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第2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淹淹一息穷且益坚青云之志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皇天后土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芥书生形影相吊2.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⑥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身之志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故为乎遑欲何之???A.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B. ?(2)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1)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C. ?(2)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D. ?(2)汤之问棘也是已???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
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
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
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对某些事情陈述自己的看法或有所议论,也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6.《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
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语的减缩。
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
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
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二、阅读鉴赏(34分)(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7—10题。
(14分)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宋荣子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的原因是(3分)()A.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B.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D.他们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他们自鸣得意,和斥一样所见甚小。
D.他们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
8.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御寇?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3分)()A.为了说明宋、列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
B.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
C.为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御寇虽能免行,仍须御风。
他们均有所待。
D.为了衬托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9.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讲,《逍遥游》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
B.本文宣扬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只是庄子头脑中的一种幻想,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C.绝对自由的思想,实际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消极虚无的态度。
D.追求绝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
从这点来看,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
10.本节文字在阐述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
事梁孝王为中大夫。
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
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
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
田甲亡走。
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甲因肉袒谢。
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
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
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
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敞。
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
”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
”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
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
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
”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
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
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
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
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
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
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
”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
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
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因肉袒谢谢:道歉。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倍:违背。
.C.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行:将要。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怪:责怪。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1)甲因肉袒谢???A. ?(2)因人之力而敝之???(1)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B. ?(2)古之圣,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1)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已者也???C. ?(2)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1)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D. ?(2)皆以美于徐公???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3分)()①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②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④击之不便,不如和亲⑤阴使聂翁壹为间⑥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⑥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
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二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选择题题1234567答14 11 9 13 题号10 8 12答案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2)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
(3)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三、综合拓展(18分)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7分)日暮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1)从诗歌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
(1分)(2)古诗词的句子,或为适应格律,或为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常有倒置语序的现象。
请你写出本诗颈联的原应顺序,并改写为散文化的句子。
(2分)原应顺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这是作者在流寓夔州期间写的一首诗。
阅读全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感情。
(4分)意境(6个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6个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阅读并翻译下面画横线的句子。
(6分)昔人云:“作大字要如小字,作小字要如大字。
”盖谓大字则欲如小字之详细曲折,小字则欲具大字之体格气势也。
刊勒之工仍有善展字者。
不拘字之大小,注去纸存墨,就灯旁映之。
灯愈近则其形愈大。
自尺至丈,皆可递展。
其法以刀錾惟意所定。
然后展纸于壁,模勒其影。
既小大适中,且不失体势。
亦良法也。
注:錾(zàn):雕刻工具。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3分)(1)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9.灯谜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种文学样式。
请你参考下面谜语示例,根据所给的谜面和括号里的要求猜谜。
(2分)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示例谜面:七品芝麻官(猜文体)谜底:小令谜面:言师采药去(猜文体)谜底: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例谜面:古代的交通事故(猜成语)谜底:人仰马翻谜面:报晓声中扭秧歌(猜成语)谜底: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富翁背着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可走过千山万水仍未找到。
他沮丧地坐在山道边,问一个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的农夫,为何自己没有快乐?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说:“快乐其实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其实,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一种重负顿释后的轻松如意,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练达的哲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