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保育学模拟试卷(一)(课程代码:300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宋庆龄、何香凝、邓颖超为名誉理事的保育院为()A.延安保育院B.湖北保育院C.延安第二保育院D.北平保育院答案:A2.学前儿童腕部的骨骼发育不完善,其钙化完成大约是在()A.4-6岁B.7-10岁C.10-13岁D.18岁答案:C3.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环境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A.营养因素B.疾病因素C.先天因素D.生活制度答案:C4.下列关于创设充满童趣的游戏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中提供的材料应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B.环境的色彩一般以红、绿、蓝三原色为主C.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D.杜绝庸俗电视节目答案:B5.托幼机构教育区别于其他阶段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学前教育专业性的重要体现是()A.注重生活活动B.注重游戏活动C.注重开发智力D.注重身心健康答案:A6.一般说来,保教人员在学前儿童来园之前就要完成以下哪项工作()A.饮用水准备B.早饭准备C.第二天的备课准备D.校车准备答案:A7.下列关于盥洗环节的保育要点,表述错误的是()A.漱口水为生水或温开水B.用流动水洗手C.准备好消毒毛巾D.帮助他们掌握洗手、漱口的基本技能答案:A8.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是()A.游戏B.德育C.美育答案:A9.脑细胞的数量处于增长状态是在()A.1-2岁B.1岁C.2-3岁D.3-4岁答案:C10.能够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调节血脂,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是()A.脂肪酸B.不饱和脂肪酸C.饱和脂肪酸D.脂肪答案:B11.缺乏维生素C可患()A.佝偻病B.脚气病C.口角炎D.坏血病答案:D12.下列选项中,关于佝偻病的表述错误的是()A.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易患佝偻病B.出牙迟,且出牙顺序颠倒C.智力发育落后D.初期症状为患儿神经兴奋性降低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B.缺铁性贫血C.肺炎D.小儿麻痹症答案:D14.下列关于手足口病的表述错误的是()A.多见于冬季B.5岁以下儿童多发C.潜伏期为4-6天D.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答案:A15.学前儿童发生骨折一般为()A.青枝骨折B.粉碎性骨折C.裂缝骨折D.压缩性骨折答案:A16.将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手巾等覆盖在出血处,再用宽布带或三角巾进行加压包扎。
松紧适当,以伤口不出血为止的止血法是()A.指压止血法B.加压包扎止血法C.加垫屈肢包扎止血法D.止血带止血法于量答案:B17.托幼机构安全和健康管理要求卫生保健老师每日到班级巡视的次数为()A.2次B.3次C.4次D.5次答案:B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制定托幼机构清洁卫生制度原则的是()A.可操作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灵活性原则D.多样化原则答案:D19.最简便、有效的消毒方法是()A.天然消毒法B.煮沸法C.酒精消毒法D.化学消毒法答案:B20.发生肝炎时消毒用的过氧乙酸的浓度为()A.0.1%B.0.2%C.0.5%D.0.8%答案:C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反射答: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和内部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
22.学前儿童教育活动答: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指的是在托幼机构一日生活中进行的除生活活动外的其他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的专门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游戏活动、集中教育活动、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
2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答: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能量消耗,即在摄食后产生一系列消化、吸收、合成、转化营养素及代谢产物活动的能量消耗。
24.传染病答: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25.天然消毒法答:天然消毒法即利用自然条件进行消毒,常见的包括通风换气和日晒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26.简述保育与教育的关系。
答:育和教育之间是辩证的关系。
首先,保育是教育的基础,保育工作是为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服务的。
其次,保育本身具有教育的职能,它是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27.简述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
答:(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迅速;(2)大脑皮质活动遵循始动调节和优势原则;(3)动力定型;(4)镶嵌式活动;(5)保护性抑制。
28.为什么智力落后是一种心理异常?答:智力落后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年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弱智儿童、智能不足儿童、智力残缺儿童和低常儿童。
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后,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方面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得相应的发展,那么他就无法具备与其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各种认知水平,自然无法接受相应的数育、适应相应的生活需要。
智力落后属于常见的精神发育障碍。
29.简述晨间接待的保育要点。
答:(1)安抚好学前儿童的情绪;(2)把握教育契机,培养生活自理能力;(3)有效进行家园沟通。
30.简述叶酸的作用。
答:(1)抗肿瘤作用;(2)对婴幼儿的神经细胞与脑细胞发育有促进作用;(3)叶酸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辅助治疗剂,它对此病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此外,叶酸还有其他功能31.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的环境具体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活动场所应符合安全要求;(2)生活用品应符合安全要求;(3)玩具、教具应符合安全要求;(4)药物和危险、有毒物品应妥善保管;(5)食物应符合安全要求;(6)经常对园内各设施、设备或物品进行检查、维修;(7)注意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
32.简述室外教育活动保育技能的操作要求。
答;(1)做好室外活动的准备工作和活动结束的整理工作;(2)根据户外温度和活动量的变化随时提醒学前儿童增减衣服;(3)照顾体弱儿童;(4)照顾肥胖儿童。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3.试述学前儿童生病的迹象。
答:(1)精神方面,学前儿童生病时可能表现出精神差、烦躁不安、易怒、不爱玩等症状;(2)表情方面,生病时,学前儿童可能出现眼神发呆,似凝视远方的现象;(3)脸色方面,生病时,学前儿童面色苍白、发黄,颊部、口唇、鼻尖等处颜色异常;(4)饮食方面,患病学前儿童可能食欲不振,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可能出现异食癖,还可能出现食欲亢进,发生吃得多、喝得多的症状;(5)大小便方面,患病儿童出现大便异常,粪便带血,或呈“红果酱样”,或呈灰白色等;尿色及排尿次数异常,尿红、尿黄或尿呈乳白色等,排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多或减少;(6)睡眠方面,患病学前儿童出现入睡困难或嗜睡,睡眠不安,夜惊、夜啼等;(7)体温方面,若出现低烧或高烧,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皮肤出血等症状,表明该儿童生病了。
34.试述托幼机构保育员的职责。
答:(1)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工作。
做到每天小扫除,每周大扫除,经常保持活动室内空气的流通,保证学前儿童有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
(2)按照消毒制度的规定,认真做好水杯、毛巾、碗、筷的消毒工作,认直做好水杯架和饭前餐桌的消毒工作。
每天要定时冲洗厕所,做到厕所槽内无污垢,保持厕所内清洁无臭味。
(3)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好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做好保中有教,全面了解学前儿童的饮食、睡眠情况,保持幼儿仪表整洁,精心护理幼儿生活。
(4)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和防蚊、蝇工作,保证学前儿童开水供应,每天擦净席子。
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定时拆洗和翻晒被褥、枕套,定期清洗、消毒玩具,保持睡具、玩具的清洁卫生。
(5)妥善保管学前儿童的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防止霉烂、损坏、丢失。
(6)根据本班教育教学要求做好配班工作。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5.小王老师主要负责班里的保育工作,每天早上,她总是很早到幼儿园。
为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她需要进行晨间的卫生消毒工作,力求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孩子们入园后,她先微笑着和孩子们打招呼,然后又开始了自己忙碌的工作,她要做哪些事情呢?拖地,擦拭桌椅,清洗毛巾,给玩具、日常用具消毒,组织孩子盥冼等,这些事情看似简单,却对幼儿的健康尤为重要。
而小王老师每天重复着这些工作却不觉得累或烦躁,她觉得只要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她的工作就很有价值了。
幼儿园里还有很多像小王老师那样的保教人员,她们兢兢业业工作着,只为给孩子们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
那么作为保教人员到底需要哪些技能呢?答:保教人员需要掌握的保育技能主要包括:卫生管理技能、生活管理技能、教育活动保育技能和安全工作技能。
保教人员的卫生管理技能主要包括环境清洁技能和日常消毒技能。
保教人员的生活管理技能主要针对学前儿童的健康检查、进餐、饮水、盥洗、睡眠、物品保管等方面。
教育活动中的保育技能主要是保教人员为了配合或保证各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所具备的相关保育技能。
安全工作技能主要包括发现可能造成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安全隐患;严格执行托幼机构的安全制度;处理常见的安全问题。