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课题研究过程记录(一)主要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查找
课题研究过程记录(一)主要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查找
三、配合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这位老师却往往让我们找的很辛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的源泉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实,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要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爱好找到兴趣点。例如在图文混排的课程中,可以让热爱体育的学生来制作足球入场赛的门票,让热爱音乐的学生来制作精美的演出节目单。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所以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阅读并记录时间:2017年5月20日
研究过程记录(一)主要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查找
作者姓名
任星羽
论文或论著名称
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
发表或出版时间
2《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5年第03期
主
要
观
点
做新时代的创客,就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是思维活动中最有价值和最积极的形式,是人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有效手段。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学习和工作中,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总是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社会各行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中职计算机课程更是以实践、创新为主要知识点的一门课程,因此,更应注意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作者在这文章中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
一、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1.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
充分发挥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把握教学的双向互动效果,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引导启发而不是灌输,激励鼓舞学生独立思考,教学过程中照顾到主体的积极性、表现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2.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网络设计应用软件时,首先让学生面对计算机熟悉软件界面,了解各菜单的功能,有许多应用软件的一些功能界面都是类似的,教师此时不要急于解释各个选项的作用,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像工具栏、“帮助”菜单等来自由探讨,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再帮助学生熟练使用软件。
二、知识体系的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知识体系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适当的给每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能力的延伸,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
同时作者还谈到,应注意创设创造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造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之间创造力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