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5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元勋.(xū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
B. 地壳.(ké)疏懒.(lǎn)目不窥.园(kuī)
C. 迭.起(dié)弥.高(ní)校.对(jiào)
D. 疙.瘩(gā)枕.头(zhěn)调羹.(gēng)
2.下列加点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哀微.选聘.兽铤.亡群
B. 殷.红独栽.炯炯
..目光
C. 无暇.典藉.潜.心关注
D. 忽悠.草率.群蚁排衙.
3.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 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想静静。
B. 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
C. 继两次承办中国女足热身赛后,曲靖又以唯一一个地级城市的身份加入了国
足世界杯预选赛主场申办的行列。
D. 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 作家曹文轩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 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5.默写古诗。
(40分)
①.杨花榆荚无才思,。
②.念天地之悠悠,。
③.宣室求贤访逐臣,。
④.荡胸生层云,。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⑥.浩荡离愁白日斜,。
⑦.从今若许闲乘月,。
⑧.,衣着简朴古风存。
⑨.,夜泊秦淮近酒家。
⑩.,齐鲁青未了。
⑪.,赚得行人错喜欢。
⑫.,不问苍生问鬼神。
⑬.,阴阳割昏晓。
⑭.,散入春风满洛城。
⑮.,弹琴复长啸。
⑯.,关山度若飞。
⑰.,赏赐百千强。
⑱.,北市买长鞭。
⑲.《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占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⑳.《木兰诗》中,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二、综合学习。
(10分)
6.在班级开展的“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实践中,要求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请依据下列文字内容将备选词语正确的填写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备选词语:精神品格道德准则理念智慧操守
一个人,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孟子》《论语》《诗经》和唐宋诗词、汉赋文章,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没有资格说他懂得什么是“中华民族”!
三、阅读理解。
(14分)
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
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
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
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
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
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
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
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
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
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
”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
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及其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1.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答:
2.本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描写、描写。
(4分)
3.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4.文中第⑦段画线句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是如何表达的。
(4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
(2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8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
鲁肃过寻阳( ) 9、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故起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4分)。
参考答案:
一:1.A 2.D 3.A 4.B
10.岱宗夫如何? 11.莫言下岭便无难 12.可怜夜半虚前席 13.造化钟神秀 5.1.惟解漫天作雪飞
2.独怆然而涕下
3.贾生才调更无伦
4.决眦入归鸟
二:6.理念,品格,操守,精神,智慧,道德准则
三:7.
1.统领全文(引起下文,点明文章主旨),下面的“上课吃花生”和“相面打分”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叙述的。
分析: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句子所处的位置,句子在内容的作用要联系原段落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用。
2.动作;语言。
分析:分析人物要考虑人物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结和原文的内容分析即可。
3.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上课时早已对每个学生知根知底。
“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合理决断。
分析:问答题要把这个问题放回到原文中,找出具体对应的答案即可。
4.该句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恶性考试”形象比作“煮鹤艺术”,极富讽刺意味,饱含了林语堂对刻板考试制度的厌恶,表达了对学生遭遇的惋惜。
分析:赏析语句题,先分析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句子所描写出的内容,最后分析作者的情感,注意:要结和原文的内容分析。
(修辞1分,情感2分,语言表达1分,意近即可)
四:8、(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9、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么?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
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10、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
终将一事无成。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