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技术经济核算规程离子膜电解法(试行)中国氯碱工业协会2004 年12 月目录、八、-前言第一章:技术经济核算的基础和依据第二章: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联产品第三章:质量指标的核算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的核算第五章:产品单耗的核算第六章:综合能耗的核算附:产品消耗计算表综合能耗计算表经济核算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技术经济核算规程是国家各部门和行业之间进行工业统计和核算的重要技术依据和准则。
通过技术经济核算来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状况和水平。
为了统一离子膜法烧碱技术经济核算的口径和方法,原化学工业部和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于一九九五年共同拟订了《离子膜电解法烧碱技术经济核算规程》(修订稿)。
鉴于近年来,国家对一些标准的修订和统计规则的修订以及核算工作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原《离子膜电解法烧碱技术经济核算规程》(修订稿)中部分内容已不适合现在形势发展的需要,故对原《离子膜电解法烧碱技术经济核算规程》(修订稿)进行二次修订,特制订本规程。
第一章技术经济核算的基础和依据技术经济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技术经济核算规程是进行工业统计、技术和成本核算的重要技术依据和准则。
它的内容和具体核算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
为统一离子膜电解法氯、碱技术经济核算方法及与国际接轨,在原隔膜电解法烧碱技术经济核算规程的基础上引进电解单元的概念和试算方法,将原规定的以电解烧碱为基础进行的核算,转化为以电解单元(ECU)为主线,氯气和烧碱并列核算的方法特制定本规程。
电解单元(ECU)的英文全称ELECTRTRIC-CHEMICAL UN含义即为电解单元。
根据测算,每个电解单元可产生1单位氯气极1.087 (1/0.92 )单位烧碱(折百计算)。
公式为:1ECU=CL 2+ 1.087 N a OH。
(不加高纯盐酸的电解槽按每个电解单元可产生1 单位氯气及1.13(1/0.885 )单位烧碱(氢氧化钠折百计算)。
公式为:1ECU=CL 2 + 1.13 N a OH 1 .技术经济核算的基础准确的物料(产品)计量是技术经济核算的首要条件,计量准确程度直接影响核算结果和技术经济核算方法的统一执行。
因此必须完善计量仪表(设备),加强物料(产品)计量管理,不得推算、估算。
企业应建立健全计量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统一负责各种仪器仪表和计量设备的使用、鉴定、校验和维护管理。
计量装置的使用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各种仪器仪表和计量设备的校正、鉴定方法及间隔期,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1 固体物料(产品)的计量、液体物料(产品)的计量、水、电、汽的计量以及其他气体的计量均要求准确、真实,并按有关规定进行重量和体积的折算。
2.技术经济核算的依据原始记录,质量检验,物资管理是搞好技术经济核算的前提,是进行技术经济核算的依据。
2.1 原始记录:企业要有指定部门统一负责对原始记录的管理,确保原始记录的及时、完整、准确、洁净。
2.2 质量检验:企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和质量检验机构,分别负责贯彻和监督检验国家(部)颁布的质量标准、检验规程以及用户需要的特殊质量要求的执行。
2.3 物资验收和盘存:对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原、燃材料、辅助材料等企业有关部门要执行实物验收制度,本着“谁消费(支配)谁统计”的原则,对原、燃材料、辅助材料、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取样分析,月末盘点,尤其对产成品及主要原、燃材料的验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盘盈(亏)必须找出原因, 并按有关定执行。
2.4为加强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各企业应以本规程为依据,制定工序及班组核算细则3.计量项目、单位、规格和小数位数3.1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如表一所示。
表二名称i单 单耗1位[ 总量:折算规格1:i 小数 单耗|占 八、、 总量 原盐 kg /t t NaCL 100%零位 三位 原 盐kg /t t 实物零位 三位 卤水折原盐 kg /t t NaCL 100% 零位 三位 纯 碱 kg /t tN Q CO100%二位 三位盐酸kg /t t实物 二位 三位自用碱 kg /t t 折百 二位 三位高纯盐酸 kg /t t 实物 二位 三位氯化钡 kg /t t折百二位 三位 电 直流实耗 kwh /t kwh 零位 零位 解 直流折算kwh /t kwh零位 零位 电 交流电kwh /t kwh零位 零位动力电 kwh /t kwh零位零位蒸 汽t/t t--- * [亠三位 零位水 t/tt二位零位其他水 t/t t二位 零位燃料油 kg /t t 实物 二位 三位燃料煤 kg /t t实物 二位 三位燃料气 Nn ^/t Nkn n标准状态二位 三位钉粉 G /tkg一位三位熔盐kg /tt二位 三位固体烧碱 t NaOH 100%三位 液体烧碱 t NaOH 100%三位精盐水 t NaCL 100% - /、A 二位 三位粗盐水 tNaCL 100%三位三位 氯 气 t三位 氢 气 Nkn n三位电解碱 t NaOH 100% 三位 三位 浓 碱 t NaOH 100% 三位 三位 过滤盐水 t NaCL 100% 三位 三位 二次盐水 t NaCL 100% 三位 三位 淡盐水tNaCL 100%三位 三位名 称 单 位 折算规格3.2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如表二所示。
表一| 小数飞— |单耗 总量硫酸kg/t t实物二位三位包装物套/t套二位零位注:用卤水的企业1、要求分别核算卤水的实物消耗和卤水折100%原盐的消耗量。
2、以原盐折百消耗和卤水折100%原盐消耗,综合计算原盐折百的消耗量。
第二章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联产品4•成品指报告期内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的固(液)体烧碱、氯气,经过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包装完整,办妥入库手续的产品。
4.1烧碱产量按折合100%R氧化钠计算,离子膜烧碱品种可包括:固碱,液碱。
固碱按实物形态分:固、片、粒碱;液碱按浓度高低,分不同规格。
产量的折算,应按国家标准、企业标准或与用户的销售协议规定的氢氧化钠含量折100%计算,超过标准或规定含量部分,不得折算产量,应视为碱损失。
4.2 本企业用于生产其它产品所需用的烧碱,办妥入库手续后,可计算产量。
4.3离子膜电解法生产过程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用碱,一次盐水精制和淡盐水脱氯中和用碱,浸膜及开车装槽用碱等,应列为自用碱,不计算产量。
4.4氯气指由电解单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并经脱水干燥后送出的符合技术控制指标的氯气。
5. 半成品指在烧碱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了一个或几个工序的生产过程,经中控检验合格,办完移交手续,但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产品。
5.1 二次精制盐水指盐水完成工艺过程并符合技术控制条件的入电解槽盐水。
5.2 电解碱指电解工序产出的电解碱液。
5.3 浓碱指经过蒸发工序浓缩后的浓碱液。
6. 在制品指尚未完成烧碱生产过程,正处于各工序加工过程中的产品,或在工序内已加工完毕尚未检验,或检验完毕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产成品,以及虽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但未检验入库的产品。
6.1 粗盐水指盐水工序从投料到化盐设备的固体盐、及地下抽上来的统计量到化盐设备的卤水、洗泥器内的盐泥及洗泥水和未经除Ca+2、Mg+2的盐水。
粗盐水指盐水工序从计量开始到化盐设备的固体盐,未经除CeT Mg+的粗盐水和洗泥器内的盐泥及洗泥水。
精盐水指盐水工序除去Cf、Mg"而未加盐酸中和的盐水。
二次过滤盐水指除掉精盐水中残存悬浮物的过滤盐水。
二次精制盐水指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塔除掉盐水中的CeT Mg+和其它多价阳离子的二次过滤盐水。
6.2 淡盐水指电解工序、盐水工序中结存的淡盐水,包括电解槽内的淡盐水。
6.3 电解碱指各工序中结存的电解碱液。
6.4碱液指结存的蒸发浓碱液,降膜器结存的碱液,固碱锅的锅底碱,洗锅水,以及固碱锅内的碱液。
6.5液碱指已检验合格尚未包装发出的液碱,或包装但尚未办妥入库手续的浓碱。
6.6固碱指固碱工序待检验或经检验合格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固碱,包括不合格的固碱。
7. 联产品指在电解单元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出的氢气。
7.1氢气应根据氢气流量计计算产量。
条件不具备的企业按下式计算:本期氢气产量二本期电解碱产量(折 100%NaOH X 0.28第三章质量指标的核算8 •液碱初检合格率液碱初检合格品产量液碱初检合格率(% = ---------------------------------------------------------液碱初检总产量(合格品+不合格品)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的核算13.变流效率直流输出功率变流效率(% -x 100%交流输入功率 本期耗用直流电量或:变流效率(% =x 100%本期直流电量所消耗的交流电量13.1 交流电量以供电部门安装的直流耗交流电度表为准,没有安装电度表的企业,x 100%9•固(液)碱合格品率固(液)碱合格品率(% =10•固(液)碱一等品率固(液)碱一等品率(% =11•固(液)碱优等品率固(液)碱优等品率(% =12.重量合格率重量合格率(% =固(液)碱合格品入库产量x 100%固(液)碱入库总产量 固(液)碱一等品入库产量 固(液)碱入库总产量 固(液)碱优等品入库产量 固(液)碱入库总产量 产品抽样合格批次 产品抽样总批次x 100%x 100%x 100%以电业局安装的总交流电度表指示的交流电量扣除动力系统安装的交流电度表的交流 电量后计算直流电所消耗的交流电量。
13.2 直流电量:具备计量条件的企业按本规程1.1执行,不具备计量条件的企业按 下式计算:直流电量=平均电流强度X 实际总电压X 电解槽实际运转时间X10-313.2.1 平均电流强度累计运行电流小时(A X h )平均电流强度(A )=-累计运行伏小时(h )13.2.2平均电流密度:单位阳极有效面积通过的电流。
平均电流强度 (A )平均电流密度(A/m 2)=单槽阳极有效面积(m 2)13.2.3 电解槽实际运转时间(h )=电解槽运转小时累计(h ) 14 •阴极电流效率本期电解碱生产量阴极电流效率(%) =X 100%本期电解碱理论产量14.1本期电解碱生产量=本期送出电解碱+电解工序自用碱+(期末一期初)电解工序结存电解碱14.2 本期电解碱理论产量=1.492 X 10-6(t/Ah ) X 本期平均电流强度(A ) X 平均开动电解槽数X 电解槽实际运转时间(h )电解槽运转总台时(台X 小时)h )14.2.1平均开动电解槽数=—电解槽运转时间(小时)式中:电解槽运转总台时=刀电解槽运转台数X 电解槽运转时间15. 电压效率15.1电压效率16. 折标准直流电耗折标准直流电耗=直流电耗(kwh/t )-(阳极电流密度—标准电流密度)X 10-2X ka — (碱浓度—ke )x 10-2X kc —(碱温度—90)X kb平均电流强度(A )电压效率(%)理论分解电压 实际单元槽电压X 100%或:电压效率(%)= 式中:理论分解电压为理论分解电压X 平均开动电解槽数实际总电压2.19V 实际为 2.17(25C ) 或为 2.07(85C )X 100%16.1阳极电流密度(A/m2)=-单槽阳极有效面积(m2)16.2 折标准直流电耗以阳极电流密度为基础,离子膜电解槽标准电流密度23000A/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