器官进行组培所获得的的再生植株。
6.根芽激素理论:根和芽的分化由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率所决定,这一比率高时促进生根,比率低时促进茎芽的分化,比率适中时,组织则倾向于以一种无结构的方式生长。
通过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类生长调节物质的相对浓度可以控制器官的分化。
7.污染:批在组培过程中,由于真菌、幼苗等微生物的侵染,在培养容器内滋生大量的菌斑,使试管苗不能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8.褐变:指在组培过程中,培养材料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培养材料也随之慢慢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9.玻璃化现象:指试管苗因生理失调而引起的嫩茎、叶片出现半透明状和水渍状的现象。
10.无菌操作:亦称接种。
指将经过表面灭菌后的植物材料在无菌环境中切碎或分离出器官、组织或细胞转移到无菌培养基上的过程。
由于整个过程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以将这个过程称为无菌操作。
11.植物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
这是广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概念,而狭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是指以植物各部分离体组织或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12.培养基:培养基是提供植物或其他生物生长发育所需各种养分的介质。
13.胚状体:亦称体细胞胚。
指在组培过程中,由植物体细胞所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
它具有根、茎结构,能够一次性形成再生植株。
其与正常的受精卵发育方式相似,在形成过程中也要经过原胚、球形胚、心形胚等阶段。
14.外植体:由活体植物上切取下来,用以进行离体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15.愈伤组织:原指植物在受伤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在组织培养中,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其特点是: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缺少结构组织,颜色浅而透明。
16.初代培养:是指在组培过程中,最初建立的外植体无菌培养阶段。
即无菌接种完成后,送入培养室的外植体在适宜的光、温、气等条件下被诱导成无菌短枝(或称茎梢)、不定芽(丛生芽)、胚状体或原球茎等中间繁殖体的过程。
17.中间繁殖体:通过初代培养所获得的不定芽、无菌茎梢、胚状体或原球茎等无菌材料。
18.继代培养:中间繁殖体由于数量有限,所以需要将他们切割、分离后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培养增殖的过程。
19.繁殖系数:指单位植物种苗的收获量与接种量之比。
20.原球茎:亦称绿色小球。
多指兰科植物的茎尖经组培,形成一个扁形球状物,,其基部生有假根。
它们在形态上与种子萌发时由胚形成的原球茎相似。
21.悬浮培养:亦称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指使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一种方法。
通常可分为成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两种类型。
22.后生遗传变异:亦称驯化现象。
指细胞在发育、分化过程中,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上所发生的变化,其不涉及基因结构的变化。
后生遗传变异在取消诱发条件后,还能通过细胞分裂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存在。
在一般情况下,它不通通过再生过程遗传给植株,因而这种变异无法继续表现在再生植株的二次组培中。
23.嵌合体:亦称异源嵌镶体。
植物体的突变往往只影响分生组织的一部分,使突变的组织呈扇状或层状。
用这种分生组织所繁殖的植物,因同时具有两个或多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组织,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和特点的现象。
24.原生质体融合;指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25.早熟萌发:果实还没有脱落,种子在树上就已经发芽了26.单倍体植株:具有配子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
仅由一个染色体组所构成的个体称为单倍体27.外植体:把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叫做外植体28.愈伤组织培养:指将母体植物上各个部分切下、形成外植体、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同发育的一门技术。
29.玻璃化现象: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状,呈水浸状,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玻璃化。
30.体细胞胚:是由体细胞发育成的胚。
31.无病毒苗:未被病毒感染,或经人工处理去除病毒的植物苗株。
32.植板率:每个平板接种细胞总数中形成细胞团的百分率33.cDNA检测法1.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_______mm、带________个叶原基为好。
0.3~0.5,1~32.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来脱毒效果最好。
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3.花药培养是____________培养,花粉培养属于________培养,但二者的培养目的一样,都是利用了花粉粒染色体数目的___________,最后发育成__________。
器官,细胞,单倍性,单倍体,4.要配制培养基成分为MS+IAA1.0+6-BA2.0 的培养基2L需要吸取母液浓度均为0.1mg/ml的IAA__________ml,6-BA___________ml。
20,405.比值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芽的生长,这时细胞分裂素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根的生长,这时生长素占主导地位。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6.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__________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___灭菌。
过滤法,湿热法7.组织培养中有三大不易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污染、褐变、玻璃化8.组织培养中培养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___,湿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____。
25℃±2℃,70%~80%9.植物组织培养根据培养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固体培养,液体培养10.烘箱用于干燥玻璃器皿的温度可以设在_________的范围内,用于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__________的温度下1-3小时;用于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
100-130℃,160-180℃,80℃11.植物胚胎培养包括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子房培养。
胚培养、成熟胚培养、胚珠培养、胚乳培养12.一粒成熟的种子含有一个________,构成胚的所有细胞几乎都处于__________的状态和旺盛的细胞_______能力,这些细胞叫胚性细胞,或叫分生性细胞或未分化细胞。
其特征是具有_________。
胚,未分化,分裂,分裂能力13.一个已分化的细胞或组织若要表现其全能性,一般要经历两个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_。
脱分化,再分化14.中间繁殖体由于数量有限,所以需要将他们切割、分离后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培养增殖,这个过程就称为继代培养。
继代培养是继__________之后的连续数代的扩繁培养过程,旨在繁殖__________的无根苗,最后能达到边繁殖边生根的目的。
初代培养,相当数量15.根据培养物的进程和培养基的作用不同,培养基可分为诱导(启动)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殖(扩繁)培养基,壮苗生根培养基。
16.根据其营养水平不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17.外植体的消毒原则是既要_________离体材料表面的全部微生物,又不_____________植物材料。
杀死,损伤或只轻微损18.胚胎培养是将植物的和母体分离,培养在已知化学成分的培养基上,胚胎培养包括、、、以及和培养。
19.细胞平板培养法一般包括、、、、和五个步骤。
20.无病毒原种苗只是脱除了原母株上的特定病毒,并末增加,因而在自然条件下易变而丧失其利用价值,同时受自然条件影响,无病毒原种易。
正确保存无病毒原种苗的方法有和两种。
21.花粉植株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划分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诱导成苗,二是花粉分化成胚状体而直接成苗。
2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⑴阶段(初至30年代中)⑵ 阶段(30年代末至年代中)⑶ 阶段(年代至现在)23请写出下列响应的名称或代号A.维生素C 抗坏血酸B.NAA 萘乙酸C.6-BA 6-D.吲哚-3-丁酸 IAAE.水解酪蛋白F.CMG.IAAH.维生素B1I.维生素CJ.NAAK.6-BA24.愈伤组织的形成一般要经过诱导期、分裂期、成熟期三个时期。
25.FDA染色法是常用且比较理想的检测原生质体活性的方法,FDA本为无荧光无极性,可自由透过原生质体质膜,在原生质体内易受内酯酸的分解,而产生有极性荧光的物质,它不能自由进出原生质体的质膜,所以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原生质体,表明是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红色荧光的原生质体,则是无活力的原生质体。
26.在花药培养中花粉粒经或途径形成孢子体(植株)。
27.在细胞培养中,目前常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从植物不同组织中直接制备单细胞,然后再通过固体培养、液体培养或微室培养方法,即可获单细胞无性系。
28.植物脱毒一般包括、、、四种途径,其中脱毒效果最好的是。
29.胚乳再生植物根据细胞核变化与分化器官的表现可分为和两类。
30.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固体___培养和___液体___培养。
31.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有:___单倍体育种_、快速繁殖_、作物脱毒、突变育种__、生物制品、等。
32.花粉细胞通过和途径形成再生植株33.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过滤__法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湿热_法灭菌。
34.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__低__促进根的生长,这时____NAA_占主导地位;比值__高__促进芽的生长,这时___6-BA_______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