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织物的风格与评价
织物的狭义风格或手感与织物的某些力学性质密切
相关,因此可以通过仪器来测量织物的力学特性来 判断织物的风格(手感)特性。 以川端季雄为首建立了织物的手感评定和标准化委 员会,专门研究织物风格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方 法,获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将织物的触觉风格划分为基本风格和综合风格两个层次。 设计了KES-F织物风格测试系统,测出织物14个力学性能
织物表面粗糙度试验时,采用单根琴钢丝触头与试
样表面相接触,在一定压力(10cN)下进行测试,得 到表面粗糙度曲线,以厚度平均差表示织物表面粗 糙度SMD
除了上述14个力学性质指标外,还选择与织物风格
有关的两个物理指标:织物面密度W(g/cm2)和织物 厚度T(mm),共计16个指标。 川端等把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分为三个层次:织物 的力学、物理量,基本风格和综合风格。
秩位评定法
先由数名检验人员按各自的感觉效果对织物
风格水平作出判断,对织物风格的水平由高 到低顺序排队,排队顺序号1、2、3、....n, 即为秋位数。
然后将各个检验人员对每种织物打出的秩位
数相加得到它们的总秩位数
最后根据总秩位数,对这些织物风格的优劣
水平作出相对比较
第三节 织物手感的客观评定
KES-F风格仪和织物手感评定方法
主观评定得到的织物基本风格和综合风格的概念或等级是用
手触摸织物,得到由织物力学性能对手的反作用的感觉,通 过人脑思维而得出的。 因此,设计了能测定影响织物手感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的 KES – F测试系统,它是多台多测多指标式的织物风格仪。 系统有拉伸、剪切试验仪,纯弯曲试验仪,压缩性试验仪和 表面性能试验仪四台试验主机,并配备数据处理装置。
表面散射光(漫射光):织物的表面复杂,不是理想镜
面,因而会产生光的散射,漫射光较强。
内部反射光:光线折射进入织物后,由内部反射重新
进入空气,这部分内部反射光要被物质的选择吸收, 使得它的光谱组成发生变化,如果入射光为白色,此 时内部反射光会变为色光而呈现出物体的颜色。
光的色散
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物质中折射时,折射率
指标和2个物理指标共16个性能指标, 应用建立的织物手感与力学性能间关系式算出织物风格。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研
制了YG821织物风格测试仪。同时,环圈 法简易风格仪和喷嘴式智能风格仪也进行 了研究试制。 20世纪90年代初,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 业研究机构(CSIRO)研制成功了FAST系统 (Fabric Assurance by Simple Testing),用 于织物的实物质量控制,并已发展成为商 品化生产。
拉伸性能
剪切性能
试样初张力为10cN/cm,最大剪切角度为80,剪切速
率为0.417mm/s或0.478(0) /s。
弯曲性能
压缩性能
压缩面积为2cm2,压缩速率为20mm/s
表面摩擦性能
摩擦实验是用金属指纹触头与织物相接触,试样在
一定初始张力与压力下,以恒速移动一定距离,根 据摩擦阻力的变化测得摩擦因数的变化曲线
二、织物风格的分类与要求
1、风格的分类
(触感+视觉) 综合风格 (触感) 综合风格 与嗜好 相关的 风格 良好的 风格 符合要求 的风格 近似基本官能量 有身骨 暖和感 有筋感 滑爽感等 基本官能量 厚 —薄 重 —轻 软 —硬 滑—涩等 不同 材料的 风格 丝型风格 麻型风格 毛型风格 棉型风格
评价方法
川端等在日本国内收集了同一类别(如夏季女装、
冬季男士西装)的织物1000多种,从中挑选出214 个品种织物,由手感评定专家小组用主观评定法 评出各块织物试样的基本风格值(HV)和综合风格 值(THV) 对所有这些织物用KES-F风格仪测量其16个力学、 物理指标 然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16个力学、物 理指标与织物基本风格、以及基本风格与综合风 格之间的回归方程
广义织物风格包括
触觉风格:以手触摸织物时产生的感觉来衡
量织物的特征,即手感,亦称为织物的狭义 风格。 视觉风格:包括形感、光泽感和图像感等由 视觉产生的效果。 听觉风格:即声感,主要是指织物与织物间 摩擦时所产生的声响效果。如丝织物的“丝 鸣”。
视觉风格
形感是指织物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线条和造型上的
到7个计算指标,共19个FAST指标
实验结果以织物指纹图表
示。根据指纹图可以估计 织物是否适合最终用途。
图中实线表示织物的成形
性和伸长性偏低,超出限 制值。表现为成衣加工时 线缝起拱。
虚线表示重新后整理加工
后,织物性能在限定值范 围内,成衣加工较顺利。
第四节 织物的视觉风格
织物或服装面料的外观给人的感知称为织物
缺点
所列方程并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
FAST织物风格仪和织物手感评定方法
FAST织物风格仪包括三台仪器和一种测试方法 FAST-1压缩仪测定织物在不同负荷下的厚度和织物表观 厚度; FAST-2弯曲仪测定织物的弯曲长度和弯曲刚度; FAST-3拉伸仪测定在不同负荷下的伸长和织物的斜向拉 伸伸长,用于计算织物的剪切刚度; FAST-4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测定织物的松弛收缩率和织 物的湿膨胀率。 由FAST可以测得12个物理、力学指标,并计算得
第二十章 织物的风格与评价
第一节 织物风格的概念
织物风格是织物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机械性
能及几何形态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综合 效应。 风格是一种感觉的效果,构成这一效果的刺 激来自人们的视觉、触觉和听觉系统。 织物风格是客观实体—织物与主观意识交互 作用的产物,是一种复杂的物理、生理、心 理以及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
织物的光泽感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织物表面的光泽信息对人的视觉细胞产生 刺激,在人脑中形成的关于织物光泽的判 断,是人对织物光泽信息的感觉和知觉。
织物的光泽是正反射光、表面散射反射光和来自内
部的散射反射光的共同贡献
正反射光:符合反射定律的光线称为正反射光。它的
强弱与物质的反射率有关,还与织物表面状态有关。 一般来说,表面愈光滑平整,反射光也就愈强。正反 射光的光谱组成与原入射光的光谱基本一致。
二维漫射光泽度
影响织物光泽的因素 纤维的表面:光滑、纤维平行排列,反射光较强。 粗糙不平、纤维排列紊乱,反射光 漫射,纤维集合体的光泽就暗。 纤维表层结构:粗羊毛与细羊毛 蚕丝 纤维截面形状:三角形,有“闪光” 织物:表面光滑、纱线捻度高,织物的正反射光 就强;毛羽多、纱线结构松、织物表面粗糙不平,光泽 柔和。
位置可能有较大的偏移。 这一方向对于不同色调染色的丝织物,光线 沿织物经向入射,入射角为600及450时,测 试结果与视觉评价有较好的相关性。
二维对比光泽度
指在二维变角光度曲线上,同一个入射角、不同反
射角或同一反射角、不同入射角时测得的反射光量 之比。 常用的对比方式是取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于450时的 反射光量为Imax,用它与入射角为00,反射角等于 450时的反射光量(I0-45)之比表示
的视觉风格,它是由人的视觉器官对织物外 观效果的质量评价,是一种心理感知。 织物视觉风格不仅与布面的印花图形和色彩 有关,同时也与织物的光泽、织纹和悬垂性 有关。 习惯上,将织物的光泽和悬垂性称为织物的 视觉风格。
织物的光泽
织物光泽是指织物在一定的背景与光照条
件下,织物表面的光亮度以及与各方向的 光亮度分布的对比关系和色散关系的综合 表现,它与织物表面的反射光以及反射光 光强分布有密切联系。
一捏是将三个手指捏住呢边,织物正面朝上,中指在呢下,姆指和
食指捏在呢面上,将呢交叉拈动,确定呢绒的滑爽度、弹性及厚薄、 身骨等特征。 二摸是将呢面贴着手心,拇指向上,其他四指在呢下,将局部呢绒 的正反面反复擦摸,确定呢绒的厚薄、软硬、松紧、滑糯等特性。 三抓是将局部呢面捏成一团,有轻有重,抓抓放放。反复多次,确 定呢绒的弹性、活络、挺糯、软硬等特性。 四看是从呢面的局部到全幅仔细观察,确定呢面光泽、条干、边道、 花型、颜色、斜纹等质量优劣。然后对织物作出诸如滑糯、刚挺或 柔软、丰满、厚实、活络、滑爽等语言评价。
是不同的,会依其频率产生分离现象,这就 是色散。 色散现象会影响织物的光泽感,即使是白色 纤维织物,由于色散现象,有时会隐隐看到 彩色的晕光,这就是纺织材料的彩度,它给 人以高贵的感觉。 透射光决定纤维的透明度,但它对织物光泽 的量和质也有影响。
织物光泽的评价与测量
织物光泽感客观评价是用各种与反射光有关
冬季男士西服面料的风格评价
测试数据标准化
建立力学量与基本风格
(HV)关系
采用分区逐步回归方法,得出不同基本风
格值的加和顺序和C值
利用线性回归,建立综合风格值与基本风
格之间的关系
川端方法的优缺点பைடு நூலகம்
优点
对于任意给定的织物试样,只要利用KES风格
仪测出其力学性能指标后,分别代入上述相应 的方程,就可以算出该织物的HV值和THV值。 由于收集试样覆盖日本全国,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因此,用仪器客观评定的结果与专家手感 评定的结果甚为一致,应用十分方便。
的物理量来进行量化。这些物理量一般取自 以下几方面:
①织物表面反射光的数量;
②织物表面反射光的分布方向; ③织物表面反射光中各种不同类型反射光组份的
结构比例。
织物光泽的评价指标
感官目测
镜面光泽度 二维对比光泽度
二维漫射光泽度
镜面光泽度
也称为正反射光泽度
对光滑的表面,这是反射光量最大的位置 如果纤维或纺织品表面凹凸不平显著,这个
评价方法
在主观评定时,一般是集中适当的熟练人员,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织物进行检验,每一 检验人员根据其经验对织物风格优劣给予评 定。 评定结果可用以下两种方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