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量化考核,教学常规检查分六项共计550分:
①教学计划及总结(50分)
新学期开学前制定出所任学科的学期教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各科学期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目标、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研究的内容、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及时间分配、教学辅导计划等七大块;每学期结束,都要相应的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书面总结。
达不到以上要求的酌情减分:a.未能及时上交的减20分;b.内容不全的每缺一项减5分;c.各类材料必须打印。
②备课(100分)
备课要体现教学改革,在备教材的同时,要备课标、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
课时备课前要有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备课要清楚明白的标明课时数。
A、备课要体现新课改精神,认真落实上级课堂教学建议,教案要翔实,环节要齐全,体现“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
B、提倡先周备课,严禁备课不详尽、不实用、课后补课和使用旧教案。
C、各科备课次数以新课程标准的课时数为准。
D、教学进度以上级统一规定的进度为准。
E、作文要有作文备课(包括备课、批改、讲评记录)。
达不到以上要求的酌情减分:a教案数每缺一次减10分;b教案每缺一环节减2分;c 教案不实用、书写潦草减5—10分;d教案环节全,但内容不实用或不符合要求的减1—2分。
③课堂教学(100分)
A、每堂课提二分钟到教室前,按时上课。
B、积极构建“三四五”课堂教学新模式。
C、具体要求以上级《小学课堂教学评估标准》为准。
量分标准:空堂一节减20分,上课时随便离开教室每次减5分。
④作业布置与批改(100分)
A、作业题目要精选,布置要及时,作业量适中,要注重分层次布置作业,作业次数以县教研室教学督导评估数为准。
作文可采用面批、互批等形式,教师要全批全改,要注意眉批与总批,检查时全部上交。
B、学生要建立日记本、摘记本,每学期摘记不少于5000字,日记不少于60篇,教师要定期检查督导,并要有时间、标记(每周至少检查督导一次)。
C、作业批改要规范,要全批全改,要有明显的批改符号,要有日期、等级,作文要有眉批、总批,学生的错题(字)要改正,老师要复批。
作业格式要统一规定,严格要求,学生建立笔记本。
D、要有批改记录和讲评记录。
达不到以上要求的酌情减分:a作业次数每少一次减5分;b全批全改,日期、等级、记录、讲评每缺一项减5分,批改记录简单,无实用价值减5分;c作文批改每组每缺一次减5分;d作业量过大或过小每次减5分;e学生作业不认真、书写潦草、排列不规范,步骤不全等问题,每出现一人次扣2分。
⑤学情监测(100分)
A、所有学科平时的单元监测自行组织,成绩一律用等级体现。
B、监测后要有等级记分册、讲评备课、质量分析。
讲评备课要有实效性、指导性,包括统计各题得分率,找出知识缺陷的原因,并有补偿措施。
达不到以上要求的酌情减分:a每缺一次监测减10分;b监测后每缺一次等级记分册、讲评记录、质量分析各减5分;c各类材料没有在规定的时间上交减2分。
⑥教学研究(100分)
A、教研组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制定出本科、本组教研活动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教研要点、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等,教研组长负责本组教科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B、教研组开展经常性教科研活动,有活动记录。
C、所有学科必须每周一次集体备(说)课。
达不到以上要求的酌情减分:a计划、活动不按时的减10分;b集体备说课、听评课、业务学习及记录每缺一次减10分。
班级学生管理按照班级量化管理细则量分,本细则实行扣分制:
一、学生纪律管理
1、预铃后,学生能立即进入教室,静侯老师上课。
每有一生不能及时进入教室扣2分,每有一生说话、打闹、看小说、打游戏机等扣5分。
整个教室吵闹、不安静扣10分,迟到每生扣5分,旷课每生每节扣20分。
每班每天请假人数不得多于2人次(病假除外),每多1人次扣1分。
2、课间,做好下一节上课的准备工作。
课间、饭空若有奇声怪调,吹口哨、起哄、使用不文明语言等扣2分,大吵大闹,追逐跑跳,串班等每人次扣5分。
3、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学生以大欺小等每人次扣20分。
偷盗、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等,每人次扣50分。
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影响的每人次扣100分。
4、尊敬师长。
若顶撞、欺侮老师,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纪律处分外,每人次扣50分。
5、学生严禁携带、玩弄金属器械,易燃易爆或有毒等物品,违者每人次扣10分。
6、学生有事必须向班主任请假。
电话请假必须由家长向班主任说明情况。
以欺骗手段请假不到校,扣30分,并以旷课论处。
7、体育课、微机课等各项活动中,学生不按老师要求做,若出现安全事故,要视情况轻重扣5-20分,由学生本人负完全责任。
8、学生应自觉保护学校和群众财产。
损坏公物除赔偿外,视情节轻重扣5—20分。
非值日生进入软化区每人次扣5分。
10、节约用水。
学生用水要及时关水龙头,杜绝浪费。
每有一次扣5分。
二、卫生管理
1、教室内外地面、墙壁、卫生区清洁,无纸屑、乱写乱画、果皮、冷饮袋等杂物,每有一杂物扣2分,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扣2分,生活污水(泡方便面水、菜汤等)随处乱倒扣5分。
2、班内的制度规范、三表镜框等要保持干净整洁,张贴规范。
每次检查不达标扣2—5分。
3、学生个人卫生好,衣着干净整洁,严禁穿奇装异服。
每发现1人次扣2分。
4、学生不随地大小便,违者每人次扣10分。
进教师厕所每人次扣5分。
三、出入校门管理
1、学生出入校门必须持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假条上应注明请假理由,起止时间)到门卫登记后方可离校。
返校后及时销假。
逾期不能返校必须由家长说明理由。
每有一处缺漏扣2分。
逾期不续假超出部分按旷课处理。
2、通校生离校时应排好队,排队至学校大门口,不排队离校每次扣5分。
四、两操集会
1、积极参加课间操、体育课、校会、升旗等集体活动。
有事要请假。
无故不参加者每人次扣5分。
2、课间操、体育课、校会、升旗等集体活动时要做到快、净、齐。
保持活动卫生,注意活动纪律。
课间操队形凌乱,开会升旗学生说话、吃零食等视情况扣2—10分。
3、课间操学生不准无故自行退出。
否则每人次扣2分。
五、学生生活管理
学生自觉排队打水,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
不哄抢、不插队。
违者每人次扣2—5分。
六、奖励分
1、学生所做的好人好事,由教导处做好记录,量化得分。
2、学习成绩突出,所任班在期末测试中,按整体成绩计算,分别加50分、40分、30分,数据按镇教办和校统计为准。
3、学生参加校级以上竞赛,成绩突出,受表彰奖励的,文化课镇级奖10分,县级奖15分,省级奖30分,国家级奖50分,文体比赛,镇级每人奖10分,县级每人奖15分,市级以上每人奖30分,团体项目按部分参加人数每人奖:镇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县级一等奖6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4分(依次类推),校级文体比赛中按团体总分名次分别奖励50分、30分、20分、10分、10分。
(该项以教导处提供的数据为准)
班主任工作情况按下列要求实行扣分制:
1、班级工作计划、总结以及学校安排的各种书面材料、表册应及时上交。
按时参加学校召开的会议和全体学生会。
材料迟交一次扣2分,会议每缺一次扣5分。
2、班主任主动做好班级各项工作。
班内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以书面形式报学校。
因工作不力,造成学校工作被动,每人次扣30分,造成重大事故或恶劣影响者,承担相应责任。
3、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课间操、劳动、看电影、开运动会、扫墓、观看演出等),班主任必须亲自靠上,否则每缺一次扣5分(特殊情况须向学校请假)。
4、班主任在收费过程中,出现搭车收费或私自收费现象,除把多收部分退还学生外,承担相应责任,扣10分。
5、班主任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对违纪学生要正面教育,多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若出现体罚现象,每人次扣50分,向学校写出检查,自负一切后果。
6、严格控制辍学,每辍一人扣5分,3人以上每人扣10分,5人以上取消优秀班主任评选资格。
对辍学学生,班主任要及时采取措施,尽快劝其复学,并在两天内向学校汇报劝阻情况,若措施不得力,汇报不及时,则加倍扣分,并承担相应责任。
7、学期末搞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填好档案,每缺1人扣2分。
学生思想评定表中,属于班主任填写的内容必须由班主任按要求填写,若找学生代填,每查出1本扣5分。
8.班级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处分的每例扣1分。
第周学校教学日常管理记录(月日——月日)项目记录内容及记录人备注
教
师
课
堂
教
学
管
理
学
生
日
常
管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