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考核
《公共财政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6分。
)
1. “看不见的手”
答:亚当·斯密在1776年撰写的《国富论》中说明竞争和利润动机将导致个人在追逐个人利益时能满足公共利益的要求,市场机制像“看不见的手”引导经济以最可行的方式进行生产。
2. 公共财政消耗性支出
答:消耗性支出是政府各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性支出,这些支出通常可以获得相应的商品与劳务。
3. 税收的归宿
答:税收负担经转嫁后最终的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
4. 帕累托改进
答:如果经济上可以在不减少某人效用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而提高其他人的效用,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称为帕累托改进。
5. 阿罗不可能定理
答: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
6.公债
答:公债是政府以信用形式从社会上吸收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或满足其他财政需要的—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